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61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1.0000秒)

. 不好 鱼粉撑不住了 一个消息再次撞击豆粕 hellip

鱼粉弱势格局越来越明显 我们先来看下鱼粉 从10月中旬左右开始 鱼粉开始试探性走弱 不知不觉间 至今天进口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从15400 15500元 较10月中旬下跌了700元 今天细看 不仅进口秘鲁超级鱼粉价格下跌 外盘鱼粉以及国产鱼粉均有降价 其中秘鲁新季超级蒸汽鱼粉预售参考价格为CNF1900美元 吨 较10月中旬跌50美元 吨 实际成交议价 山东荣成地区63 蛋白TVN150的国产鱼粉参考报价在12400元 吨 较10月中旬跌400元 吨 从目前鱼粉市场行情来看 大方向因素偏空 外盘落价以及补货商有意压价 国内鱼粉消耗减少 部分持货商心态松动均利空鱼粉行情 鱼粉好似撑不住了 将偏弱调整等待新季捕鱼政策的指引 豆粕必将利空磨难才能见到光 再来看下大家都很关注的豆粕 今天豆粕价格上涨 市场上涨幅度在10 40元 其中江苏地区价格为2950 3020元 上涨10 40元 山东地区价格3020 3060元 上涨20 30元 一个消息显现 中美又开始谈判了 中美贸易关系有所缓和 中国对进口美豆预期增加 推动美豆价格上涨 提振豆粕涨价 此时美豆的走势至关重要 能不能继续向上?美豆01合约涨到了1100美分 是否会继续向上突破 再次提振豆粕行情 从历来豆粕走势来看 不会那么容易猜中 或者还会在回调 再继续突破 但不要太过担心 即便豆粕再弱2800元支撑仍很强 如果够买美豆大量 豆粕供应增加利空豆粕 但预计数量应该不大 这些年美豆占比是下降的 同时还有成本 需求支撑 生猪 蛋鸡存栏量高 总结而言 即便在糟糕 豆粕也存在2800元支撑 目前来到了3000元关键位后 看能否继续突破 这一点就看美豆的演绎了 对于鱼粉 豆粕后市您有什么自己的不同意见吗 欢迎留言

更新时间:2025-10-28 17:17:50

. 前三季度全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68 02亿元 同比增长5 3

10月27日 记者从前三季度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 今年前三季度 全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68 02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同比增长5 3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畜禽出栏实现稳定增长 9月底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的制种玉米地里 农机来回穿梭收割玉米 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 ldquo 三农 rdquo 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 立足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 抓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持续提升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夯实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ldquo 基本盘 rdquo 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 全疆第一产业增加值1959 71亿元 同比增长4 9 高于全国1 1个百分点 贡献率达11 2 全疆秋粮长势良好 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全疆园林水果产量838 50万吨 同比增长4 5 其中 葡萄产量313 94万吨 增长3 0 苹果产量92 28万吨 增长5 0 杏产量89 03万吨 增长3 2 畜牧业是我区传统基础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今年以来 全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充分发挥政策稳产能 稳市场 稳信心 稳预期的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稳主体 保母畜 降成本 优结构 促转型 全面推行 ldquo 农牧结合 经济杂交 场繁户养 规模育肥 rdquo 等生产模式 推广高频繁殖 精准饲喂 幼畜保育等技术 提高养殖效益水平 稳住了畜牧业发展基本盘 推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前三季度 全疆畜禽出栏稳定增长 生猪 肉牛 家禽出栏分别为633 56万头 278 25万头 8606 88万只 同比分别增长4 1 9 8 11 0 主要畜产品供应充足 猪牛羊禽肉产量161 42万吨 同比增长6 2 禽蛋产量36 64万吨 同比增长25 6

更新时间:2025-10-29 14:11:06

. 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甘肃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 甘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5 增速比全国高1 5个百分点 畜牧 蔬菜 水果 中药材均保持较快增长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 全省蔬菜产量1843 9万吨 同比增长4 8 水果产量792 9万吨 增长5 5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猪牛羊禽肉产量126 4万吨 增长5 9 牛奶 鸡蛋产量分别增长19 9 和15 4 三季度末 生猪 牛 羊 家禽存栏分别增长0 1 0 5 4 6 和6 5 前三季度 生猪 牛 羊 家禽出栏分别增长0 7 8 7 9 1 和13 2

更新时间:2025-10-29 08:50:36

. 大北农 2025年1 9月饲料销量640万吨 饲料毛利12 32 创利近4亿元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通过电话会议形式接待机构调研 报告显示 前三季度业绩 营收微增3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92 56 公告显示 2025年前三季度 大北农实现营业收入207 44亿元 同比增长3 归母净利润2 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2 56 第三季度单季 公司营收71 84亿元 同比 1 94 归母净利润2000余万元 饲料 生猪 种业三大业务板块表现 1 饲料业务 收入微降但毛利率稳健 2025 年前三季度 公司合并范围内饲料产品实现外销销量 401 62 万吨 同比增长 2 9 内销销量为 140 41 万吨 同比增长 13 95 另外 公司合并范围外的东北平台自用 100 万吨左右 公司饲料内外销 东北平台自用合计约640 万吨左右 饲料产品毛利率为 12 32 整体保持稳健 其中 猪料实现外销销量 317 65 万吨 同比增长 4 18 实现收入 103 95 亿元 同比减少 2 56 反刍料实现外销销量 41 23 万吨 同比减少 7 14 实现收入 13 16 亿元 同比减少 11 77 水产料实现外销销量 17 97 万吨 同比减少 8 12 实现收入8 34 亿元 同比减少 26 31 禽料实现外销销量 24 35 万吨 同比增长 16 72 实现收入 8 41 亿元 同比增长 12 48 2 生猪养殖 量价齐升 成本控制见效 前三季度控股公司生猪出栏316 08万头 实现收入49 03亿元 同比增长13 97 出栏结构中 肥猪占比78 仔猪占19 肥猪出栏以 ldquo 公司 生态农场 rdquo 模式为主 占比84 9月生猪销售均价12 91元 公斤 近期商品猪完全成本12 6元 公斤 含参股公司 其中参股东北平台成本低至12 1元 公斤 截至9月末 控股公司存栏生猪270万头 包括基础及后备母猪23万头 育肥猪200万头 3 种业业务 收入大增81 预收款近12亿元 种业产品实现收入5 13亿元 同比激增81 07 主要受益于龙粳并表带动销量增长 玉米 水稻 大豆等合计销量2044万公斤 同比 151 截至9月末 种业合同负债 预收款 近12亿元 其中玉米8亿余元 水稻3亿余元 子公司创种科技位列2024年度全国商品种子销售总额20强第三位 民营第一 杂交玉米销售10强第五位 杂交水稻销售10强第三位 期间费用持续优化 公司前三季度销管财费用同比全面下降 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销售费用 8 17 亿元 同比下降 3 58 管理费用 10 19 亿元 同比下降 5 66 财务费用 3 59 亿元 同比下降 9 51 核心业务亮点 种业性状国内领先 海外布局提速 1 生物育种技术优势显著 在大豆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的6个生物育种大豆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如脉育511 579 526等 打破欧美专利垄断 其中脉育526在内蒙古兴安盟试种亩产达342 6公斤 普通品种约150公斤 脉育511在吉林梨树县测产亩产373 3公斤 国内已审定的19个转基因大豆品种中 公司占6个 32 覆盖黄淮海 东北主产区 2 性状业务国内龙头地位稳固 截至9月末 全国160个转基因玉米审定品种中95个使用公司性状 占比59 19个转基因大豆品种中6个使用公司性状 占比32 今年已确认的性状业务收费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最终结算依据实际种植面积确定 3 海外市场突破 南美布局领先 公司4个大豆性状产品 DBN9004 DBN8002等 获阿根廷种植许可 3个产品获巴西 乌拉圭许可 是国内唯一在上述三国取得正式种植许可的企业 为生物育种产业化全球化奠定基础

更新时间:2025-10-27 10:21:24

. 辽吉农产品秋收调研

2025年10月12 17日 光大期货调研团走访辽宁 吉林两省油脂 饲料加工 大豆及玉米种植合作社 种植大户等 围绕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 针对2025年四季度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调研结果反馈如下 1 玉米大丰收 调研区域玉米秋收进行中 种植大户反馈玉米产量增加8 10 今年是近10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考虑到玉米产量增 成本降 预计玉米市场受以上两个利空因素影响 延续低位寻底表现 但是 从长周期的采购规划看 玉米集中上量的压力兑现后 期现市场存在买盘机会 综合下来 短期玉米震荡寻底 中长期等待下跌结束期 现市场买入机会出现 2 油粕市场大豆原料供应充裕 2025年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巴西 占比已经达到95 以上水平 四季度豆粕供需两旺 价格偏弱震荡 短期缺乏突破大涨 大跌的新动能 适合进行期货区间及期权的空头策略 如果中美谈判带动方向突破 可以考虑期货单边头寸跟进 油脂板块中棕榈油强于豆油 重点关注生物柴油对油脂市场影响 3 鸡蛋 生猪供大于需 价格创新低 鸡蛋市场重点关注产能拐点的到来 若老鸡出栏增加 补栏下降 2026年蛋价存在回暖预期 生猪市场需要关注产业政策对供应的影响 短期猪价延续弱势表现 等待后市政策方向指引 一 调研背景 2025年10月12 17日 光大期货调研团走访辽宁 吉林两省油脂 饲料加工 大豆及玉米种植合作社 种植大户等 围绕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 针对2025年四季度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本次调研重点突出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 秋季调研与春季调研相呼应 本次调研脉络传承光大春季调研的逻辑与热点 结合春季调研的热点与疑问 强化逻辑的梳理与验证 另一方面 调研队员切身感受秋收脉搏 在田间地头 产业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寻找四季度农产品板块的热点 发现价值投资黑马 二 调研内容 经过了6天5夜的走访和交流之后 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 玉米 调研汇总 1 玉米大丰收 近10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吉林公主岭 九台地区玉米质量好 产量高 东北是近10年来玉米产量最高的一年 调研农户普遍反馈今年玉米产量增加 具体增产的数据因为现在农户大部分处于收割期 很多只是收割了三分之一 所以对于产量的具体数据还没有明确 但是 已经完成收割的种植大户反馈 今年是近10年来产量最大的一年 农户介绍今年玉米的产量是3 2万斤 垧 去年是2 9 3万 今年较去年增2000 3000斤 垧 增产情况很明确 2 丰产预期之下 价格下行开秤价格低于去年 公主岭当地包地100垧的种植大户反馈 今年玉米开秤价在0 816元 斤 去年30水玉米开秤在0 848元 斤 丰收是玉米下跌的主要原因 种植大户预期的心里价格是0 85元 斤 因为当前的价格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他们等待11 12月销售 更多也是想等一个更好的价格 3 种植成本下降 主要下降部分是因为地租的下降 今年玉米包地的费用是1 2 1 3万 较去年下降2000元 垧 种植户反馈今年的种植成本 包含种子 化肥 农药 机收等 在5000 6000元 垧 综合下来种植成本在1 8万 1 9万 按照铁系单产3 2万斤 垧来计算 玉米30水的销售价格在0 85元 斤来计算 销售收入在2 72万 利润达到7000元 垧 超过现在5000元的利润 4 集中上市的时间 预计在11月以后 对于玉米集中上市的时间 大家的心理预判差异很大 大家普遍预期的时间在11月以后 农民集中卖粮的数量才会增加 另外 公主岭环岭街道的种植户存储玉米篓子的比较多 当地农户的卖粮时间会集中在开春之后的4 5月 当地存储条件较好 现在不着急卖粮 大部分农户等到明年销售 5 贸易商心态普遍偏乐观 调研走访下来发现 贸易主体收购热情高涨 因为去年整个玉米贸易环节的利润比较高 低点和高点的差价最高可达到100元每吨的利润 所以今年大家普遍收购的积极性很高 有一些贸易商在积极的跟库点儿去提前租库 准备今年的收购计划 调研点评 1 6 10月玉米远期合约持续交易丰收预期 调研期间玉米11月合约加速下跌逐步兑现丰收预期 研过程中讨论下来 大家普遍认为11月合约的短期快速下跌主要是新粮供应压力对市场的冲击 调研中 种植户表示 十一期间温度高 天气情况好 早期收割的玉米水分大 不易于储存 且品质偏差的玉米提前销售 这是对玉米现货及玉米近月合约最大的压力 他们表示 如果没有10月河南 山东的持续阴雨天气 十一期间北港玉米报价下跌幅度将远大于100元 吨这个水平 2 山东 河南霉变玉米如何消化 针对这一话题 市场理解可以有两个方法解决 一方面 调研期间河南 山东陆续有企业开始收购霉变的玉米棒 说明现货市场中霉变玉米使用量恢复增加 另一方面 24年东北玉米霉变偏高 企业利用筛选设备进行分级 大幅提升玉米使用率 如果华北企业也会采用这个方式 那么华北泡水玉米的损失将会明显减少 3 呼应我们在5月调研报告中的观点 玉米近强远弱 玉米2601合约自6月中旬的高点已经累计下跌200元 吨 那么在丰产预期兑现之后 玉米下方的空间还有多大 期货市场历来都有一个 ldquo 买预期 卖事实 rdquo 的特点 既然我们看到了预期丰收的兑现 那么未来我们就必须要找出影响玉米价格的新要素 其中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首先 天气转冷 易于储存后的销售心态 每年上市初期的低价 主要是因为品质偏差 无法大量存储的玉米集中流入市场造成的 这个时候玉米价格普遍偏低 但是一旦到了天气条件允许 温度持续偏低 利于存储 农户会考虑集中储备 这样对于玉米市场来说也会迎来阶段性的供应收缩 其次 贸易群体的入市心理和动作 24年 玉米贸易基本全面获利 期间贸易利润一度达到100元 吨的高位 这样就会导致大家赚钱后继续扩大规模 从我们调研下来看 贸易商租库收购的情绪高涨 大家对于今年的行情普遍乐观 贸易主体集中入市 也会对价格起到托底的影响 二 豆粕和油脂 豆粕调研情况 1 大豆原料供应充足 豆粕的供应与春季调研相比明显宽松 5 9月中国购买的大豆较去年同期多买了900万吨 8 9月油厂催提的情况较为明显 这也说明大豆原料供应较为充足 2 饲料企业对远期大豆供应充足的信心来自于政策 首先 国内大豆四季度到货充足 库存预期处于高位 其次 国储大豆供应充足 或将投放市场 进一步缩小缺口 最后 政策提振下 国产大豆产量稳定增加 可以进一步补充市场 3 饲料企业在大豆供应预期宽松的情况下 适当增加大豆原料的物理库存 在豆粕2900 3100元 吨价格区间波动的情况下平稳采购 下半年豆粕现货价格低于远期的报价 企业对于远期豆粕的备货较往年偏少一些 随采随用 在豆粕与杂粕的替代选择方面 企业主要使用豆粕 因为豆粕性价比最高 挤压了杂粕的使用需求 4 四季度是饲料消费旺季 需求预期转好 从8 10月的饲料销售情况看 整体销量较为平稳 不包含大型养殖企业自用部分 并没有出现行业内预期的20 30 的消费跌幅 十一过后 猪价加速下跌 养殖亏损超过200元 头 鸡蛋价格跌破养殖成本 企业有缩栏的动作 这个因素会影响远期饲料消费 如果这波养殖亏损加剧且持续时间较长 那么26年饲料消费大概率同比下降 油脂调研情况 1 国内油厂进口大豆原料供应充裕 25年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巴西 占比已经达到95 以上的水平 2 豆油消费好于预期 8 9月是油脂消费旺季 十一期间的节日备货对油脂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进入到10月以后油脂消费季节性下降 从今年包装油市场的下游消费看 消费数据同比增加 原因可能有餐饮消费 食品工业和饲料用油这三个方面 3 目前大豆压榨行业开机率65 处于近年来的行业偏高水平 全国油脂 豆 棕 菜 库存240万吨 也是近两年来高位水平 库存绝对值处于近年来的中高位置 说明油脂市场供应是较为宽松的 另外 为了维持油脂价格稳定 各地的省储库存也在逐步增加 豆油是油脂板块中供需最为宽松的 调研点评 1 近期 饲料企业大豆原料的采购主要覆盖了4季度和明年1季度的计划用量 进入到10月以后 中国采买巴西大豆 另外还有一些低价的阿根廷大豆远期供应 这样行业普遍认为当下即使没有美国大豆的供应 大豆原料也不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2 饲料行业对于未来是否缺豆的情况 还是有些分歧的 有的企业认为 如果没有进口美国大豆 在3月末4月初南美大豆达到中国市场之前 大豆供应还有500万吨的缺口 但是 也有企业认为 春节前后2 3月进口大豆都不会缺货 相比来看 油脂企业没有太多的担忧 对于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影响 油脂企业表示 行业预期四季度原料供应充裕 即便是没有美豆的情况下 大豆供应也是非常充裕的 另外 包装油的省级储备在增加 这会缓解油脂市场远期的供应担忧 3 外盘豆油波动明显大于国内市场 主要是因为外盘市场有生物柴油的概念预期 美国还需持续关注生柴政策的最新变化 国内市场棕榈油跟随生柴政策波动大 资金对棕油未来上涨行情还是有一定预期的 三 鸡蛋 生猪 调研情况 1 2025年上半年蛋鸡养殖进入亏损周期 这在年初的时候是有预期的 期间 蛋价也有跌至2 5 2 7元 斤的低价区间 由于养殖规模提升 养殖单位抗风险能力增强 这就导致行业整体去存栏的进度较慢 行业处于亏而不缩的状态 2 卓创样本点统计数据显示 9月我国蛋鸡存栏13 68亿只 环比增加0 22 同比增加6 05 蛋鸡存栏居高不下 是十一过后及近期蛋价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 另外 随着北方各地气温逐渐降低 产蛋率将出现季节性恢复 供给增加 继续对蛋价施压 3 根据历史补栏数据 5 9月育雏鸡补栏延续下降 对应今年9月 明年1月 新增开产量延续下降 在淘汰量不变的情况下 若未来育雏鸡补栏延续下降 供给端压力将缓慢下降 一定程度缓解供给压力 如果淘汰量增加 去产能进度或将加快 4 对于2026年的鸡蛋价格 行业内分歧较大 但是 调研走访企业表示未来行情预期偏乐观 主要逻辑是四季度鸡蛋养殖亏损加剧 在蛋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春节前后预计行业去产能规模增加 鸡蛋市场存在结构调整带来的上涨机会 如果行业去产能的逻辑能逐步兑现 那么可以乐观预期的是26年9月蛋价将明显高于25年同期水平 后市注意关注养殖端补栏淘汰意愿变化对行业产能的影响 5 生猪现货价格进入到10月份以后加速下行 截至10月17日 全国生猪均价11 08元 公斤 猪价快速跌至11元 公斤的价格区间导致行业亏损加剧 6 卓创数据显示 10月16日 生猪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 266元 头 外购仔猪利润 408元 头 养殖亏损大幅度增加 另外 从生猪行业行业协会数据看 9月肥猪饲料环比 6 印证了行业去存栏进程偏慢的问题 7 调研饲料企业的数据反馈看 三季度猪料消费稳定 生猪去产能的进度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水平 调研点评 1 鸡蛋 生猪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需的格局 行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十一过后 鸡蛋需求季节性下降 猪价加速下跌 以上因素都会刺激行业提升去产能节奏 2 2025年上半年 鸡蛋进入亏损周期 生猪自9月份中旬开始全面亏损 进入到10月份以后亏损幅度明显加大 行业认为鸡蛋和生猪都存在去产能的预期 3 从猪价和猪料消费数据来看 国家在生猪行业去产能调控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上半年养殖盈利 企业去产能意愿不足 进入到10月份以后 猪价加速下行 预计行业产能去化的进度将加快 后市 关注大型上市猪企存栏数据变化及政策对市场影响

更新时间:2025-10-23 08:44:34

. 生猪 短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难改供大于求格局

一 行情回顾 节前居民及餐饮储备逐步消耗 加之气温降低 相较于节后一周 终端需求逐步回暖 养殖端压栏 二育情绪抬头 截留部分猪源 短期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猪价止跌回暖 二 生猪基本面分析 2 1 供需矛盾短期缓解 猪价止跌企稳 截至10月21日 生猪出栏均价11 4元 公斤 较上周环比上涨0 32元 公斤 标肥价差 0 74元 公斤 较上周环比缩小0 04元 公斤 需求较节后一周有所复苏 加之标肥价差对比节前 呈现走扩趋势 肥猪溢价为压栏 二育提供空间 短期截留了部分猪源 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截至10月21日 仔猪出栏均价18 81元 公斤 较上周环比下跌0 24元 公斤 供给过剩情况短期无法根本性扭转 养殖端对后市预期偏悲观 补栏积极性不高 仔猪价格持续走弱 2 2 短期供给略有缩减 中期供给依然宽松看待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2025年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 同比持平 环比下降0 1 根据农业农村部新修正的 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 当前能繁存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合理区间上限 24年12月至25年8月期间 环比趋稳 同比增幅有限 表明产能扩张势头已有所控制 后续仍需持续观察 不过24年4月至24年11月 能繁母猪存栏逐月环比回升 并且当前能繁母猪存栏基数较大 以生产周期推算 至26年二季度 理论产能依旧偏大 据Mysteel统计 截至2025年9月底 样本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4 21万头 环比下降0 28 同比增长1 09 8 9月传统需求旺季 猪价却持续低迷 加之政策引导下的产能调控 规模场开始优化产能 低效母猪淘汰加速 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开始小幅下降 但从生产周期推算 2025年规模场理论产能仍呈现环比上升态势 产能调控若顺利推进 实际兑现效果也要等到26年二季度后 后续也要持续观察产能调控的持续性 样本规模场9月商品猪存栏数为3684 99万头 环比增加1 44 同比增加5 29 样本规模场9月商品猪出栏量为1021 73万头 环比减少4 54 同比增加23 49 9月中小散认卖意愿较强 市场猪源充足 加之需求提振力度有限 部分规模场出栏计划未能完成 供给后置使得10月计划出栏量增长 短期虽有部分猪源被压栏 二育截留 但供给过剩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依然是压制猪价的核心因素 截至10月17日 生猪出栏均重123 43公斤 较上周环比下降0 05公斤 节前规模场的降重操作 使部分规模场已完成短期降重目标 加之天气逐步转冷 大猪需求仍有增量预期 并且这轮降重后 养殖端有压栏空间 猪价持续低迷下 养殖端的压栏增重意愿提升 2 3 终端消费有所复苏 屠企开工率环比回升 截至10月21日 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为35 25 较上周环比上升4 5 冷冻肉库容率17 84 较上周环比上升0 11 居民 餐饮的节前储备逐步消耗 气温逐步下降后 居民饮食倾向肉类 而低价进一步刺激终端消费回升 需求较节后一周 有较大改善 冻库库存方面 冻肉走货缓慢 且猪价仍处低位 存在被动入库的现象 冻品去库缓慢 需要注意的是 猪价低迷时 屠企低价分割入库 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应压力 在下方支撑猪价 但猪价回暖 低价冻品投放市场 将对鲜肉消费造成一定冲击 抑制猪价上方空间 2 4 养殖端处于亏损区间 关注产能去化进度 截至10月21日 玉米现货均价2259 41元 吨 较上周环比下跌34 9元 吨 豆粕现货均价2999 14元 吨 较上周环比上涨42 57元 吨 饲料原料价格小幅下跌 玉米从基本面来看 东北新粮上市量持续增加 丰产预期逐步兑现 前期因气温不利于存储 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 近期降温改善存储条件后售粮意愿下滑 华北玉米价格延续弱势 收割期显著延后 市场以潮粮为主 且持续阴雨导致收粮陷入停滞 下游饲料企业新季玉米采购以东北粮为主 价格随季节下行 当前玉米价格呈季节性下跌趋势 豆粕从基本面看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未从美国采购大豆 且此前阿根廷取消出口税窗口期内的采购量已能满足明年一季度大豆缺口 即便美国进一步加征关税 对国内大豆供应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据海关数据 10月国内大豆进口量将逐步回落 但豆粕库存仍会维持阶段性高位 若后续养殖端需求暂无明显增长 豆粕库存大概率延续累库趋势 市场仍将面临去库压力 截至10月17日 自繁自养养殖亏损202 82元 头 利润较上周周环比下降67 2元 头 外购仔猪养殖亏损346 93元 头 利润较上周环比下降51 28元 头 生猪市场在供大于求现状下 猪价低迷 自繁自养养殖利润已跌破成本线 而外购仔猪养殖 由于补栏时 仔猪价格处于高位 当前外购仔猪养殖亏损幅度较大 上周猪价弱势 亏损幅度继续扩大 而本周猪价低位回暖 亏损程度有望改善 但仍将处于亏损区间 关注养殖端亏损背景下 去产能进度能否提速 三 行情总结 市场信心不足 出栏持续增量 叠加假期结束后终端需求出现回落 猪价延续低迷 近期气温骤降 叠加低价对消费的刺激 终端需求较节后首周有所回暖 同时标肥价差扩大 为养殖端逢低压栏 二育创造了空间 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得到缓解 猪价随之止跌反弹 不过需注意 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 生猪出栏压力始终未明显减轻 此次反弹的驱动更多源于低价对消费的拉动 以及压栏 二育带来的短期猪源截留 行业供需宽松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此外 当前阶段性的供应缩减本质是将供给压力后置 若后续终端需求未能出现有效增量以承接这部分延后供应 猪价仍存在再度走弱的可能 生猪市场供需矛盾的真正缓解 仍需等待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切实推进 在此之前 供应过剩依旧是持续对猪价形成压力的核心因素 生猪2601参考区间11500 12500元 吨

更新时间:2025-10-24 09:16:27

. 生猪 上涨持续性存疑

供需宽松格局尚未根本扭转 从产能的角度考虑 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行业供需宽松格局尚未根本扭转 因此 当前猪价反弹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 猪价要想迎来真正的反转 仍需依赖产能去化的实质性推进 近期 国内生猪现货价格企稳反弹 期货市场亦同步走强 截至10月21日 生猪期货主力2601合约价格较上周五上涨约5 本轮猪价反弹并非偶然 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库存压力有所缓解 一般而言 生猪出栏体重与猪价具有正相关关系 猪价越高 养殖利润越好 出栏体重越高 同时 生猪出栏体重高意味着市场看好后市 前期应出栏的猪没有出栏 活体库存增加 后期出栏压力增加 出栏体重低意味着市场对后市较为悲观 后期应出栏的猪被提前出栏 活体库存去化 后期出栏压力减轻 在国庆假期猪价明显走跌的背景下 养殖端出栏节奏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 近期生猪出栏均重已降至128 25公斤 周环比下降0 23公斤 体重的下降 说明养殖端前期积压的库存逐步得到消化 后市供给压力随之缓解 为猪价企稳反弹提供了基础 结构性缺猪隐现 与出栏体重下降相呼应的是 肥猪 150公斤及以上 与标猪之间的价差也明显走强 多地肥 标猪价差已涨至0 7~1 7元 公斤 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肥 标猪价差的扩大 一方面反映出前期大猪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消化 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下大猪较为紧俏 目前 多数地区170公斤以内生猪的边际增重利润再度显现 部分养殖主体主动进行增重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猪当下的出栏量 从而对短期猪价产生支撑 低价驱动需求增加 作为民生消费品 猪肉的价格弹性在低位区间表现较为明显 经过前期的连续下跌 白条猪肉均价已创下近4年新低 猪肉与鸡肉 牛肉等蛋白类产品的比价优势显著提升 甚至再度上演了猪肉 鸡肉价格基本一致的情况 部分超市更是推出 ldquo 五花肉7 6元 斤 rdquo ldquo 后腿肉7元 斤 rdquo 等促销活动 这不仅有力地刺激了家庭消费 而且促进了餐饮等渠道的采购意愿 终端需求增加为生猪产业提供了 ldquo 需求增加 rarr 白条订单增加 rarr 企业主动增加屠宰量 rarr 毛猪需求增加 rarr 猪价上涨 rdquo 的正向反馈 也为猪价企稳反弹创造了条件 屠宰企业低位建库 一般来说 屠宰企业会在生猪养殖业陷入亏损时进行冻品分割入库 待未来猪价回暖时销售 以赚取差价 故当毛猪价格跌破行业现金流成本 11 5元 公斤左右 后 部分屠宰企业开始启动冻品分割入库操作 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当前的过剩供应 这对现货价格产生托底作用 综上所述 近期 在供给压力缓解 部分养殖主体压栏增重 消费边际改善以及屠宰企业分割入库四个维度的合力下 生猪现货价格触底反弹 并带动期货价格止跌回升 但也需注意到 当下猪价反弹的驱动因素多源于低价下的阶段性利好 如果猪价继续上涨 那么屠宰企业冻品入库的积极性大概率随之减弱 终端消费的增量也可能随之收窄 同时 阶段性的压栏增重行为本质上是供应压力的后置 若未来该供应压力兑现时需求端不能有效承接 反而容易出现猪价 ldquo 二次探底 rdquo 的情况 且从生猪产能的角度考虑 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行业供需宽松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 因此 当前猪价反弹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 猪价要想迎来真正的反转 仍需依赖产能去化的实质性推进

更新时间:2025-10-23 08:29:38

. 猪价跌跌不休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为养殖户捂紧钱袋子

国庆中秋假期之后 生猪价格出现加速下跌 近月期货合约跌破12000元 吨大关 此前 国内虽然已启动多次冻猪肉收储 但目前市场提振效果有限 与此同时 由期货 保险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为中小养殖户雪中送炭 10月10日 国家收储1 5万吨冻猪肉 这是国家连续启动冻猪肉收储的最新动作 在8月和9月国家启动5次冻猪肉收储情况下 叠加传统的消费旺季 mdash mdash 国庆中秋长假 猪价仍未能走出 ldquo 旺季不旺 rdquo 的局面 节后价格进一步回落 从商品期货市场来看 10月9日 国庆中秋长假后第一天 生猪期货2511主力合约收盘报11595元 吨 单日跌幅达6 15 10月17日 该合约盘中一度跌至11020元 吨 10月20日 该合约价格有所反弹 但仍在11500元 吨下方 在国内生猪市场经历的 ldquo 寒冬 rdquo 的情况下 由期货 保险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 发挥了中小养殖户雪中送炭的作用 其中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是大商所 ldquo 农民收入保障计划 rdquo 的标杆项目 漯河是河南省重要生猪调出大市 年出栏量超300万头 生猪产业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近70 漯河市智勤养殖场相关负责人薛孟龙说 2021年的生猪价格暴跌让他意识到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生猪价格下跌 猪卖不上好价 小型养殖场收益就不好 必须找到对冲价格风险的工具 2021年 在大商所的支持以及漯河市政府 漯河市畜牧局 大地期货 太平洋保险推动下 生猪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在漯河市落地 智勤养殖场参与了国内首单生猪收益指数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 在保险期间内 生猪价格一路下行触发保险理赔 最终赔付18万余元 赔付率近364 成功帮助养殖场规避现货收益下跌损失 缓解经营压力 此后五年 智勤养殖场连续参保 在猪价下跌的艰难时刻 项目赔付有效弥补了养殖亏损 为养殖场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 面对猪价 ldquo 跌跌不休 rdquo 上市猪企参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热情逐年升温 统计数据显示 2021年以来 在A股中 海大集团 天康生物 牧原股份等多家公司发布过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更新时间:2025-10-21 10:36:52

. 生猪 弱势格局难扭转

供需矛盾加剧 生猪供应依旧过剩 下游需求疲软 二次育肥短期的入场行为对猪价下跌仅能起到缓冲作用 无法扭转全国生猪市场供增需弱的格局 国庆节假期期间 全国生猪需求整体呈现 ldquo 旺季不旺 rdquo 态势 主流成交价在11 0~12 2元 千克 川渝地区甚至跌破11元 千克 国庆节假期后 生猪市场供应压力难以缓解 需求疲软已成定局 供需矛盾加剧 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 10月20日 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0 95元 千克 同比下跌38 96 低价区报9 80元 千克 期货方面 国庆节假期后 生猪期货价格低开低走 增仓下探 主力合约在10月13日最低触及11120元 吨 创上市以来新低 近期生猪期货成交量与跌幅同步扩大 表明市场对后续供需格局的悲观情绪进一步释放 当前生猪期现货价格共振下跌的行情并非单一因素主导 而是供应过剩 政策调控落地滞后 消费疲软三重压力叠加所致 目前行业面临短期价格承压与长期产能出清的博弈 政策传导落地尚需时日 此前 农业农村部频频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针对生猪产业发展提出了多方面重要举措 建议企业合理淘汰能繁母猪 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 减少二次育肥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严控新增产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于9月16日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 这是年内第3次涉生猪领域的重要调控会议 也是政策力度最明确的一次 直接下达了量化调控指标 会议要求 头部25家生猪养殖企业应在2026年1月底前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 若以头部25家生猪养殖企业当前1100万头左右的存栏量为基准 100万头的削减量占比约为10 这意味着政策要求头部企业在未来3个月内减少其现有母猪产能的约一成 力度较大 政策面虽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但传导落地尚需时日 由于行业自2024年以来已经连续盈利一年半 养殖端主动去产能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导致实际产能去化不及预期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 2025年8月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 按照 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 2024年修订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3900万头 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2 ~105 区间 含92 和105 两个临界值 为绿色区域 表示产能正常波动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正常保有量的103 5 虽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 但呈现阶段性偏高态势 另外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生产效率已有显著提升 PSY 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 均值从之前的24头提高到26头以上 部分龙头企业甚至接近29头 产能大幅提升 去产能周期不断被拉长 2024年4月至11月 能繁母猪存栏量呈震荡攀升态势 2025年以来 能繁母猪存栏量基本趋于稳定 部分企业在7月前仍有小幅增长 根据生长周期推算 2026年5月之前 全国生猪出栏量仍将呈现惯性增长态势 企业加速出栏 随着9月生猪现货价格的加速下跌 目前产区多地价格已低于行业成本线 规模企业为减少亏损 普遍降重 加速出栏 在市场多方竞争加剧的扰动下 国庆节前部分企业出栏计划未能及时完成 导致节后集中出栏 日均出栏量环比增加约3 小型养殖场在悲观预期下亦有恐慌性出栏行为 进一步加大市场供应压力 当前 钢联统计的样本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与屠宰量均呈阶段性下降态势 说明消费端支撑力度不足 需求增量难以承接持续增加的供应量 目前毛猪价格处于低位 标猪与肥猪价差有走扩迹象 尤其是175千克以上大体重猪源的价格优势逐渐显现 二次育肥主体的入场成本优势明显 部分资金开始布局短期育肥周期 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明显提高 猪价在10元 千克大关附近存在一定支撑 后市展望 综合来看 生猪供应依旧过剩 下游需求疲软 二次育肥短期的入场行为对猪价下跌仅能起到缓冲作用 无法扭转全国生猪市场供增需弱的格局 养殖端整体进入全面亏损状态 市场悲观情绪浓厚 短期生猪现货价格或延续弱势震荡 期货价格跟跌 以修复基差 中期来看 年底天气转冷后 终端对大体重猪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同时南方地区腌腊 灌肠等传统消费需求逐步启动 或对行情形成阶段性提振 不过 近年来传统意义上的生猪消费旺季均未能兑现 今年 ldquo 旺季不旺 rdquo 或成为行业共识 生猪市场大概率仍将维持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量的格局 12月为年度收尾阶段 规模企业为完成全年出栏目标 大概率会加速出栏 届时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即使是旺季 生猪现货价格仍将处于低位 后续需重点关注养殖端出栏节奏及二次育肥动向

更新时间:2025-10-21 09:00:53

. 持续下跌 猪价遭遇 ldquo 寒冬 rdquo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价值显现

生猪产业 ldquo 寒冬 rdquo 仍在持续 国庆假期之后 生猪价格出现加速下跌 全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局面 国家虽已启动多次冻猪肉收储 但市场提振效果有限 在这种冷冻的市场环境下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为养殖户在寒冬中送来温暖 帮助养殖户捂好钱袋子 生猪价格加速下跌 全行业陷入亏损 10月10日 国家收储1 5万吨冻猪肉 这是国家连续启动冻猪肉收储的最新动作 但是市场预期仍然偏冷 在8月和9月国家启动5次冻猪肉收储情况下 叠加传统的消费旺季中秋国庆双节 猪价也未能走出 ldquo 旺季不旺 rdquo 的尴尬局面 导致节后市场进一步回落 10月9日 国庆长假后第一天 生猪期货2511主力合约收盘报11595元 吨 单日跌幅达6 15 10月17日 该合约盘中一度跌至11020元 吨 10月20日 该合约价格有所反弹 但仍在11500元 吨下方 其实 从今年年初 生猪价格就呈震荡下跌趋势 年中猪价反弹后再次下跌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 2025年10月6日 mdash 12日 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 45元 公斤 环比下降3 0 同比下降29 2 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7 58元 公斤 环比下降2 7 同比下降28 5 而据中国养猪网数据 10月20日 生猪 外三元 养殖领域术语 价格11 18元 公斤 同比下降35 41 这个价格已跌破多数养殖主体13 mdash 14元 公斤的成本线 猪价 ldquo 跌跌不休 rdquo 导致生猪养殖业陷入全面亏损状态 在上市公司层面 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披露的2025年9月份销售简报显示 9月其商品猪销售均价12 88元 公斤 同比变动 30 94 商品猪销售收入90 66亿元 同比变动 22 46 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 在猪价持续低于成本线情况下 资金链断裂风险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 当前 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猪亏损高达50多元 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更是每头猪亏损已经达到约150元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帮助养殖户捂好钱袋子 在国内生猪市场经历的 ldquo 寒冬 rdquo 下 由期货 保险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 为中小养殖户雪中送炭 其中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是大商所 ldquo 农民收入保障计划 rdquo 下称 ldquo 农保计划 rdquo 的标杆项目 漯河生猪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自2021年落地以来 已连续五年为当地养殖户在产业寒冬中送来温暖 帮助养殖户捂好钱袋子 漯河是河南省重要的生猪调出大市 年出栏量超300万头 生猪产业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近70 这几年生猪价格持续调整困扰着当地养殖户 漯河市智勤养殖场相关负责人薛孟龙说 2021年的生猪价格暴跌让他意识到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生猪价格下跌 猪卖不上好价 养殖场收益就不好 必须找到对冲价格风险的工具 也就是在2021年 在大商所的支持以及漯河市政府 漯河市畜牧局 大地期货 太平洋保险的积极推动下 生猪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落地漯河市 智勤养殖场经漯河市畜牧局 大地期货 太平洋保险工作人员的介绍 参与了国内首单生猪收益指数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 在保险期间内 生猪价格一路下行触发保险理赔 最终赔付18万余元 赔付率近364 成功帮助养殖场规避现货收益下跌损失 缓解经营压力 此后五年 智勤养殖场连续参保 在猪价下跌的艰难时刻 项目赔付有效弥补了养殖亏损 为养殖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薛孟龙感慨地向记者说道 ldquo 2021年生猪价格连续下跌 饲料成本还在上涨 我们养殖户压力很大 好在有生猪 lsquo 保险 期货 rsquo 项目 为我们提供了保障 项目综合考虑了饲料成本和猪价风险 很符合我们养殖户的实际需要 rdquo 薛孟龙的经历是近五年来漯河生猪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浙江济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场外衍生品部经理林唯玮表示 过去5年 大地期货联合太平洋保险已在漯河市开展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共计十余个 五年来共服务养殖户约239户次 承保生猪22 58万头 其中地方政府补贴性项目9个 总保费超2570万元 项目金额近4亿元 ldquo 政府的支持是项目能够持续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五年来漯河市畜牧局持续大力支持 lsquo 保险 期货 rsquo 模式在当地的推广 努力建设畜牧强市 rdquo 林唯玮介绍 在2025年7月 漯河市下辖的召陵区 郾城区继续参与农保计划 为17户生猪养殖户的16222头生猪提供价格风险保障 其中召陵区9111头 郾城区7111头 项目总保费约100万元 由大商所 召陵和郾城两区财政 大地期货 农户自缴四方共同承担 从 ldquo 单一保障 rdquo 到 ldquo 构建生态 rdquo 今年是我国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模式推出十周年 自2016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以来 十年间 这一创新从无到有 从小范围试点到全国推广 已成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创新工具 漯河市畜牧局副局长吴忠辉表示 通过5年的连续推广 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也在周边地市 县区扩展开来 有助于推进整个豫中乃至河南全省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不仅切实保障了漯河市中小养殖户的利益 也弥补了传统养殖险中价格保险的空白 推动期货和保险市场在服务生猪产业过程中 实现了从 ldquo 单一保障 rdquo 到 ldquo 构建生态 rdquo 的转变 ldquo 构建生态 rdquo 也可以从其他品种上得见 2016年黑龙江省桦川县探索设计 ldquo 保价格 rdquo 机制 首次试点1万吨大豆价格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项目以来 通过 ldquo 大豆收入保险 rdquo 和 ldquo 保价格 现货收购 rdquo 模式促进了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 而且项目品种也不断扩围 涵盖到玉米 大豆 农业保险 ldquo 生态构建 rdquo 更趋完善 桦川县在促进分散经营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抵御市场风险 保障农民收入 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历年投保农民累计获赔1 59亿元 从 ldquo 桦川探索 rdquo 到 ldquo 漯河样本 rdquo 覆盖品种从大豆 玉米 再到鸡蛋 生猪等品种 ldquo 保险 期货 rdquo 模式在保险公司 期货公司 期货交易所和地方政府的相互协作 合力探索下 覆盖品种和面积不断扩大 保险产品种类持续丰富 保费支持来源日益多元 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模式在重塑地方农业生产观念及重构农业发展格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稳住了农户的 ldquo 钱袋子 rdquo 也托举了农业市场预期 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更新时间:2025-10-21 08:31:44

下载饲料行业信息网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