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6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十四五”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表述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我们认真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特别是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升产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来”的重要指示,启动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特别是我们集成推广像合理密植、精量播种、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这都是农业上很专的词,这些增产的技术模式,整县整建制地来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我们今年在全国选了702个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目标就是把试验田里的高产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科学家们在试验田里产量很高,怎么把它变成大田的现实生产力,这是我们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解决的问题,这方面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了。过去的玉米,一亩地要种3000多棵,后来又提到4000多棵,提到5000多棵,我们在新疆可以干到一亩地7000多棵,所以合理密植,再加上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单产就提上来了。去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5公斤,单产对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过60%,有些年份会超过80%。
二是优化结构。农业不单纯就是抓产量,还要优结构。我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比如说,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我们坚持不懈提升国内产能。去年大豆产量达到了2065万吨,大豆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我们大力推动优质专用小麦、优质食味稻,还有其他一些优质产品生产,供需显著改善。
三是增强韧性。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极端天气多发重发,特别是现在降雨带北抬,一下雨就是暴雨连连,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不断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沟渠整治,建设了一批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农业应急救灾中心,现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有时候虽然降雨少,但只要有灌溉,只要是高标准农田,只要能灌上,产量就丢不了。可以说,粮食生产气候韧性不断增强。
四是保障收益。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各项支持政策,比如说过去农业保险只能保物化成本,一亩地绝收之后就给两三百块钱,后来保完全成本再到收入保险,现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已经实现全国全覆盖。我们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收购等措施,目的就是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住农民种粮收益,让农民种粮能够有钱可赚。
五是压实责任。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了各级党政部门负责人、各个部门在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我们严格开展包括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压实地方党政重农抓粮责任。这几年,我国粮食面积在高基数上也是保持了稳定,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17.9亿亩。面积要稳住,单产也要大面积提升,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去年粮食播种面积比2020年增加了3800多万亩,这为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关于“在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韩俊部长给出了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去年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对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作出了专门安排部署。我们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举措,突出科技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表现:
一是大力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去年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已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奶类年消费量已经达到40.5公斤,比2020年提高2.3公斤。
二是大力提升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打造“蓝色粮仓”。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达到7358万吨,这比2020年增长12.3%,水产品总产量持续36年居全球第一,当前鱼、虾、蟹、贝等各种水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三是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种植业设施面积达到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比如,现在我们的食用菌多来自设施农业,年产量已经达到4200多万吨,这个产量占到全球的85%。像草莓、樱桃、西瓜等一些设施水果上市时间延长,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四是大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新型食品不断涌现。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不少品种已经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在食物开发来源途径不断拓展的同时,我国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据专家测算,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讲,现在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更好、更健康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