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基本面】周三CBOT大豆期货市场几乎持平,乐观需求前景继续提振市场抗跌,盘中延续粕强油弱格局。今日中美元首举行会谈,市场密切关注贸易局势进展。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市场无法获得美豆出口和收割进度等关键数据。民间机构预计目前美国大豆收割率已过八成,2025美豆基本实现丰收预期。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表示,截至10月23日,巴西大豆种植率达到36%,与去年同期持平,该机构预估的巴西大豆产量为1.767亿吨。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预计巴西10月大豆出口量为700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43万吨。
【大豆】全国秋收已近尾声,黑龙江省秋收全面结束。华北黄淮大豆品质下降,部分需求转向东北,提振东北大豆保持坚挺。中储粮周二拍卖的66029吨国产陈豆成交率为34%,多为溢价成交,成交均价为3925元/吨,现货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周三豆一期货市场呈现震荡行情,价格重心抬高,技术上保持反弹节奏。国产大豆市场走势相对独立,现货持续回暖提振市场看涨预期,豆一期货目前已升至前期技术高点附近,存在继续冲高的可能。
【豆粕菜粕】周三国内豆粕现货报价稳中小跌,局地下跌1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运行在2930-3010元/吨之间。东莞菜粕报价上涨10元/吨至2500元/吨。进口大豆供给宽松,油厂周度压榨量在230万吨,饲企采购较谨慎,豆粕库存升至105万吨,油厂挺粕动力受限。周三国内豆粕期货市场冲高回落回吐部分涨幅,豆粕期货资金继续流出,反弹节奏有所放缓,延续粕强油弱状态。有消息显示,在中美元首会晤前中国进口商采购18万吨美豆,12月-1月发运。明年一季度进口大豆供给逐步落实,粕价缺少持续上行动力。今日中美元首会晤后的大豆贸易相关政策对市场影响较大,值得密切关注。
【油脂】周三CBOT豆油市场小幅收低,持续弱于豆粕。周三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连续第四日下跌,受到印尼增产预期和马币上涨的拖累,夜盘抛压减缓收复部分跌幅。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表示,受益于有利天气和强劲价格,印尼2025年棕榈油产量有望增长10%至5600万吨左右,高于此前预估。周三国内油脂期货市场遭遇抛压低开低走整体下跌,棕榈油和菜油期货刷新近3个月低点,豆油期货触及一个月低点,凸显油弱粕强特征。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印尼2025年棕榈油增产削弱B50炒作情绪。国内棕榈油库存攀升,内外盘弱势联动,技术破位恐引发新抛压。中美、中加贸易关系修复预期同样令豆油和菜油市场持续承压。内外盘油脂弱势共振,整体保持调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