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22日消息:截至2025年9月19日当周,印度食用油市场涨跌互现。
上周五,印度进口的24度精炼棕榈油报价为每吨126,600卢比,和一周前持平;毛豆油在孟买港的报价为120,600卢比,下跌2,200卢比或1.79%;进口毛棕榈油在坎德拉港的报价为117,400卢比,下跌200卢比或0.17%。
印度国产花生油报价为每吨133,000卢比,比一周前上涨500卢比或0.38%;油菜籽价格为每吨153,000卢比,下跌2,000卢比或1.29%;葵花籽油价格135,000卢比,上涨500卢比或0.37%。
从相关市场走势看,截至9月19日当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12月棕榈油期货收报每吨4,424令吉,比一周前下跌1.0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12月豆油期货收报50.62美分/磅,下跌2.97%;大连商品交易所的1月豆油期货报8,328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07%;1月棕榈油期货报9,316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22%。
印度高官周一访美,寻求达成“互惠互利”贸易协议
周一(22日)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访问华盛顿特区,旨在推动达成一项“互惠互利”的双边贸易协议,并缓解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引发的紧张关系。此次谈判背景复杂。美国总统特朗普虽多次强调与印度总理莫迪的私人友谊及美印“非常特殊的关系”,但近期因印度从俄罗斯大量购买石油而表示“非常失望”,并据此对印度商品征收了50%的高额关税。此外,特朗普政府宣布对H-1B签证征收高额申请费的政策也引发了印度方面的担忧,认为这可能给在美工作的印度劳工家庭带来混乱和人道主义后果。尽管高层互动释放出缓和信号,如特朗普在莫迪生日致电,但实质性分歧依然存在。主要谈判难点在于,美国要求印度进一步开放其乳制品和农业市场,而新德里方面对此持谨慎态度。虽然双方此前曾表示有意在2025年秋季敲定协议,但由于立场强硬及地缘政治压力,谈判一度陷入停滞。
8月份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创下一年来的最高点
印度炼油协会(SEA)数据显示,印度8月棕榈油进口量大幅增加至99.05万吨,环比增长15.8%,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主要受节庆需求和相较豆油的价格优势推动。相比之下,豆油进口量降至36.79万吨,环比下滑25.3%,为四个月最低;葵花籽油进口则升至25.71万吨,环比增长28.5%,创七个月新高,显示出补货需求增强和价格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此外,8月份还五年来首次进口6,000吨菜籽油。
整体而言,印度8月食用油总进口量达到162万吨,环比提升4.7%,同样创下逾一年高点。随着排灯节等重要节庆临近,市场对食用油,特别是棕榈油的需求持续走强。业内人士预计,9月棕榈油进口量仍将维持在80万吨以上,精炼商已提前加大采购力度,以保障节日期间的供应充足。
季风降雨同比提高7%,但油籽种植面积降低
截至9月22日,季风降雨量比历史均值高出7%。印度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印度大豆种植面积降至1204.3万公顷,比去年同期的1262.4万公顷减少58.1万公顷,因为农户转种其他作物。
背景数据
印度炼油协会(SEA)9月15日的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前10个月(11月至8月),印度植物油进口总量1269万吨,同比降低7%。其中棕榈油进口613万吨,同比降低20%;豆油进口激增44%至389万吨,葵花籽油下降24%至235万吨。
9月初印度食用油总库存回升至186.5万吨,高于8月份的171.6万吨,这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292.5万吨。
印度是世界头号食用油进口国,每月需要约210万吨食用油,每年约2550万至2600万吨,进口食用油相当于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在二十年前只有三分之一,因为国内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周一印度卢比汇率为88.30卢比兑1美元,一周前为88.14卢比。
注:1美元兑换88.30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