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阿根廷的大豆总销量创下六年来的新高,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却对该国庞大的大豆加工业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出口繁荣导致国内产业受损的矛盾现象正引起行业领袖的担忧。

  贸易战迫使中国转向阿根廷和巴西寻求替代供应,这使得阿根廷未加工大豆的出口量激增。官方数据显示,2024/25年度收获的大豆出口量已达到881万吨,在中国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创下六年新高。然而,这种出口繁荣却给当地加工商带来了痛苦。

  阿根廷谷物出口商和加工商协会CIARA-CEC的数据显示,该国大豆加工厂的闲置产能7月份已升至31%,此后继续“扩大”。CIARA-CEC主席古斯塔沃·伊迪戈拉斯表示,他对油籽产业感到担忧,因为就业岗位减少,出口价值降低。贸易战并未给阿根廷带来好处,反而带来了伤害。伊迪戈拉斯补充道,冲突还导致美国大豆过剩,使得美国的豆粕能够“积极地”与阿根廷的豆粕在东南亚市场竞争。

  尽管出口市场一片繁荣,但加工商却深感痛苦。伊迪戈拉斯表示这种出口繁荣完全是由中国因与美国的贸易战而产生的新需求所推动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客户,习惯购买未加工的大豆,以便在其国内的工业综合体中进行加工。

  尽管2024/25年度阿根廷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大豆尚未售出,出口商有望使本季度的销量比上一季度的470万吨翻一番。然而,这种趋势是否能持续下去仍存在不确定性。伊迪戈拉斯解释说,该国大豆出口的未来将取决于中美之间的局势发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11月,届时两国间的当前贸易豁免将到期。这显示了阿根廷大豆产业对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高度依赖和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