过去一周,投机基金依然保持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和大豆的看涨立场,尽管美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谈判进展仍然没有明晰的信号。投机基金没有显著改变对玉米和大豆的净多头仓位,表明他们仍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潜力抱有希望。
投机基金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持有CBOT玉米期货和期权的净多头仓位。截止到4月22日当周,基金在芝加哥玉米期货和期权上的的净多单从124,573手降至112,805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周基金的空头部位增幅创下六个月以来最高。与此同时,基金也新建了大量多单仓位,显示出市场对玉米后市的看法参差不齐。
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市场上也呈现类似的动向。投机基金当周增加了约5,000手大豆净多单,将净多仓位提升至31,067手。截至4月22日当周,美盘大豆走势稳健,成交最活跃的7月大豆期货持平,并在上周三至周五期间上涨1.3%,达到2月初以来的最高价位。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大豆可能是美中贸易冲突的最大受害者,因其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尽管如此,市场认为高额关税可能迫使两国尽早达成协议。然而,尽管特朗普总统公开表示双方正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是中国外交部否认了这一说法,称目前并没有进行活跃的谈判。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周日接受采访时也没有支持特朗普总统关于与中国正在进行关税谈判的言论,反而表示自己并不清楚特朗普是否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进行了对话。他表示自己与中国同行的交流更多集中在传统的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预警等议题上,而没有专门涉及关税问题。
上周有报道援引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官员的话称,巴西将在2025年增加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不过这主要是由于巴西今年大豆丰收,无论是否存在贸易战,巴西对华出口量本来就有可能增加。与此同时,日本似乎正在考虑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增加从美国进口玉米和大豆,这对芝加哥玉米和大豆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日本是美国玉米的第二大进口国,也是第五大大豆进口国。
大豆制成品和小麦期市
在大豆制成品市场(豆油和豆粕),投机基金在4月22日结束的一周内大幅增加了CBOT豆油的看涨仓位,净多单增加约10,000手至50,899手。尽管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不确定性曾使得投资者的情绪在过去几个月间反复波动,但全球豆油需求的健康增长以及美国出口的强劲表现支撑了市场。当周7月豆油期货突破了每磅50美分,这也是2023年12月以来首次突破这一价格水平。不过基金对豆粕保持看空态度,净空头仓位增加约4,000手,达到73,511手。
基金在小麦市场上表现出不同的操作。投机基金自2022年6月以来便持续持有CBOT小麦期货和期权的净空头仓位,至今已经连续147周,打破了2015至2017年间的100周记录。尽管如此,投机基金在截至4月22日的三周连续增持小麦多头仓位,尽管其净空头仓位仍然高达89,929手。
由于最近美国冬小麦产区天气有利,加上欧洲小麦期货价格出现回落,CBOT小麦期货在4月22日的交易周下跌了1%,但是市场仍然对未来的天气前景保持警惕。
关注春播进展
接下来几天里,交易员将继续观察美国中西部春季播种进展,特别是随着上周降雨的影响,市场对播种进度的关注仍然高涨。根据五年的平均播种进度数据,截至4月27日,美国玉米的播种进度应为22%,而大豆播种进度则为12%。
综上所述,尽管市场对美中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前景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逐渐受到贸易谈判进展的影响。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出口量,可能会随着国际需求的变化和美中关系的改善而产生重要波动。同时,豆油强劲表现为其前景提供了支持,而小麦市场则需要关注天气变化和播种进展对产量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