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酵母是以碳水化合物(淀粉、糖蜜以及味精、造纸、酒精等高浓度有机废液)为主要原料,经液态通风培养酵母菌,分离酵母菌体(不添加其他物质)经干燥后制得的饲用产品。作为饲料蛋白源,饲料酵母是解决蛋白质饲料资源匮乏的途径之一。
1 特征
1.1 感官特征
饲料酵母呈浅黄色粉状,色泽均匀,有正常酵母的香味。
1.2 显微特征生物镜下可见卵圆形细胞游动。
2 营养特性
饲料酵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状态随酵母菌株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总的来说,氨基酸的平衡性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粗脂肪含量较低;富含B族维生素,是饲料中维生素的补充源。具独特风味,对于畜禽特别是水产动物有促进食欲作用,添加少量酵母于水产动物饲料中,有明显的诱食和增重效果。饲料酵母对肉鸡、蛋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成本。
由于饲料酵母的氨基酸不平衡,补充蛋氨酸或与鱼粉混合使用能提高饲喂效果。
3 质量标准
饲料酵母的分级及质量标准见下表:
4 品质鉴定
评价饲料酵母质量,除根据颜色、气味及测定蛋白质等含量进行判断外,更重要的是测定其细胞总数和活细胞数。细胞数越多,发酵越充分;活细胞数越多,活性越大。饲料酵母细胞总数越多,活细胞率越高,质量越好。酵母细胞总数和活细胞数的简易测定方法如下:称取饲料酵母1~5克于100毫升烧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浸泡30分钟(中间搅拌1次),用双层纱布过滤,搅匀滤液,用移液管吸取1毫升于量简中,加稀硫酸1毫升,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0毫升,混匀。
4.1 细胞总数的测定
吸取稀释液少许,顺盖有盖片的血球计数板沟槽自然流下并充满盖片下方的沟槽,如有气泡应洗净计数板和盖片,擦干后重新操作,沉降2分钟,在显微镜(10x40)下观察计数。本法采用希格列式计数法(25大格x16小格),除计四角上4个大方格外,还须计中央一个大格中的酵母细胞数,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细胞总数。
4.2 活细胞率的测定
用干净的玻璃棒取滤液一滴放在载玻片上,滴加美蓝染色剂一滴(美蓝染色剂配置:称取0.10克美蓝,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用盖玻片的一边调匀,染色3分钟,将盖玻片由一边向另一边慢慢盖上,用滤纸吸取多余的水,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者为死细胞,褪色者为活细胞。
4.3 注意事项
①溶解时应充分搅拌,以确保细胞完全游离于水中;
②吸取菌液时,因酵母在水中易沉降,搅拌或摇动菌液瓶,以确保均匀分取;
③制作计数板时,保持计数板的干燥清洁,防止计数板被杂菌污染或其他杂物污染,影响准确计数;
④计数板要放平,以保证样液均匀扩散于计数板内;
⑤染色勿超过5分钟或低于3分钟,时间过短,死细胞不能着色,时间过长,活细胞亦会被染色;
⑥测定细胞总数及活率时间不宜过长,因时间过长,样液有可能被杂菌污染。
5 掺假识别
饲料酵母常见的掺杂物主要有羽毛粉、血粉、皮革粉、无机氮、尿素等。
5.1 掺羽毛粉的识别
用肉眼观察产品中有闪光亮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羽毛管和羽毛轴,并且可见像松香样的半透明颗粒。
5.2 掺血粉的识别
颜色偏黑,镜下观察可见有紫黑色似沥青状的颗粒,边缘锐利,或可见血红色晶亮的小珠。
5.3 掺皮革粉的识别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绿色(含铬)、深褐色及砖红色块状物或丝状物,似锯末,不像水解羽毛粉那样透明。或取少许样品于坩埚中灰化,冷却后用水润湿,加1摩尔/升的硫酸10毫升,使之呈酸性,滴加数滴二苯基卡巴腙溶液(0.5克二苯基卡巴溶于100毫升 90%酒精中),根据变色程度进行判断。
5.4 掺无机氮的识别
取样品5~10克溶于50 毫升蒸馏水中,滴加AgN04溶液数滴,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中有氯离子存在,可能掺有NH4Cl;如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中有硫酸根存在,可能掺有(NH4)2SO4。
5.5 掺尿素的识别
取样品1克,加水10毫升,静置20分钟;将数滴上清液置于蒸发器中;加稀碱液数滴;在水浴锅上蒸干;加水数滴和极微量的生大豆粉;静置 2~3 分钟;滴加萘斯勒试剂1滴;如有黄色或黄褐色沉淀产生,说明掺有尿素。
6 其他
生产饲料酵母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固态发酵法,在扣除蛋白质“浓缩效应”增加的部分之后;发酵使真蛋白的增加量一般不超过 3%。尿酸、硫铵等可被酵母菌利用来合成菌体蛋白的非蛋白氮源,适量添加于培养基中有利于发酵的进行。但生产厂家往往以提高产品粗蛋白为目的而大量添加,使产品中残存较多的未被酵母菌转化的非蛋白氨类物质,这样的产品对非反刍动物有害。更有甚者,有的饲料酵母生产者,不是用玉米蛋白粉、豆粕等做培养基进行发酵;而是直接用玉米蛋白粉、豆粕或其他如稻壳、锯末等粉碎物再加上香味剂,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而生产出酵母粉。外观、气味都很类似真的酵母粉,购买时要特别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