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68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1.0000秒)
3月6日消息 2022年四季度至今 菜粕和菜油基差回落 说明在此期间国内菜粕 菜油的现货供应明显回升 而期价受市场预期或相关品种的影响表现坚挺 另外 菜油与豆油 棕榈油价差持续走弱 也说明菜油供需相对豆油和棕榈油偏弱 在国外菜籽产量恢复和国内进口增加的大背景下 我国菜系供应稳步增加 国内菜粕和菜油库存继续回升概率较大 2022年四季度以来 菜粕和菜油基差回落也充分反映了这一趋势 另外 当前豆类和棕榈油供需对比并不清晰 而菜系供需趋向宽松相对明确 叠加美元反弹和原油价格阶段下跌的偏空宏观环境 近期菜油表现或依然偏弱 菜粕继续跟随豆粕和美豆高位振荡的概率较大 近年来 我国菜籽进口仍集中于加拿大 而菜粕和菜油的进口来源地主要有加拿大 阿联酋 俄罗斯等国家 在欧盟 加拿大 俄罗斯 澳大利亚等油菜籽主产国 地区 增产的背景下 2022 2023年度全球菜籽供需趋向宽松 其中 加拿大菜籽产量预计在1850万吨左右 出口量将增加至880万吨 加拿大谷物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2 2023年度第28周 加拿大菜籽累计出口465万吨 同比增加近30 然而 2022年10 mdash 12月 加拿大对我国菜籽出口量累计达163 万吨 中国粮油商务网公布的数据显示 预计2023年1 mdash 2月我国菜籽累计进口量将达100万吨 因此 在国外菜籽产量恢复和贸易正常的条件下 预计后期我国菜系供应将稳步增加 据统计 截至2023年第7周 我国油厂进口菜籽库存量为48 6万吨 环比增加7 52 同比增加129 25 在进口菜籽到港量较高的背景下 预计后期我国油厂菜籽压榨量也将处于高位 国内菜粕和菜油库存继续回升概率较大 供需决定价格 价格结构往往也反映着供需变化 在国内菜籽 菜粕 菜油供应回升的背景下 菜粕基差自2022年10月中旬的高点1264元 吨持续回落 截至2023年2月21日 菜粕基差已降至179元 吨 降幅达85 84 菜油基差自2022年11月中旬的高点3895元 吨持续回落 截至2023年2月21日 菜油基差已降至1079元 吨 降幅达72 3 此轮菜粕和菜油基差回落主要是以现货价格下跌实现的 在此期间 菜粕 菜油期价跌幅较小甚至走强 这说明菜粕 菜油的现货供应是明显回升的 而期货价格受市场预期或相关品种的影响表现较为坚挺 今年以来 菜油与豆油 棕榈油价差持续走弱 这也表明菜油供需相对豆油 棕榈油偏弱 菜油方面 除2022年11月以来我国菜籽进口量明显增加外 菜油进口量环比也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 2022年11 mdash 12月 我国累计进口菜油26 47万吨 较9 mdash 10月的12 72万吨增加108 此外 相关机构预计 2023年1 mdash 4月 我国菜油累计进口量将达73万吨 同比增加102 因此 在菜油供应回升明显 南美天气炒作和棕榈油减产季的背景下 近期菜油与豆油 棕榈油的价差或维持弱势 豆粕和菜粕价差方面 今年以来 豆粕与菜粕价差有所回落 但是仍处于高位 从供需结构来看 国内菜粕供应回升趋势明确 但是后期将逐步进入水产养殖旺季 菜粕需求预期增加 而豆粕受生猪养殖利润较差的影响需求预期不好 故豆粕和菜粕价差有所回落 从价格波动特征来看 豆粕是成本驱动型品种 豆粕期价走势紧跟美豆 而菜粕期货价格紧跟豆粕 在美豆维持高位振荡的背景下 国内豆粕和菜粕价格波动也不大 因此 近期豆粕和菜粕价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油脂油料是宏观属性较强的农产品 尤其是豆油 棕榈油 菜油三大油脂 与原油价格走势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而与美元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由于美国1 月经济和通胀数据超预期 近期美国经济表现较好 短期内美元延续反弹概率较大 原油则在海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美国原油持续累库及美元走强的影响下呈现区间走弱态势 近期外围宏观环境或继续利空油脂油料 包括菜系 市场 豆类方面 尽管巴西中北部产区降水偏多阻碍了大豆收割进程 南里奥格兰德州干旱使得巴西大豆产量存在下调的预期 阿根廷的干旱导致大豆产量继续下调概率较大 但是巴西大豆产量仍将创纪录 而新季美豆种植面积预期增加 豆类市场矛盾尚未形成 ldquo 一边倒 rdquo 近期美豆或继续维持高位振荡 国内豆油上破9000元 吨阻力线的难度增加 棕榈油方面 棕榈油仍处于减产季 印尼DMO新政 印尼生柴B35落地及2月以来马棕出口好转等因素使得棕油表现较强 豆棕 菜棕价差收窄 但是3月起棕榈油将进入增产季 本年度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增产概率较大 而国内棕榈油库存较高 豆油和菜油库存预期增加 短期豆油 棕榈油和菜油维持区间运行的概率较大 其中 菜油表现或依然偏弱
更新时间:2023-03-06 08:14:03
3月1日消息 在诸多因素影响下 菜粕经历了近两个月的振荡 主力2305合约基本运行于3100 mdash 3300元 吨区间内 整体来看 随着南美天气炒作步入尾声 且菜籽进口到港量保持高位 油厂开机率明显回升 供应逐渐充裕 期价上涨动能将不足 菜籽进口保持高位 随着加拿大菜籽收获结束 进口采购大幅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 2022年12月油菜籽进口总量为54 49万吨 较上年同期的35 23万吨增加19 26万吨 同比增加54 68 较上月同期的47 67万吨增加6 82万吨 1月菜籽到港近60万吨 环比增加逾10 同比增加逾两倍 另外 根据船期统计数据预估 2月菜籽到港逾50万吨 3月可能达到60万吨 今年一季度菜籽到港量将超过去年前11个月的进口总和 短期内菜籽供应相对较为充裕 叠加油厂开机率回升 菜粕供应明显增加 从菜粕自身进口来看 我国菜粕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和阿联酋 其中加拿大占比约为80 海关数据显示 2022年12月菜粕进口总量为22 14万吨 同比增加60 并且从加拿大月度压榨量来看 随着新季菜籽产量恢复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 加拿大菜籽压榨量明显回升 菜粕可供出口量明显提升 给我国菜粕进口提供充足保障 国内菜籽产量提升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 ldquo 加力扩种大豆油料 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rdquo 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并提出多种实施方案 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 推行稻油轮作 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冬油菜籽种植面积预计达到7180千公顷 同比增长6 05 且大部分地区长势良好 并未出现明显病虫害 预计产量将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同时也增加了未来油菜籽播种面积继续增长的可能性 国内菜粕供应量同步提升 南美天气炒作接近尾声 一季度是南美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天气炒作的重要时点 本年度因阿根廷作物产区天气持续干旱 美国农业部已连续两个月下调该国家大豆产量 美国农业部2月月度供需报告中产量预估为4100万吨 有气象机构称 阿根廷天气可能继续干旱 使得各大分析机构对阿根廷本年度产量仍存下调预期 支持国际大豆保持高位运行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进 南美天气炒作步入尾声 阿根廷产量继续大幅下调空间有限 且随着巴西收割逐步推进 市场关注点将由阿根廷减产转移至巴西大豆集中出口方面 私营咨询机构AgRural表示 截至2月16日 巴西2022 2023年度的大豆收获进度为25 高于一周前的17 低于去年同期的收获进度33 巴西大豆产量预期值从1 529亿吨降至1 509亿吨 即便如此 这一数据仍将是创纪录的产量 后期巴西大豆出口时间窗口打开 国际大豆价格承压 成本传导下 对菜粕亦有所拖累 整体来看 无论是国际进口方面还是国内生产方面 菜粕供应量增加基本已是既定事实 同时 叠加后期巴西大豆大量上市 对豆粕价格将产生利空影响 菜粕亦无法独善其身 因此 菜粕上冲动能有限 有望由高位振荡转为偏空运行
更新时间:2023-03-01 08:19:06
春节后油厂开机率回升 豆粕 菜粕产出增加 供应趋向宽松 但近期生猪养殖利润不佳 饲料消费需求疲软 春节后水产养殖终端亦有补库需求 目前豆粕价格比菜粕高 菜粕对豆粕有一定的替代性 豆粕与菜粕价差处于高位 后市有下跌的空间 油厂开工逐步回升 美国农业部在2月报告中继续下调阿根廷2022 2023年度产量 使得全球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均出现回落 而且气象机构称 未来阿根廷天气可能更为炎热 产量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油厂开机大幅回升 压榨量大于到港量 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2月10日 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465万吨 比前周同期减少63万吨 比1月同期增加39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 70万吨 调研数据显示 2023年第6周 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籽压榨量为8 5万吨 开机率为22 95 第7周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籽压榨预估10 8万吨 开机率预估29 17 随着进口菜籽大量到港 油厂开机率大幅回升 菜粕产出大幅增加 短期供应相对宽松 豆粕库存压力较大 油厂开机情况较好 但下游提货需求一般 豆粕库存已恢复至去年9月同期水平 是去年11月库存低点的3 5倍 2月10日 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61万吨 比前周同期增加15万吨 比1月同期增加13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加29万吨 比过去3年同期均值增加15万吨 近期养殖利润不佳 饲料消费需求疲软 豆粕库存较为充足 调研数据显示 截至2月10日 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粕库存为2 2万吨 环比前周减少0 33万吨 未执行合同为32 3万吨 环比前周增加4 3万吨 开机率有所回升 不过节后下游补库 菜粕提货向好 库存回落 水产养殖旺季临近 春节前的大体重猪出栏仍未出清 部分大猪仍有剩余 这将使得2 mdash 3月本就弱势的生猪价格继续承压 从春节后的情况来看 预计集团猪场将逐步恢复出栏 生猪出栏增加 加上养殖利润不佳加速出栏 限制饲料的需求 菜粕由于春节期间库存消耗 节后企业面临补库 且随着温度上升 南方水产养殖逐步启动 菜粕需求预期增加 菜粕的替代性凸显 同为蛋白饲料的提供者 豆粕和菜粕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价差结构 豆粕蛋白含量在43 左右 菜粕蛋白含量在36 左右 当豆粕 菜粕蛋白单位价差偏离0值较远时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 对于菜粕而言 除了水产添加刚性需求外 豆菜粕价差过小 将直接导致豆粕替代菜粕消费 短期内如果价差过大 反向替代优势亦会凸显 目前豆菜粕现价差仍在较高位置 菜粕比价优势增强 有利于饲料企业对菜粕需求的增加 综上 节后油厂压榨率回升 豆菜粕供应均呈现增加 由于下游需求的不同 豆粕库存压力明显大于菜粕 生猪出栏增加 养殖利润不佳 预计豆粕需求将减少 随着气温的回升 水产养殖旺季临近 预计菜粕需求将增加 而且豆菜粕价差较高 菜粕替代优势凸显 推动养殖企业缩减豆粕用量 提振菜粕需求情况 预计后市菜粕价格走势或强于豆粕
更新时间:2023-02-17 08:57:27
期货日报2月6日报道 近年来 受加拿大菜籽减产的影响 我国菜系进口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 菜籽进口量明显减少 菜粕 菜油进口量持续增加 然而 随着欧盟和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 菜系供需形势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总体来说 2023年 菜系市场仍充满挑战 后市重点关注供需变化情况 从进口结构演变看菜系供应 1 我国菜系进口结构变化 2019年以来 受中美 中加关系变化以及加拿大菜籽减产的影响 我国菜系进口结构出现较大变化 其中 菜籽进口量明显减少 菜粕 菜油进口量持续增加 我国对加拿大菜籽依赖度仍然较高 对加拿大菜粕依赖度有所下降 对加拿大菜油依赖度明显降低 而对阿联酉菜粕和菜油依赖度提升 对俄罗斯菜油进口明显增加 菜籽方面 2019年以来 我国菜籽进口量明显减少 并且2019年和2020年对加拿大菜籽依赖度持续降低 但是因全球菜籽出口集中度较高 2021年和2022年我国对加拿大菜籽依赖度再度提升 据统计 2019 mdash 2022年 我国菜籽进口量分别为273 74万吨 311 44万吨 264 64万吨和196 06万吨 分别较2018年菜籽进口量减少42 56 34 65 44 48 和58 86 其中 2019年 mdash 2022年 我国进口加拿大菜籽量分别为235 76万吨 231 56万吨 243 76万吨和186 79万吨 分别占我国进口菜籽总量的86 12 74 35 92 11 和95 27 即2019年和2020年进口加拿大菜籽占我国菜籽进口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 而2021年和2022年进口加拿大菜籽占我国菜籽进口总量的比重重新回升至90 以上 菜粕方面 2019年以来 我国菜粕进口量持续增加 但是对加拿大菜粕的依赖度呈现降低 据统计 2019 mdash 2022年 我国菜粕进口量分别为158 07万吨 188 79万吨 203 56万吨和221 36万吨 分别较2018年菜粕进口量增加21 49 45 10 56 45 和70 13 其中 2019 mdash 2022年 我国进口加拿大菜粕量分别为142 74万吨 149 63万吨 157 88万吨和173 59万吨 分别占我国进口菜粕总量的比重为90 3 79 26 77 56 和78 42 即虽然进口加拿大菜粕的数量继续增加 但是其占我国菜粕进口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然而 我国自阿联酋的菜粕进口量在逐年增加 2019 mdash 2022年 我国进口阿联酋菜粕量分别为10 04万吨 33 48万吨 41 74万吨和42 92万吨 分别占我国菜粕进口总量的6 35 17 73 20 51 和19 39 菜油方面 2019 mdash 2021年 我国菜油进口量持续增加 并且对加拿大菜油依赖度持续下降 而自俄罗斯和阿联酋的菜油进口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 2019 mdash 2021年 我国菜油进口量分别为158万吨 193万吨和215万吨 分别较2018年菜油进口量增加24 55 53 88 和70 61 其中 2019 mdash 2021年 我国进口加拿大菜油量分别为93万吨 102万吨和90万吨 分别占我国菜油总进口量的比重为58 87 52 68 和42 在此期间 我国进口俄罗斯菜油量分别为18 59万吨 占比11 79 21万吨 占比10 91 和33万吨 占比15 28 进口阿联酋菜油量分别为20 42万吨 占比12 95 32 24万吨 占比16 69 和31 46万吨 占比14 61 不过 由于2022年菜油价格较高 菜油与棕油 豆油相比不具有性价比优势 叠加2021年加拿大菜籽大幅减产 2022年我国菜油进口量明显减少 我国对加拿大菜油的依赖度进一步下降 而进口俄罗斯菜油所占比重明显提升 2 全球菜籽供需逐渐趋向宽松 尽管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乌克兰菜籽减产预期较强 假设乌克兰菜籽减产50 至160万吨 但是随着欧盟和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 预计2022 2023年度全球菜籽供需仍将趋向宽松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月供需报告显示 因欧盟 加拿大 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菜籽产量增加 预计2022 2023年度全球菜籽产量将同比增加14 21 至8479万吨 若乌克兰减产50 则全球菜籽产量为8319万吨 同比增12 06 其中 欧盟菜籽产量同比增加13 27 至1950万吨 加拿大菜籽产量同比增加38 11 至1900万吨 俄罗斯菜籽产量同比增加40 54 至390万吨 而2022 2023年度全球菜籽库存预计也将同比增加50 88 至675 5万吨 若乌克兰减产50 则全球菜籽期末库存为515 5万吨 同比增加15 14 加拿大新季菜籽产量 出口量将稳中有增 加拿大农业部发布的1月报告预计 加拿大新季菜籽种植面积为880万公顷 假定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 预计新季菜籽单产为2 12吨 公顷 菜籽总产量将同比增加1 79 至1850万吨 出口量将同比增加2 33 至880万吨 随着2022年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 加拿大菜籽出口量明显增加 从2022年10 mdash 12月的出口数据来看 其间加拿大菜籽累计出口322 65万吨 较上年同期的235 74万吨增加36 87 因此 在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背景下 预计2023年加拿大菜籽出口量也将明显增加 这将有利于保证我国菜籽进口来源的稳定 3 国内菜系供应预期整体回升 在海外菜籽产量恢复和国内菜籽进口增加的背景下 预计2023年国内菜系供应将逐步回升 随着菜系进口到港量增加 2023年以来 国内菜籽 菜粕 菜油供应量将逐步回升 国内油厂进口菜籽库存明显增加 菜粕和菜油库存或止降回升 数据显示 2022年11 mdash 12月 我国累计进口菜籽102 16万吨 同比增加96 24 累计进口菜粕31万吨 同比增加7 38 累计进口菜油26万吨 同比增加47 72 另外 2023年以来 国内进口菜籽库存均值为50 4万吨 较2022年同期的约23万吨增加119 从加拿大菜籽出口节奏来看 预计2023年1 mdash 5月加拿大菜籽出口量仍然较高 我国菜籽进口量也将维持在高位水平 进口菜籽到港量增加也将利于国内进口压榨菜粕 菜油库存的回升 国内菜粕 菜油基差或继续走弱 如果后期南美豆丰产预期兑现 棕榈油进入增产季 美豆种植面积增加 届时国内菜粕 菜油价格下行概率较大
更新时间:2023-02-06 08:34:55
期货日报1月12日报道 去年11月至今 菜粕价格回落幅度大 主要是由于进口菜籽到港量激增 菜粕又进入传统消费淡季 处于被动累库态势 我们预计菜粕的格局将由2022年的供需双弱转变为2023年的供大于求 整体价格重心或下移 需要关注需求上的增量 全球菜籽丰产 2021 2022年度因干旱天气影响 加拿大菜籽大幅减产 随着今年全球油菜籽产量恢复 供应格局也将改善 据USDA预估 2022 2023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为8434万吨 比上年度增产1038万吨 涨幅14 05 我国油菜籽的主要进口国是加拿大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预计 2022 20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为1817万吨 远高于上一年度的1376万吨 油菜籽出口量预计为860万吨 远高于上年的526 8万吨 国内方面 据USDA数据 2022 2023年度我国菜籽种植面积为710万公顷 产量预计为1470万吨 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但考虑到全球菜籽丰产 在进口补充下 我国菜籽供应偏紧的格局预计转松 菜籽进口激增 菜籽方面 2022年1 mdash 10月累计进口菜籽93 9万吨 但随着加拿大菜籽丰产上市以及中加关系的修复 菜籽价格重心将逐渐下行 改善国内菜籽压榨利润 我国沿海油厂菜籽采购积极 2022年11月中国油菜籽进口量为47 67万吨 环比增加517 09 同比增加183 21 其中 自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超过44万吨 据调研 2022年12月预计菜籽到港65万吨 2023年1月 到港菜籽数量约71 5万吨 2 mdash 3月根据季节性 进口量将下降 预计2023年我国菜籽进口量将大幅超过去年 国内油厂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库存逐步回升 我国菜粕主要来源于国产菜籽压榨 进口菜籽压榨以及进口菜粕 前两年由于进口菜籽有限 菜粕进口量呈现增长态势以弥补菜粕产需缺口 2022年1 mdash 11月我国共进口菜粕199万吨 同比增加4 71 随着新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的恢复 我国今年菜粕供应将大幅增加 增量主要来自进口菜籽 去年11月下旬开始 随着进口菜籽到港 且冬季水产养殖较少 菜粕开始累库 但前期由于阿根廷干旱导致豆粕价格坚挺 豆菜粕现货价差约为1300元 吨 处于高位 菜粕性价比凸显 在反刍动物饲料里的添加比例相对提高 菜粕的替代消费量增加 所以2023年第1周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粕库存出现小幅回落 由前周的3 15万吨下降到上周的1 9万吨 但由于菜粕添加量有限 整体增量不大 预计一季度后 菜粕库存将重建 回到常态水平 替代品豆粕转弱 市场预估巴西大豆产量将增加至1 53亿吨 对冲了前期阿根廷干旱导致的减产预期 短期美豆价格预计维持偏弱振荡 重点关注USDA1月12日发布的1月供需报告 国内方面 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上升至58 75万吨 豆粕累库加速 但下游整体需求较差 春节备货表现不乐观 短期豆粕现货价格转弱 拖累菜粕走势向下 综上所述 2022 2023年度 随着全球菜籽丰产以及中加关系的恢复 菜籽价格下行 油厂利润恢复 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将恢复至2018年水平 国内菜籽供需双弱的格局也将被改善 2023年 国产菜粕预计与去年保持一致 但进口菜籽压榨所得的菜粕预计将大幅增加 国内菜粕供应偏松 菜粕2305合约基差为242元 吨 处于正常区间 未来随着菜籽压榨量逐渐增加 豆菜粕价差预计进一步减弱 且菜粕处于需求淡季 预计菜粕库存仍以增加为主 短期盘面或振荡偏弱 预计运行区间在2900 mdash 3200元 吨
更新时间:2023-01-12 08:22:18
11月中旬 随着菜籽大量到港的情况确定 菜粕期货2301合约价格从高位回落近300元 吨 正当市场预期菜粕期价将因为供应增加而跟随现货偏弱时 菜粕期货却走出了一波振荡反弹行情 笔者分析认为 主要有三个因素支撑菜粕期货反弹 一是豆粕期货2301合约价格坚挺 二是菜粕阶段性库存仍然偏低且菜籽远期采购少 三是前期以菜粕作为空配的套利平仓 菜粕跟随豆粕走强 近期 豆粕期货2301合约走势坚挺 对菜粕期货2301合约构成支撑 背后的逻辑是菜粕的性价比凸显 虽然进口大豆大量到港 最近大豆压榨量上升到200万吨 周左右 豆粕现货价格大幅回落 但受豆粕库存仍然偏低以及远期大豆采购偏少的影响 豆粕基差稳定在480 mdash 500元 吨 远期基差更是达到700元 吨 与此同时 菜粕价格也经历了一波下跌 目前菜粕现货价格报RM2301 180元 吨 由此测算 豆粕和菜粕的现货价差在1500元 吨左右 期货价差1200元 吨左右 35 蛋白的葵粕大部分报价为M2301 1100元 吨 自提价为M2301 1200元 吨 与菜粕价格差不多 然而 市场反映今年的菜粕蛋白含量在38 以上 有些甚至达到40 从现货的角度来说 菜粕的性价比最高 在这种性价比优势下 豆粕期货2301合约对菜粕期货2301合约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短期来看 因为CBOT大豆仍然偏强 并且豆粕维持高基差 使得豆粕期货2301合约存在期现回归的上涨驱动 进而带动菜粕期货2301合约偏强运行 远期供应相对偏低 虽然菜籽大量到港 企业库存大幅上升 菜籽压榨量也达到13万吨 周 但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12月2日 油厂菜粕库存只有1 8万吨 颗粒菜粕库存不到4万吨 库存仍然偏低 如果按照12月压榨60万吨菜籽 进口15万吨菜粕计算 预计2022年12月底菜粕库存在20万 mdash 25万吨 2023年1月底的菜粕库存不会超过40万吨 然而 目前菜粕期货2301合约持仓还有27万手 270万吨 菜粕库存相比期货持仓而言偏少 在期货持仓大幅减少之前 菜粕期货难以大跌 另外 虽然2022年11月到2023年2月菜籽进口量大 但是2023年3月以后的菜籽采购偏少 加拿大统计局上周下调其菜籽产量预估 推动国际市场菜籽价格再度走强 远期菜籽盘面榨利变差 远期供应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上升也对国内菜粕构成支撑 暂不具备大跌条件 9 mdash 10月 市场预期11月菜籽大量到港后 菜粕供应将大幅增加 但菜粕需求因为水产养殖进入淡季而偏差 在供增需减的情况下 菜粕将大幅累库 因为市场预期菜粕在油脂油料板块中的基本面最差 所以纷纷做空菜粕期货2301合约作为买入其他油脂油料商品的对冲 到了11月中下旬 随着大豆大量到港以及菜油库存上升 这些以菜粕为空配的套利出现平仓 也对菜粕期货构成了支撑 综上所述 随着菜籽大量到港和大量压榨 菜粕供应较10月之前明显增加 不过 市场之前已经对此有了非常充分的预期和交易 菜粕相比其他油脂油料的估值已经偏低 菜粕的性价比优势明显 在菜籽远期采购少 加拿大统计局下调菜籽产量预估 以及豆粕仍然偏强的情况下 暂时看不到菜粕大跌的驱动 建议逢回调做多为主
更新时间:2022-12-08 08:30:52
11月16日消息 随着进口菜籽 菜粕不断大量到港 菜粕供应偏紧状况大为改观 菜粕期货主力合约冲高回落 展望后市 菜粕供应趋紧 而消费逐渐转淡 菜粕后市弱势振荡下行的概率较大 美豆恐难保持强势格局 近日 美国农业部公布11月农产品供需报告 报告小幅上调2022 2023年度美豆单产 总产以及期末库存 使得报告略显利空色彩 目前巴西大豆播种已过三分之二 略低于上年同期 但高于5年均值 由于播种面积增加 市场机构大多上调巴西大豆产量 预期在1 5亿吨 比上年度增加2000万吨以上 另外 阿根廷政府为获得更多外汇 采取降低出口税费的措施 鼓励农民加快大豆出口 这将对美豆出口形成一定冲击 综合来看 目前美豆基本面缺乏利多因素 难以支持美豆期货进一步上行 在美豆丰产之际 美豆期货维持弱势振荡概率较大 无法为国内外粕类带来利多提振 菜籽和菜粕到港量增加 由于加拿大出现严重干旱天气 去年我国菜籽进口主要来源国加拿大大幅减产 导致我国菜籽进口量急剧下降 与此同时 虽然菜粕进口量有所增加 但加上料折粕 粕类进口总量仍大幅下降 不过 这种状况随着今年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将大为改观 虽然播种面积稍有下降 但由于单产恢复至正产年景 今年加拿大菜籽产量增加明显 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在10月供需报告中预计 2022 2023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为1910万吨 比上年增加38 8 因单产预计达到2 23吨 公顷 远高于上年因干旱减产的1 54吨 公顷 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 出口能力提高 预计菜籽出口为930万吨 同比增加77 随着加拿大菜籽丰收上市 我国菜籽和菜粕买船增多 近期国内菜籽和菜粕到港量增加 油厂菜籽和港口菜粕库存快速回升 菜粕供应不足的状况缓解 与此同时 随着进口菜籽和菜粕不断到港 沿海地区油厂菜籽和菜粕库存明显增加 截至11月11日 沿海地区油厂菜籽库存为26 5万吨 周环比增加11 7万吨 连续第2周大幅增加 华南地区进口颗粒菜粕库存为3 6万吨 周环比增加1 8万吨 水产饲料生产进入淡季 菜粕主要用于水产饲料生产 随着各地气温降低 鱼类采食量减少 水产投喂量大幅下降 水产饲料生产也进入淡季 菜粕消费也将逐渐下降 这一点从油厂菜粕提货量上可见一斑 上周沿海地区油厂菜粕提货量为0 78万吨 周环比减少0 33万吨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 不论是豆粕还是菜粕 目前价格都处于近10年来相对高位 出于成本考虑 饲料厂在饲料生产中会减少豆粕和菜粕的使用量 而使用其他杂粕替代 甚至扩大能量饲料占比 整体来看 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为我国菜籽 菜粕进口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进口菜籽 菜粕不断到港 菜粕供应将迅速恢复 对比之下 菜粕需求却出现季节性下降 菜粕供增需降 加之豆类基本面没有炒作题材 菜粕期货将维持偏弱走势
更新时间:2022-11-16 08:09:15
11月3日消息 由于进口菜籽压榨利润良好 随着海外新作菜籽陆续收割上市 国内油厂采购意愿强劲 海外菜籽买船增加 虽然四季度菜籽供应预期充足 但冬季是水产投料淡季 当供应预期增加遇到需求淡季到来 中长期来看 菜粕反弹后仍可沽空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走弱 过去一周 干散货航运市场表现低迷 其中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创下8月初以来单周最差表现 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降49点 降至8周低点1696点 作为全球航运贸易风向标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对全球经济活动的指标性意义较强 该指数持续走低 说明全球经济贸易活动严重下滑 这对大宗商品价格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影响因素 使得局部地区价格出现的短暂大涨并不能长久持续 全球菜籽产量高于预估 油世界称 全球菜籽产量达到创纪录的7620万吨 同比增加960万吨 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在700万 mdash 800万吨 加拿大油菜籽已经丰产 同样 本年度印度油菜种植面积增加 产量有望达到1030万吨 近几个月 全球菜籽进口需求显著复苏 加拿大菜籽出口有望达到820万吨 澳大利亚菜籽出口有望达到550万吨 较上年度增加30万吨 据统计 上周我国进口菜籽库存为11 2万吨 较前一周的6 5万吨增加4 7万吨 去年同期为15 8万吨 5周均值为6 8万吨 后续我国菜籽进口有望继续增加 市场预期四季度菜籽进口量将达到180万吨 油世界也预期 2022 2023年度中国菜籽进口量有望升至370万吨 整体来看 目前国内菜籽库存虽偏低 但后续有效库存将回升 冬季备货行情尚未开启 目前 港口菜粕现货价格下跌 一口价跌幅较大 菜粕基差波动空间有限 数据显示 目前港口颗粒粕均价为4208元 吨 上周为4264元 吨 本周菜粕现货均价为4004元 吨 较上周上涨28元 吨 我国菜粕主要用于淡水养殖 随着气温降低 淡水养殖进入需求淡季 投料几乎停止 冬季备货尚未开启 加之市场预期后续菜籽供应增加 贸易商采购备货意愿偏低 与此同时 目前国内双粕库存偏低 短期价格有补涨需求 截至10月28日 国内大豆库存为269万吨 远低于500万吨的安全线 豆粕库存为21 5万吨 同样低于70万吨的安全线 菜粕库存也处于零库存的状态 整体来看 短期国内油料和菜粕低库存令市场担忧 从而提振菜粕期价大幅拉升 不过 长期来看 全球经济衰退预期较强 全球菜籽丰收已成为事实 海外供应正转移至国内 供应修复仅是时间问题 菜粕长线压力仍旧存在 不建议追涨
更新时间:2022-11-03 08:13:30
10月26日消息 从近两周的走势来看 菜粕是油脂油料板块中表现较弱的品种 豆粕期货冲高回落造成菜粕走势出现差异 而进口菜籽即将大量到港是菜粕表现较弱的主要原因 菜粕走势受豆粕的影响 豆粕是最主要的蛋白饲料原料 国内蛋白粕走势均受到豆粕走势的影响 菜粕也是如此 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下调美豆产量预估 推动CBOT大豆上涨 带动国内豆粕重拾涨势 之后 在国内大豆压榨量维持高位的情况下 国内豆粕库存持续下降 市场一方面惊讶于豆粕需求的强劲 另一方面开始担忧10月大豆进口量减少将导致豆粕供应紧张 因此 9月底 在节日备货情绪的推动下 豆粕和菜粕现货价格持续上涨 从而带动豆粕和菜粕期货价格上涨 10月上旬 豆粕现货市场情绪逐渐降温 美豆出口检验报告显示美豆出口好于预期 同时 国内油厂9 mdash 10月持续采购阿根廷和巴西大豆 市场认为11 mdash 12月国内大豆供应充足 并且11月中旬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后 豆粕供应紧张情况将明显缓解 豆粕基差和现货价格将走弱 受此影响 豆粕期货2301合约冲高回落 从而带动菜粕期货转弱 进口菜籽即将大量到港 除受豆粕走势影响外 进口菜籽即将大量到港也进一步压制菜粕价格 由于加拿大新年度菜籽产量同比大增 并且国内恢复加拿大最大菜籽出口商的出口资质 国内大量采购10月到明年2月船期的加拿大菜籽 预计总量超过240万吨 远大于过去3年月均20万吨的进口量 9月 市场传言 加拿大港口堵港将导致进口菜籽到港推迟到11月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菜粕期货 然而 10月的第三周 市场普遍确认 10月底加拿大菜籽即将陆续到港 11月初进口菜籽也将集中到港 由于11月以后水产饲料消费进入淡季 在进口菜籽大量到港的情况下 预计菜粕库存将快速上升 到12月底 国内菜粕库存 包括颗粒粕 将从现在的6万吨左右回升到30万吨左右 在供应增加和库存回升的预期下 菜粕期货2211合约大幅回落 菜粕期货2301合约受到压制 其他影响菜粕价格的因素是 虽然进口菜籽到港量大 但菜粕和菜油产量将受制于国内菜籽压榨产能的影响 国内菜籽压榨总产能理论上在90万吨 月 而实际可压榨产能可能不足60万吨 月 在这种情况下 菜油库存回升速度将慢于菜粕库存回升速度 油厂将更加倾向于挺价菜油 菜粕价格的挺价意愿也就相应弱一些 综上所述 在进口菜籽大量到港 菜粕库存快速回升 以及油厂后期销售仍将以菜油为主的影响下 预计菜粕期货2301合约依旧是油脂油料中表现较弱的品种 因为菜粕期货2301合约的单边走势还可能受到高基差的影响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建议关注以菜粕期货2301合约作为空配的套利策略
更新时间:2022-10-26 08:17:52
8月24日 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 执意将130万吨核污水排海 其中 ldquo 氚 rdquo 的含量是最让人担心的 这种元素的衰退周期长达12年之久 作为日本的近邻 中国民众普遍担心核污水是否会率先到达中国 根据海洋地形结构和洋流运动规律来分析 中国将会是本次事件的最后一环 受到的冲击程度相对较小 首先 按照洋流的运动规律 核废水第一个靠近的就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然后随着洋流蔓延到加拿大 再回流至东南亚地区 经过东南亚侵入印度 大西洋 造访欧洲各国 中国沿海反而会是洋流环球之旅的最后一站 其次 因亚洲大陆架延伸到太平洋是由西至东逐渐降低的 因此中国的地势高于日本 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 不会倒灌至中国 最后 中国拥有黄河 长江两条水量充沛的河流在沿海处源源不断地将大量洁净的淡水注入沿海 让我国的沿海拥有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据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小组组长刘锦介绍 我国的水产养殖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截至202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水产品产量总计6690万吨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303万吨 海水产品产量3387万吨 其中海水天然生产产量1176万吨 海水人工养殖产品产量2211万吨 海水养殖产品主要是价格高昂的品种 使用饲料原料多为鱼粉 骨粉等高等级饲料 淡水养殖类产量使用饲料主要是豆粕 菜粕 少量鱼粉等原料 该事件对生猪及养殖板块的影响有哪些 ldquo 核污水排海对于国内养殖市场的供应端没有直接影响 从消费端来看 需要关注消费者对于海水产品的需求变化 而消费者对于海水产品的偏好变化 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舆论 目前我国已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 但是否会影响到国内水产还有待观察 如果消费者出现对整体海产品的担忧 主要还是担忧太平洋捕捞海产品及海水养殖产品 预计对国内淡水养殖产品影响有限 对生猪市场的驱动目前来看比较有限 rdquo 中信建投期货生准研究员魏鑫说 ldquo 本次核废水排海事件将会对我国沿海水产养殖业形成较大的冲击 后续居民消费将会较多倾向于淡水养殖 但是我国淡水养殖水域面积有限 总量规模近几年来一直维持在3303万吨的产量 近年来 政府保耕地也严禁新的湖面开拓 因此寄望于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增希望不大 通过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增加菜粕消费量的预期有限 rdquo 刘锦说 目前该事件对菜粕的影响几何 ldquo 暂时或较难看到明显影响 后续关注淡水养殖对海水产品的替代情况 或驱动菜粕类产品的需求 rdquo 魏鑫说 生猪养殖方面 刘锦认为 国内生猪养殖规模接近天花板 国内养殖行业已经形成头部企业集中效应 继续扩大规模的可能性不大 生猪养殖中 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不超过20 因此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需求端增加的预期 国内养殖规模不论是淡水养殖还是生猪养殖 均达到行业天花板 扩规模 提需求增量的可能性较小 豆粕和菜粕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走势变量还是集中在供应端 对海鲜产品需求减少的同时 对生猪和江河鱼虾的需求是否会增加 魏鑫认为 暂时不能够直接进行此类判断 海鲜产品本身消费场景和猪肉等有一定区别 如果切实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海水产品需求滑落 可能出现轻微替代 这类替代或在节假日等时间上表现更加明显 或对牛羊肉消费有一定驱动 海水产品也分为捕捞和养殖 其中养殖阶段也需要饲料投放 在具体影响不明朗的情况下 很难判断替代情况 更别说后续的饲料需求 建议继续观察市场情况 尤其是国内民众对于海水产品的态度 以及后续海水产品的价格 销量等数据 上述人士认为 相关期货上市品种主要还是以自身逻辑为主 在淡旺季转折过程中可能出现行情的巧合 但并不能归结为替代等简单逻辑
更新时间:2023-08-29 08: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