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11日消息:截至2025年8月8日当周,印度食用油市场互有涨跌,其中进口食用油价格上涨。

  上周五,印度进口的24度精炼棕榈油报价为每吨122,000卢比,比一周前上涨1000卢比或0.83%;毛豆油在孟买港的报价为119,300卢比,上涨800卢比或0.68%;进口毛棕榈油在坎德拉港的报价为113,900卢比,上涨700卢比或0.62%。

  印度国产花生油报价为每吨135,000卢比,和一周前持平;菜籽油价格为每吨160,000卢比,下跌5,000卢比或3.03%;葵花籽油价格130,000卢比,上涨3,000卢比或2.36%。

  从相关市场走势看,截至8月8日当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10月棕榈油期货收报每吨4,254令吉,比一周前上涨0.2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12月豆油收报52.53美分/磅,比一周前下跌2.54%;大连商品交易所的9月豆油报8,400元/吨,比一周前上涨1.52%;9月棕榈油报8,980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79%。

  美国对印度关税升至50%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6日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加征25%附加关税,使总税率升至50%。这一"俄罗斯惩罚性关税"将在21天后生效,几乎覆盖印度所有输美商品,尤其冲击农产品、生物燃料和精炼石油产品贸易。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主席拉尔汉表示,约55%输美商品将直接受影响,导致印度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30-35%。许多中小出口企业已暂停订单,因难以消化突然增加的成本。分析指出,这还将冲击全球饲料添加剂供应链,印度出口的瓜尔胶、大豆衍生物等产品在美国宠物食品和水产养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储备银行同日将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6.5%,称"外部逆风"加剧不确定性。有贸易官员透露,印度正考虑转向欧洲、海湾和东亚市场实现商品多元化。巴西总统卢拉已表示将与印度总理莫迪商讨联合应对关税政策,两国输美商品均面临50%税率。这场贸易冲突可能重塑全球农产品和能源贸易格局。

  印度7月份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下降,豆油进口可能激增

  印度炼油协会(SEA)将在本月中旬发布7月份食用油进口数据。经销商们估计,7月份印度棕榈油进口下滑,因为进口合同取消;而豆油进口飙升至三年来最高水平,受益于有竞争力的价格,以及6月份因港口拥堵而延误的船只在7月完成交付。

  经销商们估计,2025年7月印度食用油进口量将达到153万吨,环比增长1.5%,达到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豆油进口激增。经销商们估计7月份豆油进口量环比激增38%,达到49.5万吨,创下三年新高。主要因为6月份德拉港口拥堵导致卸货延误的货物在7月份卸载。7月份棕榈油进口量估计为85.8万吨,较6月份创下的11个月高点减少10%。7月份葵花籽油进口量估计为20.1万吨,环比下降7%。

  未来几个月的食用油进口将保持强劲

  领先的食用油进口商帕坦伽利食品公司副总裁阿希什?阿查里亚表示,2025年上半年印度购买的食用油数量低于往常,现在正在增加进口,以满足即将到来的节日季的需求。节日期间的甜食和油炸食品消费增加,食用油(尤其是棕榈油)的需求增长。

  食用油贸易商GGN研究公司的执行合伙人拉杰什?帕特尔表示,未来几个月的食用油进口仍将保持强劲,因为精炼厂努力补充库存。该公司估计,尼泊尔7月份食用油进口量为8.3万吨,高于6月份的7.5万吨。

  8月份迄今季风降雨放慢

  截至8月11日,季风降雨量和历史均值持平,因为进入8月份之后,季风降雨放慢。截至7月11日,夏季油籽总种植面积为1372.7万公顷,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398.2万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到329.9万公顷(去年280.4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降至990.3万公顷(去年1077.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为928.3万公顷(去年为952.2万公顷)。

  印度炼油协会(SEA)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棕榈油进口同比激增60%至95.6万吨,创11个月新高,主要得益于关税下调(毛油进口税从20%降至10%)及价格优势。相比之下,豆油进口环比下降9.8%,显示贸易流正在向更具性价比的棕榈油倾斜。值得注意的是,7月初印度食用油库存七个月来首次回升至156.8万吨,但仍低于五年均值,补库需求将持续支撑进口。

  6月1日起印度政府将毛食用油进口税从20%下调至10%,有利于刺激进口需求。行业人士估计7月份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将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在90万吨以上。

  印度是世界头号食用油进口国,每月需要约210万吨食用油,每年约2550万至2600万吨,进口食用油相当于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在二十年前只有三分之一,因为国内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周一印度卢比汇率为87.67卢比兑1美元,一周前为86.62。

  注:1美元兑换86.67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