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玉米月度均价从年初的2075元/吨,涨至6月底的2447元/吨,涨幅达372元/吨,呈现5连涨态势。分区域看,6月黑龙江和山东玉米深加工收购均价分别为2216元/吨、2469元/吨,月环比上涨2.1%、1.2%,较1月上涨17.2%、18.5%;6月30日—7月6日(第27周)黑龙江和山东玉米深加工收购均价分别为2257元/吨、2518元/吨,周环比上涨0.7%、0.9%,较年初上涨20.4%、23.3%,玉米价格均保持涨势。

  上半年玉米行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托底、供应略紧和需求略增。

  01 售粮进度加快,余粮压力减少

  受新粮上市后到春节前玉米价格持续走低,暖冬天气和变现需求等影响,农户售粮进度快于往年。春节后国储收购规模继续扩大,贸易商亦积极建库,各主产区售粮进度快于去年同期的10~19个百分点。随着贸易商做库存动力逐步提升,国储托底效应增强,且市场预估粮源供应偏紧情况下,持粮主体惜售情绪逐渐升温,国内主产区余粮售粮压力低于往年。

  02 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骤降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52万吨,同比降92.6%,大麦、高粱等替代品进口分别降40.9%、降53.9%,进口量骤降。在此背景下,主要是南方销区进口玉米减少后,需求将转向国内玉米,由于我国玉米是北粮南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的流向。

  政策端今年对整个粮食市场的支撑都明显加强,不只是玉米、也不单单是减少粮食进口量,如加大种植补贴、增加增储、提高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目的就是保障种植者合理收益,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03 港口玉米库存继续下降

  截至2025年6月20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80.4万吨,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共计113.3万吨。北港价格虽上涨,但集港量有限,北港粮源以自集粮源为主,库存出现下滑。南港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加上部分小麦替代,库存下滑幅度相对不高。

  04 饲料消费增加,深加工表现相对偏弱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5月国内饲料总产量12814万吨,同比增长8.3%。其中配合饲料产量超1亿吨,同比增长15.8%,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达42.9%,同比增长5.4%。

  值得注意的是:新季小麦上市后,小麦主产区与玉米接近平价,部分地区出现价格倒挂,部分贸易商忙于新麦购销,玉米腾仓移库,饲料企业压缩部分玉米库存,积极采购小麦进行替代。如后期两者价差没有拉大,预计替代将进一步增加。

  据钢联农产品数据,2025年1-6月全国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耗量3349万吨,同比减少1.67%。受原料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和终端市场消费影响,深加工企业利润不高,开机率处于低位运行,上半年全国玉米淀粉开工率60.98%、玉米酒精开工率54.83%,分别同比下降5.71个百分点、10.36个百分点;部分氨基酸产品得益于畜禽产能处于近年同期的高位,开工率有所提升。

  7月初进口玉米开始拍卖,上周末玉米价格出现小幅回落,目前看拍卖节奏比较平缓,需关注后续拍卖量、价格、成交量,以及对市场情绪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