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方面
国内主产区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东北天气晴好收割顺利,而降雨天气导致华北新玉米水分较高霉变风险增加,基层售粮积极性较高,玉米价格偏弱运行。随着东北产地新玉米上货量增多,北方港口新粮到货量增加明显,晨间集港量近2万吨,在港作业船只艘7.9万吨。当前到货仍以合同粮为主,价格走势相对一般。南方港口市场购销氛围相对一般,饲料企业多消耗库存,下游采购偏平淡,贸易商报价波动有限。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继续走低。东北产区新粮进入收割期,新季玉米集中上市,由于单产较为理想,基层种植售粮积极性高,粮库开库范围还在持续扩大,加工企业到货量维持高位,企业报价仍在下调。华北黄淮产区正值新玉米上市期,加上阴雨天气潮粮储存难度较高,霉变风险较大,持粮主体加速出粮速度,市场供应粮源以潮粮为主,用粮企业对于霉变的要求转强,饲料及深加工企业需求偏弱,采购多以按需为主,收购价格偏弱调整。
二、期货方面
2025年10月9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跌3.75美分,报收418.25美分/蒲式耳。因大豆期货走低、玉米收获步伐加速。
2025年10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511开盘价2136元/吨,收盘收2125元/吨,跌11元/吨,昨结价2136元/吨,最高价2140元/吨,最低价2124元/吨,总成交量393175手,持仓591363手。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饲料厂策略、国内政策、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进口玉米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小麦价格变化、饲料需求、天气对玉米影响等。
四、相关新闻
1、美国将于下周对部分与中国有联系的船只征收港口费,预计此举将导致全球10大航运公司明年损失32亿美元。
2、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美国大豆作物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39%,高于一周前的37%。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3%。
3、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欧盟玉米进口量同比降低36%。截至2025年10月5日,巴西为头号玉米供应国,数量为213.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5.1%。
4、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PC)周四发布的气象报告显示,目前赤道太平洋已出现拉尼娜条件,并将持续至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北半球冬季),随后有55%的概率在明年1月至3月过渡至中性状态。
5、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周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日当周,乙醇日均产量为107.1万桶/日,前一周为99.5万桶/日,去年同期103.8万桶/日。
6、作物专家迈克尔·科尔多涅博士发布报告,2025年美国玉米单产预计为每英亩181.0蒲,较早先预估值下调1蒲/英亩,因为玉米作物受到南方锈病的不利影响。
7、截至10月1日,阿根廷农户销售2911万吨2024/25年度玉米,比一周前高出73万吨,去年同期的预售量为3401万吨。之前一周销售量为117万吨。
8、随着新作玉米收割进度加快,而进口国需求放缓,乌克兰玉米价格已跌至2025年内最低水平。10月6日,乌克兰玉米FOB报价为213美元/吨,装船日期11月3日至17日,低于8月6日的241美元/吨,意味着两个月内下跌了28美元/吨。
9、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表示,2025/26年度玉米作物的播种已完成28%,玉米产量预测为创纪录的6100万吨。
10、咨询机构将2025/26年度欧盟玉米产量预测上调80万吨至5650万吨,尽管仍比上季减少250万吨,但收成略超先前预期。
五、后市分析
10月份,中国陈化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养殖及饲料生产所需玉米数量将继续增长、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将继续补充市场供应,基层陈海玉米逐步见底市场流通粮源将进一步吃紧,理论上对价格依旧存在一定的利多支撑。但华中华东及河北早春玉米继续上市,北方主产区新季玉米进入集中收割季,新季供应压力凸显,叠加小麦饲用量继续维持高位的有限补充,总体上10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玉米供应不存在缺口,市场利空压力依旧更大。预判10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产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继续偏弱走势为主的可能性更大,10月份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的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