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参赞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2025/26年度大豆进口预期为1.06亿吨,与早先预测一致,这是基于国内压榨需求增幅有限及政策对进口增速的抑制。
报告指出,中国2025/26年度大豆产量小幅上调至1990万吨,原因在于北方产区气候条件普遍良好,且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尽管国内产量上调,但对进口依赖依然突出。截至9月11日,中国尚未采购任何美国新豆,继续依赖南美货源,尤其是巴西供应的占比居高。
美国农业参赞那还调低了2025/26年度中国油菜籽进口预测。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加拿大菜籽实施反倾销关税,导致加拿大供应的竞争力下降,进口受限。
棕榈油进口也有所减少,因为国际棕榈油价格高企导致市场吸引力减弱,而国内食用油需求疲软。中国油脂消费总体趋于低迷,食用油进口规模受到明显压制。
美国参赞还将2024/2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估上调至1.07亿吨,主要是基于主要出口国的出口统计数据。尽管如此,中长期需求增长依然温和。
参赞报告预计,中国大豆压榨需求年增长率仅约2%,远低于前些年的扩张速度。中国政府继续采取措施限制进口扩张,以平衡国内油籽产业和外部依赖之间的矛盾。
总体而言,中国大豆进口在未来一年预计保持稳定,虽有国内产量增加和南美供应优势,但受制于压榨需求增长放缓和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