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康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在报告的开始,董事长王德根以“共创生态平台 赋能乡村振兴”为题发表致辞。
▲德康集团董事长王德根
共创生态平台 赋能乡村振兴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合作伙伴:
大家好!德康深耕农牧产业十余年,始终以“服务三农、联农带农”为初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科技引领、模式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积极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我们的生猪销量位居全国上市猪企第四,黄羽肉鸡销量位列全国第三。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24.3%;实现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的净利润12.73亿元,同比增长250.6%。生猪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完全成本、单头利润等关键指标持续领跑行业,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家禽板块及屠宰食品板块因市场行情较为低迷及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升阶段、经济效益尚未完全显现等因素影响,出现小幅亏损,但我们在产品结构优化、市场开拓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为后续量利增长奠定了基础。这份成绩,属于每一位为德康发展倾注心血的同行者。
创新“联农带农”模式
培育新农人以助力乡村振兴
我是农村的孩子,毕业后就回到家乡的农村创业,我所在的企业多年坚持深耕于农业食品领域,一路走来,我很知道农民的苦、农村的问题、农业的痛点。一直以来,我们将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通过创新“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成为行业第一家通过技术赋能使得农民把母猪养好的企业。该模式具备轻资产、低成本、高效率、共致富的优点,联农带农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德康模式的独特价值。
我们希望与德康合作的农户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情况下提升合作农户收入,让农户能信赖、有依靠、有盼头。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模式户均代养费达80万元,同比增长15.5%,合作农户的PSY(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7头,养殖效率行业领先。
近期,不少关注我们的朋友问到,为什么德康采取这样的模式?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中国农业会从大国走向强国,这个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企业应当承担起“学习先进、本土转化”的责任。过去一年,德康相继派出数百人次去往欧洲深度学习先进养猪经验,不仅看到差距和可奋斗空间,也看到了希望:我们中国生猪养殖行业迟早有一天能赶超欧洲水平,我们有着全球最大的生猪市场,中国人也足够勤奋,当解决“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技术能力积累时间不足、农民培训体系相对不足”等痛点后,中国养猪业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标杆。所以我们始终坚持对标丹麦模式,打造“种植-养殖-食品”的全产业链,建立育种体系、培训体系、带领农民做更高附加值的环节。经过各种各样动物病害和价格波动的洗礼,中国的养猪农民逐步走向现代农场主转型,他们的平均规模超过2000头/年,已经具备从简单劳动力工人向技术工人转化的条件,德康不是第一天坚持走这条路,而是今天行业的变化让我们的坚持有了积极反馈。
德康“百村百万”工程科研实训基地
我们深知,中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养猪业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为了更快地培育新农人,我们在宜宾市以“千万工程”经验为蓝本,深度融合全球养猪发达国家—丹麦现代养殖模式,结合中国国情独创德康“百村百万”联农带农工程,构建起“政府统筹、企业主导、农户参与、银行支持、保险保障”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帮助农户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我们在宜宾投资5000万元建设生猪养殖技术实训中心,聘请欧洲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旨在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这一工程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科技自主
打造生猪种业“中国芯”
中国生猪育种曾长期受制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困境,这不仅制约了行业发展,也影响了农户收益。如果我国的平均养殖效率能够达到丹麦PSY35头的水平,若对应年出栏7亿头商品猪,每年可以少养约1800万头母猪,节约1800万吨粮食,减少排放约1.1亿吨;育肥综合料比降低0.3,减少约36kg/头饲料耗用,能够直接减少粮食耗用约2500万吨,减少排放约0.8亿吨。两项合计节约4300万吨粮食,减少排放约1.9亿吨,节地节粮。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自贡德康尖山种猪场
德康自2013年投身育种领域,经过十余年深耕不辍,如今已构建起覆盖“育种—扩繁—商品”的完整繁育体系,核心种猪生产性能连续十年提升,国家核心育种场的生长性能指标多次名列行业第一。我们自主研发的ELY配套系,相比市场主流DLY配套系提前10天以上出栏,单头肉猪可增收超100元。通过精液生产供给体系,我们帮助农户实现养猪生产良种化,每头母猪年增效2000元以上。未来,德康将继续推动育种技术迭代,扩大市场应用,为打造生猪种业“中国芯”而不懈奋斗。
链式协同发展
为三农问题贡献德康力量
聚焦行业,我们深刻认识到“行业产能过剩、养猪农户增收不增利、环保和食品安全挑战诸多”等问题,自公司发展初期,便锚定“技术服务型”为核心商业模式,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服务投入。得益于此,不仅降低了对资本开支的依赖,更以互赢共利的模式调动起广大农户的积极性,打造出中国农牧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前瞻性的“联农带农”的技术服务平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德康合作家庭农场
德康以“不难不做”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将企业发展为“技术驱动+服务型”的生态平台公司。通过高效的养殖管理、领先的育种技术和轻资产运营模式,把产业中已有的政府支农政策、持续迭代的先进技术、规模集采形成的成本优势等资源有机组合起来,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链。未来,我们将通过专业技术服务和组织模式创新,服务于1700万个中小养殖户——他们是行业中群体规模最大、生产效率最低、也是生存压力最大的弱势群体。我们致力于帮助这些中小养殖户成为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农场主,协助农场主提升400-600元/头的养殖效率,以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共同良性发展,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德康力量。
农场主们的反馈
让我们的坚持更有意义
在践行我们的初心、推进德康模式的路上,我们从农户的口中听到了很多这样的声音:“与德康合作就是放心省心,代养费结算一周多就到账,猪也死得少”、“德康的技术团队能够让我非常省心,指导我从一个跨界新手成为养猪能手,发病非常少”、“服务有保障,猪苗有质量,当地资源咱也有”、“日子还长,跟着德康,踏实”、“我的新式家庭农场每个月都能有代养费结算,像上班拿工资一样、很稳定“、“我自己母猪养的好的话、产仔数量多,自己也能拿更高的收益。多产5头仔猪就能增收2000元以上”、“带着全家来养猪”、“有德康的专员指导,听话照做,比啥都强”、“尤其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我打心底里认同,跟着公司干准靠谱。我特意找其他农场主打听,得到的反响都很一致,就算碰上行业寒冬,公司结算也从没含糊过”,等等。这些真诚的质朴的话语,既是对企业“不难不做”价值观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多年来坚持“德康模式”的认可,更是未来我们坚定不移服务农户、赋能行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结语
各位股东,德康的成长源于对农业本质的坚持——“不与农民争利,而与时代共赢”。
我们深知,中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而科技与生态是激活这片沃野的钥匙。未来,德康将坚持以技术和资源赋能,“农民能做的坚决赋能农民做好,农民做不了的交给企业来做”,继续以科技为弓、生态为弦,穿透行业周期迷雾,让每一头猪、每一粒粮、每一位农户,都成为共同富裕之路上的坚实脚印,让农民有底气、有保障的留在乡土家园,创造出幸福美满的生活。
今年正值德康战略升级为“平台+生态”的关键期,感谢您与德康携手同行,愿我们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