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6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有投资者向大北农提问 请介绍大北农在国内生物育种产业的地位 请预测2025年种业业绩 公司回答表示 您好 公司是2019年第一批获得玉米安全评价证书的企业 商业化布局较早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共有4个玉米性状产品获批了15张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生产应用 4个大豆性状产品获批5张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生产应用 及2张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进口 先发优势明显 关于具体情况以及业绩情况 请您查阅公司在指定媒体上披露的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 感谢您的关注
更新时间:2025-02-28 11:42:34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大北农提问 请问公司是否运用了大模型对作物的全基因组进行筛选工作 涉及的作物品种是哪些 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 公司已初步开展大模型全基因组筛选工作 主要在玉米上进行探索应用
更新时间:2025-02-28 08:19:40
2025年 生猪养殖企业迎来当头一棒 春节假期过后 猪价跌跌不休 不到一个月 已经接连跌破16元 15元大关 截至2月21日 养猪网数据显示 生猪 外三元 为14 73元 公斤 另据农业农村部 2024年4季度末 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 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 6 虽然尚处于绿色区间 但距离产能大幅增加区间 105 110 已经相差无几 猪多价低 面对越来越薄的利润 降成本已经成为关乎企业生死的大考 从 ldquo 拼出栏 rdquo 到 ldquo 卷成本 rdquo 生猪养殖领域一场深刻转型悄然而至 上市猪企盈利能力 ldquo 大退步 rdquo 退市风险警示 ldquo 接二连三 rdquo 记者梳理20家上市猪企2024年业绩预告情况发现 相较之前 2024年的猪企业绩可谓 ldquo 咸鱼翻身 rdquo 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或减亏 但喜报背后 目前A股生猪养殖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其实并不乐观 与2021年以前的水准相去甚远 近日 正邦科技发布公告显示 为提高闲置资产盘活效率 降低成本 改善盈利能力 将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闲置饲料厂 猪场按照市场价格租赁给双胞胎农牧及其子公司运营 昔日养殖巨头 如今租赁猪舍赚钱 对于此次交易 正邦科技直言 是受限于公司重整后信誉体系仍在恢复当中 目前在团队 管理 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 难以实现对剩余闲置资产的快速有效盘活 事实上 正邦科技去年11月机构调研纪要披露 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 自2021年至今 正邦科技每年出栏量从千万头规模降低至去年的414 66万头 期间 因资金问题陷入债务重整 一度濒临退市 所幸 2023年7月 正邦科技发布公告 确认由双胞胎集团与信达资产组成的联合体成为公司重整投资人 双胞胎集团会按照承诺要求 在重整完成后的2年内启动资产注入 在重整完成后的4年内 完成相关资产的注入 正邦科技是此轮猪价下行暴露出猪企盈利能力单一 继发债务隐患的一个缩影 步正邦科技后尘 多家上市猪企都正在经历财务危机 ST天邦 *ST傲农持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更为关键的是 昔日所谓猪周期已经发生了根本变革 记者不完全统计 2021年至2023年 绝大多数上市猪企均处于亏损状态 即便是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好的行业头部 盈利能力也是大不如前 以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等三家头部猪企为例 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 5亿元 74 26亿元 49 44亿元 而三家企业2021年至2023年总共三年的归母净利润总计分别是159 11亿元 minus 145 01亿元 minus 108 02亿元 也就是说 三家企业三年的盈利总和尚不如之前一年多 养猪头均盈利降至32 88元 上市猪企 ldquo 内卷 rdquo 升级 ldquo 商品猪出栏量增加 生猪销售价格上涨 则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大幅增长 rdquo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 ldquo 猪周期 rdquo 的影响下 长期以来 生猪养殖遵循着这样一个教科书般的经营逻辑 然而随着2021年以来 国家的生猪养殖相关政策逐步由 ldquo 促进行业产能恢复 rdquo 向 ldquo 促进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rdquo 转变 政策传导不断深入 传统养殖逻辑已经被颠覆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 多数企业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例如 *ST傲农 大北农 巨星农牧 立华股份 罗牛山 牧原股份 神农集团 ST天邦 天康生物 唐人神 温氏股份以及新希望等公司均报告了不同程度的净利润增长 其中 牧原股份表现尤为突出 预计净利润为170亿至180亿元 增长幅度达到4 99倍至5 22倍 东瑞股份 正虹科技等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其生猪养殖业务相较之前 也均实现了大幅减亏 而对于业绩变动原因 除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生猪行情有所回暖 各家几乎都将养殖成本下降列为关键因素 同时 ldquo 降成本 rdquo 也成为今年猪企的关键词 温氏股份表示 2024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14 4元 kg 同比下降约2 4元 公斤 公司初步制定2025年肉猪 含毛猪和鲜品 销售目标约3300万 3500万头 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为13元 kg 牧原股份在互动易平台回复称 2025年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 目标今年阶段性达到12元 kg的成本目标 新希望则表示 公司从2021年以来生猪养殖成本持续改善 去年冬季运营厂线完全成本降至13 5元 与此同时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2025年2月第2周猪粮比情况显示 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 63元 公斤 环比下跌4 87 跌至2024年5月第4周以来最低价 也是近8个多月最低价 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 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32 88元 为自2024年1月第4周以来持续盈利 但盈利幅度大幅收窄 ldquo 微利时代 rdquo 如何养猪? 随着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时代 养殖成本的降幅能否跑赢生猪价格的跌幅 似乎正在日益成为行业景气值的一个信号 不过 虽然各家都对于自己的养殖能力信心满满 强调通过新技术 标准化加强健康管理与生产管理 提升养殖成绩 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现阶段 养殖成本并非猪企 ldquo 想降就降 rdquo 比如去年 养殖成本的大幅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饲料价格下降的带动 同时 对于猪企而言 更要在微利与降成本的双重压力下 时刻面对疫病风险这道 ldquo 紧箍咒 rdquo 稍有不慎就可能 ldquo 全盘皆输 rdquo 进入2025年 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在增加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 截至2025年1月底 其监测196家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为905 27万头 环比增加0 71 同比增加15 35 从 quot 暴利狂欢 quot 到 quot 微利常态 quot 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将何去何从? 华鑫证券研报认为 因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延续缓慢上升趋势 预计2025年猪肉供给将同比上升 猪价相较2024年将承压 行业盈利空间普遍压缩 中信建投期货认为 2025 年 猪企之间的竞争从之前比谁资本多 变成了比谁成本控制得好 大的猪企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 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猪价会慢慢回到养殖成本附近 这一年养猪的利润都不会太高 价格大概会在每公斤13元 15元之间波动 有业内人士提醒 从长远角度看 季节性消费低谷 集团企业出栏压力以及屠宰企业降价策略等因素 都可能给猪肉价格带来下行风险 因此 养殖户需审慎做出决策 紧密跟踪市场动态与政策走向 科学制定养殖计划 以应对未来市场的潜在变动
更新时间:2025-02-25 11:15:26
2024年本市出栏生猪565 7万头 2024年 在四川的生猪养殖版图中 南充以其傲人的成绩稳居榜首 去年 南充出栏生猪565 7万头 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的位置 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南充作为 ldquo 生猪大市 rdquo 的雄厚实力 背后更是蕴含着南充在生猪产业发展上的诸多探索与实践 生猪规模养殖 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 南充积极顺应生猪养殖业发展新趋势 大力推动产能向龙头企业集聚 通过规模化养殖 有效提升了对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2024年 南充新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12个 新投产万头猪场2个 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 1个百分点 达到71 3 在蓬安县杨家镇清华村 蓬安县油菜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万头现代化育肥猪场于2024年6月全面建成 该猪场总投资1200万元 占地50 4亩 建有6栋标准化圈舍 面积达8400平方米 设计年出栏育肥猪16000头 配套建有污水处理站 无害化处理间 生物除臭系统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 养殖场负责人李华说道 ldquo 以前小规模养殖的时候 市场价格稍有波动 心里就慌得很 现在加入了合作社 规模化养殖 成本降低了 销售渠道也稳定了 心里踏实多了 而且 猪场的标准化建设让养殖效率大幅提高 以前几个人养几百头猪都费劲 现在同样的人力能养几千头 rdquo 在营山县东升镇桦树村 四川港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头现代化自繁自养猪场也在2024年2月全面建成 猪场占地63亩 总投资3000万元 建有公猪舍 配种舍 妊娠舍 分娩舍 育肥舍共12000平方米 设计年饲养种猪700头 年出栏育肥猪12000头 配套建有化验室 兽医室等功能房和粪污环保处理区 该养殖场采用自繁自养模式 首批引进的600头母猪全是能繁母猪 进场即可配种 2024年10月就提供优质仔猪7000余头 养殖户王强高兴地分享 ldquo 以前自己养母猪 繁育仔猪的成活率不高 还经常为仔猪的销路发愁 现在跟着港农公司干 不仅有专业的技术指导 仔猪一出生就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 rdquo 这些规模化猪场的建成投产 不仅增加了生猪的出栏量 还在养殖技术 管理模式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南充通过积极招引温氏 大北农 新希望等10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 建成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28个 年产能近400万头 通过 ldquo 公司 基地 农户 rdquo 的联农带农机制 温氏等龙头企业与1000余个规模猪场合作 代养生猪200余万头 切实解决了中小养殖户怕亏损 不敢养的问题 保障了养殖收益 稳住了发展信心 引入现代技术 推进养殖场改造提升 为了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进程 南充积极为畜牧业发展引入现代技术 大力推进养殖场标准化和现代化改造提升 在阆中市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河楼养殖场 实行标准化 智能化养殖 现存栏生猪43000头 无论何时去参观 都能看到场内一排排圈舍干净整洁 种猪 育肥猪 仔猪分开圈养 天兆猪业采用的 ldquo 余氏5 0版 rdquo 楼房养猪模式颇具代表性 在其核心育种场 通过安装精准环境控制传感器 背膘测定仪等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 自动采集生猪数据 并通过猪场的智能管理系统 汇总形成养殖管理 精准饲喂 疾病监测 育种管理等数据库 应用大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育种方案 目前 天兆猪业已把这套管理平台应用在嘉陵区的龙池猪场 大观猪场等 同时 通过全公司联网的 ldquo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rdquo 能随时观察猪场情况 在嘉陵区龙池猪场工作的养殖户赵刚感叹 ldquo 以前养猪全靠经验 现在有了这些智能设备 猪舍的温度 湿度都能自动调控 猪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了 而且 通过智能管理系统 能精准掌握每头猪的生长情况 饲料投放也更科学 养殖成本降下来了 收益自然就上去了 rdquo 南充还全力实施肉用畜禽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协同推广项目 按照 ldquo 高效 低耗 低排 智能化控制 rdquo 原则 大力推广自动饲喂 智能环控等设施设备和母猪批次化生产 低蛋白日粮配方等先进技术 目前 南充已有农业农村部评定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7个 省农业农村厅评定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2个 年出栏2000头以上猪场全面实现自动供料供水和智能环境控制 在人才和技术支持方面 南充成立了乡村振兴人才产业发展联盟畜牧产业分联盟 102个专家服务团采取 ldquo 市级巡回 县级包片 乡级蹲点 rdquo 机制 积极指导养殖场降本增效 高效防疫 并建立 ldquo 规模养殖场一场一专家 重点村一村一团队 rdquo 的科技到场服务模式 2024年 共派出技术人员开展圈舍清洗消毒 病毒采样监测 养殖技术培训1300人次 为散养户组织协调猪源80余万头 筑牢发展底线 打造生猪产业 ldquo 安全链 rdquo 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有效的疫病防控和政策保障 南充深知这一点 积极采取措施打造生猪产业 ldquo 安全链 rdquo 在疫病防控上 组建29个专家服务团包场到户 提供疾病防控 饲养管理 种猪培育等服务 积极推动规模养殖场创建无疫小区 疫病净化场和现代化养殖示范场 抓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养殖场进行圈舍清洗消毒 病毒采样监测 从源头上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高坪区东观镇二家寺村的养殖户陈波说 ldquo 现在有专家定期来指导防疫 猪场也按照要求严格消毒 监测 心里特别踏实 而且 一旦有什么疫情消息 专家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教我们怎么应对 rdquo 政策保障方面 南充在用好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超额出栏生猪奖补等中省资金基础上 2024年又落实市级支农资金500万元 县级统筹涉农资金1200万元用于支持畜禽产业发展 为了降低养殖户的市场风险 南充积极推广生猪商业补充保险 协助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养殖贷款入场办贷服务 切实解决养殖场 户 资金困难 提振养殖信心 仪陇县度门镇王家店村的养殖户刘军表示 ldquo 去年行情不好的时候 多亏了政府的奖补资金和银行的贷款支持 才让我的猪场挺了过来 而且 生猪商业补充保险也让我心里有了底 不用担心一场意外就血本无归 rdquo 通过一系列举措 南充在2024年成功应对了 ldquo 猪周期 rdquo 等市场波动和疫病防控压力 出栏生猪565 7万头 稳居全省第一 展望未来 南充将继续在生猪产业的规模化 现代化 安全化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猪市场稳定供应贡献力量 持续巩固其全省 ldquo 生猪第一大市 rdquo 的地位 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更新时间:2025-02-21 15:22:20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大北农提问 粮食行业过剩严重 政策层面口头积极但实际保守 公司预期行业何时会有好转呢 公司回答表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 ldquo 三农 rdquo 工作指出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公司将结合自身竞争优势 响应国家战略 持续强化自主创新 守护粮食安全
更新时间:2025-02-14 12:06:37
近期上市猪企陆续公布1月出栏成绩 多家猪企录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去年因猪价上涨 成本下降 出栏量提升的猪企普遍盈利 今年以来 猪价震荡走低 此前产能修复将在今年进入 ldquo 兑现期 rdquo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采访获悉 预计2025年生猪供给量将较2024年小幅增加 全年生猪价格预计将会较2024年有所回落 猪企盈利空间或弱于去年 成本管控依然是猪企抵抗风险的重要途径 根据销售简报 温氏股份 大北农 唐人神 正邦科技 东瑞股份 天康生物等1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其中唐人神 正邦科技销售收入增幅明显 分别同比上升96 86 73 08 新希望和ST天邦1月销售金额同比小幅下滑 *ST傲农因产能缩减 1月出栏同比减少78 43 截至1月末 公司生猪存栏49万头 较同期减少25 28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春节前旺季猪企 散户加快出栏节奏 大型企业能繁母猪存栏增量 生猪供应恢复迅速 市场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 这也体现在猪企销售单价上 1月猪价再度走低 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但近半年整体属于震荡下行的趋势 以温氏股份为例 毛猪月销售均价在2024年8月触及20 45元 kg后 连续5个月下滑 1月销售均价为15 77元 kg 2024年因猪价上升 饲料粮价格下行促使养殖成本降低 多数上市猪企业绩改善明显 头部猪企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分别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 180亿元 90亿 95亿元 但随着生猪供应逐步增加 行业从 quot 产能修复 quot 转向 quot 成本突围 quot 2025年猪企盈利能力或弱于2024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ldquo 2024年年末能繁母猪4078万头 同比下降1 6 但由于能繁母猪效率提升 疫病稳定 预计2025年生猪供给量将较2024年小幅增加 小幅需求稳定 全年生猪价格预计将会较2024年有所回落 rdquo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邵瞧瞧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卓创资讯监测样本企业母猪的psy may均有提升 意味着一头能繁母猪可提供实际生猪出栏量增加 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陆续回升 因此 2025年生猪供应量或进一步增加 整体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 预计猪价或同比回落 全年均价同比下滑9 3 左右 虽然去年行业养殖成本普遍下滑明显 但对猪企而言 ldquo 成本战 rdquo 还将加剧 一位猪企高管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ldquo 大型猪企虽然扩张速度变慢 但依旧在上母猪 产能 而且这两年行业成本 养殖效率都在提升 一头母猪未来能够提供的猪肉越来越多 猪肉市场容量较为固定 猪企可能还要再面临一次洗牌 现在只能尽可能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rdquo 朱增勇进一步表示 从长期来看 未来中国猪肉消费需求稳中有降 猪肉生产需求或已经达到天花板 未来猪肉供给要与需求协调 意味着未来生猪产业必须走稳量提质 产业必须顺应消费需求的转变
更新时间:2025-02-13 17:45:02
投资者提问 请介绍公司2025年生物育种方面的规划和进展 2025生物育种范围覆盖哪些省份 公司玉米性状占比多少 董秘回答 大北农SZ002385 您好 请详见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http www cninfo com cn new disclosure detail plate szse amp orgId 9900011648 amp stockCode 002385 amp announcementId 1222173691 amp announcementTime 2024 12 28 2018 36
更新时间:2025-02-13 17:05:34
阶段性供需失衡 引发的豆粕上涨仍在持续 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最新价格 2月11日 广东湛江油厂当日豆粕价格 43 蛋白 再涨80元至3800元 吨 其他区域豆粕现货亦有不同程度地上涨 本轮豆粕价格的上涨始于年初 汇易网追踪价格显示 1月9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低至2919元 吨 而到2月10日时已经升至3769元 吨 近一月涨幅已经接近30 基础原料价格的上涨 对饲料生产企业 下游养殖企业构成了直接的经营压力 以生猪养殖行业为例 2024年在 ldquo 成本降 猪价涨 rdquo 业绩增长逻辑的驱动下 全年盈利能力得到显著修复 2025年以来的情形则是完全相反 猪价自2024年8月高位回落至今 加上近期豆粕价格的大幅反弹 2024年的盈利修复逻辑全面逆转 生猪养殖业正面临着成本增 猪价跌的双重挤压 相关公司一季度的盈利预期随之恶化 失衡与分歧 近期豆粕价格的上涨 受到了供给预期 需求支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供给端的驱动因素包含国外 国内两个方面 ldquo 2月12日 美国农业部将公布2月供需报告 市场预期阿根廷大豆产量有下调风险 巴西大豆收获延迟 也有下调风险 美豆种植面积有下调500万公顷预期 hellip hellip 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已经下调了美豆和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 2月报告预期将会加强1月供应端收紧的事实 rdquo 格林大华期货指出 国内市场 则受到了春节假期部分油厂停机的影响 这使得国内油厂整体呈现大豆库存上涨 豆粕库存下降的趋势 上述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数据显示 上周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623万吨 周环比上升 140 万吨 同期豆粕库存43万吨 周环比下降6万吨 在此之前 由于1月中旬豆粕价格已经有所上涨 导致下游需求端备货转为谨慎 所累计的需求又集中在春节后集中释放 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 包括格林大华 国金期货也都指出近期现货市场出现一定提货困难的情况 这进一步放大了豆粕价格的短期涨幅 对比主要市场也可以看出短期豆粕现货的强势 以2月11日价格为例 截至当日午间收盘 交割期最近的2503合约保持在3500元 吨附近 同日 包括河南周口 山东青岛等地豆粕现货价格均达到了3800元 吨 对此部分卖方表示 ldquo 2025年饲料需求触底回升 饲料行业开启周期上行 rdquo 并就此展开了相对宏观的叙事 需要指出的是 从期货市场远期价格曲线来看 市场对中期豆粕价格的上涨仍然存在一定分歧 相较于以上期 现市场的价差 期货各个合约之间的价差更为明显 比如反应今年5月豆粕价格预期的2505合约 最新价仅为2904元 吨 较2503合约要低上近600元 吨 反应其他月份的期货合约也普遍保持在3000元 吨左右波动 市场 ldquo 近强远弱 rdquo 的特征非常明显 不过 由于年初至今豆粕现货积累的涨幅过于可观 已经开始逐步向产业链下游逐级传导 比如本就利润空间有限的饲料企业 春节假期结束前 便已经有新希望 000876 SZ 大北农 002385 SZ 傲农生物 603363 SH 和海大集团 002311 SZ 的涨价函在行业内不断流传 整体来看 教槽料 乳猪料及其他产品涨幅普遍在75元 150元 吨 部分企业的个别产品上调幅度达到300元 吨 双重挤压 前两年 生猪养殖环节的降成本效果非常明显 历史调研数据显示 2024年1 2月 牧原股份 002714 SZ 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为15 8元 公斤 到年末降至13元 公斤左右 区间降幅接近2元 温氏股份 300498 SZ 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 2024年则是同比下降2 4元至14 4元 公斤 养殖成本端的下降与当期猪价的上涨 共同造就了两家行业龙头当期至少260亿元的利润总额 相比之下 随着近期豆粕价格的上涨 以上盈利驱动逻辑不仅被全面削弱 反而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运行 其利润空间正面临着成本升 猪价跌的双重挤压 首先是成本方面 2024年上市猪企成本曲线的系统性下降 一方面与企业自身规模化养殖和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观因素有关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豆粕价格持续下跌的客观条件 根据汇易网数据统计可知 2022年至2024年期间 国内豆粕现货年度均价分别为每吨4607元 4345元和3266元 2024年豆粕降幅明显大于2023年 2024年也是国内生猪养殖业近几年降本效果最突出的一年 而如今随着豆粕价格的止跌回升 并且重归2023年一季度的高位 相关养殖企业的降本趋势能否延续 以及成本下降速度和空间均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 是猪价波动的潜在影响 2024年8月 国内猪价由21元 公斤的高位持续回落 近期披露1月销售数据的新希望 温氏股份和ST天邦当期销售价格已经降至15 36元 15 77元 公斤附近 另据国泰君安期货数据 2月11日 河南 四川和广东三地生猪现货也已跌破15元 公斤 同时 行业处于消费淡季 猪价难有突出表现 代表今年3月 5月猪价预期的期货合约更是跌破13元 公斤 这一价格又十分敏感 绝大多数的养殖企业单位成本介于该价格区间内 综合成本端 销售端变化来看 至少一季度生猪养殖业的盈利压力较大 甚至不排除个别企业会重归亏损的可能 还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盈利预期在二级市场上还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1月10日豆粕价格大涨算起 申万10家生猪养殖企业至今平均跌幅仅为1 63 其中仅有神农集团区间跌幅较大
更新时间:2025-02-13 10:29:36
近期上市猪企陆续公布1月出栏成绩 多家猪企录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去年因猪价上涨 成本下降 出栏量提升的猪企普遍盈利 今年以来 猪价震荡走低 此前产能修复将在今年进入 ldquo 兑现期 rdquo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采访获悉 预计2025年生猪供给量将较2024年小幅增加 全年生猪价格预计将会较2024年有所回落 猪企盈利空间或弱于去年 成本管控依然是猪企抵抗风险的重要途径 根据销售简报 温氏股份 300498 SZ 大北农 002385 SZ 唐人神 002567 SZ 正邦科技 002157 SZ 东瑞股份 001201 SZ 天康生物 002100 SZ 等1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其中唐人神 正邦科技销售收入增幅明显 分别同比上升96 86 73 08 新希望 000876 SZ 和ST天邦 002124 SZ 1月销售金额同比小幅下滑 *ST傲农 603363 SH 因产能缩减 1月出栏同比减少78 43 截至1月末 公司生猪存栏49万头 较同期减少25 28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春节前旺季猪企 散户加快出栏节奏 大型企业能繁母猪存栏增量 生猪供应恢复迅速 市场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 这也体现在猪企销售单价上 1月猪价再度走低 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但近半年整体属于震荡下行的趋势 以温氏股份为例 毛猪月销售均价在2024年8月触及20 45元 kg后 连续5个月下滑 1月销售均价为15 77元 kg 2024年因猪价上升 饲料粮价格下行促使养殖成本降低 多数上市猪企业绩改善明显 头部猪企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分别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 180亿元 90亿 95亿元 但随着生猪供应逐步增加 行业从 quot 产能修复 quot 转向 quot 成本突围 quot 2025年猪企盈利能力或弱于2024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ldquo 2024年年末能繁母猪4078万头 同比下降1 6 但由于能繁母猪效率提升 疫病稳定 预计2025年生猪供给量将较2024年小幅增加 小幅需求稳定 全年生猪价格预计将会较2024年有所回落 rdquo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邵瞧瞧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卓创资讯监测样本企业母猪的psy may均有提升 意味着一头能繁母猪可提供实际生猪出栏量增加 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陆续回升 因此 2025年生猪供应量或进一步增加 整体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 预计猪价或同比回落 全年均价同比下滑9 3 左右 虽然去年行业养殖成本普遍下滑明显 但对猪企而言 ldquo 成本战 rdquo 还将加剧 一位猪企高管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ldquo 大型猪企虽然扩张速度变慢 但依旧在上母猪 产能 而且这两年行业成本 养殖效率都在提升 一头母猪未来能够提供的猪肉越来越多 猪肉市场容量较为固定 猪企可能还要再面临一次洗牌 现在只能尽可能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rdquo 朱增勇进一步表示 从长期来看 未来中国猪肉消费需求稳中有降 猪肉生产需求或已经达到天花板 未来猪肉供给要与需求协调 意味着未来生猪产业必须走稳量提质 产业必须顺应消费需求的转变
更新时间:2025-02-12 16:35:41
ldquo 春节后 豆粕一天一个价 今天就涨了300元 每吨 rdquo 提及近期豆粕价格情况 广东一家中型饲料企业负责人如此感慨 豆粕是饲料的主要成分 占饲料蛋白的比重较大 近期 受供应趋紧 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 豆粕价格快速上涨 2月10日 豆粕市场均价为3872元 吨 单日上涨超300元 吨 近一个月 豆粕现货价格已累计上涨接近35 受此影响 大北农 新希望 通威股份 海大集团 金新农 唐人神等一批饲料企业纷纷宣布涨价 涨幅在50元 吨至300元 吨之间 涉及猪浓缩料 乳猪料 鸡料 牛料等多个产品线 多家饲料生产企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公司能通过提高饲料出厂价格向下传导 但涨幅整体小于饲料成本增幅 ldquo 下一步将通过产品研制 调整配方比例等措施 来应对涨价压力 rdquo 多家饲料企业宣布涨价 近期 饲料行业迎来了一波 ldquo 涨价潮 rdquo 新希望 大北农 通威股份 金新农 海大集团 傲农生物等多家饲料企业先后发布涨价通知 宣布饲料价格上涨50元 吨至200元 吨 最高调价300元 吨 记者梳理发现 从品种看 涨价主要集中在猪饲料领域 其中教槽料 也被称为人工乳 是主要供给仔猪的饲料 涨幅最高至300元 吨 从区域看 这一波涨价主要集中在黑龙江 福建 山东 湖南等地 什么原因导致饲料企业集体涨价 ldquo 因近期原料豆粕价格上调 结合市场实际情况 公司决定将猪浓缩料上调300元 吨 猪教槽料上调250元 吨 rdquo 新金农福建区域公司在涨价函中如是说 北方某饲料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一方面 原材料中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推高饲料成本 另一方面 春季养殖户仔猪补栏的刚性需求带动猪料需求增长 据统计 2月11日 豆粕市场均价为3872元 吨 较 2月1日的3222元 吨上涨了650元 吨 进一步统计 豆粕现货价格一个月内已累计上涨近1000元 吨 涨幅约35 生意社分析 从供应端看 2025年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 进口大豆到港量下滑 大豆油厂开机率较低 豆粕供应趋紧 需求方面 节后养殖行业需求有所增加 饲料厂采购热情较高 豆粕现货求购量增加 市场成交好转 看涨心态占据主导 豆粕期货行情持续走高 ldquo 进口大豆通关数量大幅回升仍需时日 原料供应紧张 豆粕供应量减少 后市行情仍将居高不下 rdquo 生意社分析称 下游多措并举缓解压力 豆粕 玉米是饲料的主要成分 豆粕占饲料蛋白的比重较大 二者的价格变动 直接影响到下游饲料 养殖企业的成本 ldquo 原料价格上涨 饲料企业都会选择跟随 由于库存及地域不同 各家调涨幅度也有差别 rdquo 南方某饲料龙头企业负责人介绍 当前 饲料企业虽然能通过提高饲料出厂价格向下传导 但涨幅小于饲料成本增幅 ldquo 为应对原料涨价 我们会在产品研制 调整配方比例等方面入手 以降低对某一类原料的依赖 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占率 rdquo 在饲料价格上涨的同时 近期生猪价格出现小幅下跌 生意社数据显示 2月9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5 92元 公斤 较去年11月上旬下跌6 ldquo 一旦饲料涨价潮持续 养殖端饲养成本就会提升 未来盈利不确定性也会增加 rdquo 生猪养殖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 2024年受生猪价格上涨及豆粕 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低位运行影响 不少生猪养殖企业都实现了盈利 当下原料端的上涨将给养殖企业带来经营压力 该人士表示 对于部分养殖企业来说 在确保饲料基本指标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会进行饲料配方调整 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用麦麸 米糠等便宜原料予以补充 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记者注意到 为了规避饲料原材料价格及生猪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生猪相关上市企业选择参与期货套期保值 例如 唐人神在 关于2025年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中表示 玉米 豆粕 豆油 大豆 菜粕是公司的主要生产原料 采购成本通常占公司总体经营成本的60 以上 为此 公司对原料的采购采取价格低时多买 价格高时少买的策略 争取将全年的原料平均采购价格保持在均衡水平 牧原股份在 关于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中称 2025年 公司将实施玉米 豆粕 生猪等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 该业务所需的保证金和权利金最高占用额不超过8亿元
更新时间:2025-02-12 16: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