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5日消息:周三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玉米以及小麦期价下跌,主要受全球供应充裕及美中贸易关系恶化打压。
截至周三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下跌0.25美分或0.02%,报1006.2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下跌0.25美分或0.06%,报412.75美分/蒲。
12月小麦期货下跌0.5美分或0.10%,报499.75美分/蒲。
芝加哥小麦触及五年新低4.92美元/蒲式耳,玉米跌至七周低点4.09美元。分析师指出,自2023年以来,丰收与高库存令谷物价格长期低迷。
头号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开始加快出口步伐,南半球的阿根廷与澳大利亚即将迎来出口季。
在美国,玉米与大豆收割进度预计过半,供应持续增加,继续对市场构成供应压力。
巴西商品供应总局(CONAB)预计2025/26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776亿吨,加剧市场竞争。
市场继续关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从10月14日起,美国与中国近期互征港口附加费,特朗普指责中国抵制美豆是“经济敌对行为”,并扬言切断部分贸易关系。
中国迄今尚未订购一船美国新作大豆,而是转向南美供应。
美国大豆出口较上年同期显著下滑。尽管压榨增长,但仍难弥补出口缺口。
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导致出口与收割进度数据发布受阻,市场信息不透明进一步压制交易活跃度。分析认为,若美中关系未见缓和且全球丰产格局延续,谷物价格短期难以摆脱下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