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4日消息:周二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下跌,因为受到季节性收获压力以及需求疲软的打压。小麦期货徘徊在近五年低点。
截至中午,11月大豆下跌0.75美分或0.07%,报1007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上涨0.5美分或0.12%,报411.25美分/蒲。
12月小麦期货下跌1.25美分或0.25%,报495.5美分/蒲。
尽管目前正值美国大豆销售高峰期,但是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买家迄今尚未购入美国新作大豆,而是持续转购南美供应。
上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似乎浇灭了美中达成贸易协议,以恢复中国购买的希望。但是此后特朗普和其他美国高官的言辞有所软化。
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一表示,特朗普与中方领导人仍应于10月下旬会晤,并称两国在周末的会谈中已“大幅降级了紧张局势”。
尽管市场期待中美领导人月底举行会晤,但是目前没有迹象显示中国买家有重返美国大豆市场的兴趣。
在全球头号大豆生产国巴西,2025/26年度大豆种植正快速推进,收成有望创纪录。
周二,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下跌,因为全球头号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出口增长,全球供应充裕。该合约在周一跌至494.5美分,为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价。
上周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下跌,咨询机构SovEcon将俄罗斯2025年小麦产量预估上调60万吨至8780万吨,反映西伯利亚地区的小麦单产创纪录。
交易商还预计,未来几个月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大规模收成也将冲击市场。今年大多数主要小麦生产国的作物生长条件良好,尽管中国部分地区的持续降雨影响了其收割进度。
过去一个月美元走强,也使得持有外币的买家购买美国谷物的成本更高,进一步压制了价格。
分析师估计,截至周日,美国大豆收割完成58%,玉米收割完成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