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65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 上市猪企交 ldquo 全年卷 rdquo ldquo 猪茅 rdquo 收入破千亿 市场人士 供强需弱格局或延续

近日 多家上市猪企陆续披露2022年12月及全年销售数据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正邦科技 新希望 傲农生物等11家上市猪企数据发现 大多数猪企去年12月的生猪销量同比 环比均实现上涨 而销售收入环比去年11月出现下滑 其中 ldquo 养猪一哥 rdquo 牧原股份仍以去年12月602 7万头 全年6120 1万头的生猪出栏量遥遥领先于其他上市猪企 去年全年 牧原股份销售收入达1197 63亿元 同比大增59 49 多数猪企去年12月销售收入下滑 全年收入维持同比增长上市猪企披露的数据显示 从生猪销量来看 去年12月份 牧原股份 正邦科技 傲农生物 天邦食品 天康生物 大北农生猪销量环比均为上涨 温氏股份 新希望 金新农 正虹科技生猪销量环比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 牧原股份单月生猪销量为602 7万头 温氏股份 新希望生猪销量分别为187 32万头 156 69万头 大北农 包括控股及参股公司 傲农生物 正邦科技 天邦食品生猪销量在50万头左右 在上述猪企中 金新农生猪销量环比 同比的下滑幅度均最大 分别达69 75 和81 01 正邦科技生猪销量环比涨幅最大 达64 67 但同比仍下滑39 51 唐人神生猪销量同比涨幅最大 达130 35 从2022年12月销售收入来看 除正邦科技 唐人神收入环比分别增长29 86 2 17 外 其余猪企均录得不同程度的下滑 傲农生物未公布该数据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 天邦食品 金新农单月销售收入环比分别下滑11 23 27 69 17 4 48 34 71 64 虽然正邦科技2022年12月销售收入环比实现近三成的增长 但同比去年仍下降48 34 另有金新农 正虹科技单月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71 03 41 79 其余猪企同比去年收入则均实现大幅增长 其中唐人神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58 64 温氏股份 新希望收入同比均涨超87 从去年全年看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 正邦科技 傲农生物 天邦食品 大北农 唐人神 天康生物 金新农 正虹科技全年出栏量分别为6120 1万头 1790 86万头 1461 39万头 844 65万 518 93万头 442 15万头 443 12万头 215 79万头 202 72万头 125 64万头 16 62万头 11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约1 22亿头 在去年出栏量增长和猪价下半年强势回暖的情况下 上述11家上市猪企中 仅有正邦科技 金新农 正虹科技累计销售收入同比下滑 分别为89 54亿元 18 19亿元 3 17亿元 下滑幅度分别为69 87 10 71 38 50 其余猪企收入同比均录得不同程度的增长 尤其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 唐人神全年成绩同比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 牧原股份全年销售收入破千亿元 同比增长59 49 温氏股份 新希望销售收入达百亿级 分别为410 55亿元和269 1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1 26 和41 02 唐人神销售收入42 6亿元 在11家猪企中同比上涨幅度最高 达65 73 大北农销售收入近百亿 达93 86亿元 同比增长约7 81 天康生物 天邦食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6 9亿元和87 31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22 75 和1 84 市场人士 养一头猪最高亏1500元 猪企出栏价单月下跌约20 供强需弱格局还将持续 上述11家上市猪企去年12月生猪销售价格基本在18 5 mdash 20元 公斤区间 环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比如 牧原股份2022年12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8 61元 公斤 比2022年11月份下降20 23 新希望12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8 76元 公斤 环比下降19 48 去年12月 生猪现货价格在月初快速振荡下跌 随后在12月下旬略有反弹 猪价整体表现趋弱 上甲数据显示 国内生猪现货价格由2022年12月初22元 公斤左右跌至月底的16 86元 公斤 下跌幅度约30 进入2023年 国内猪价依旧延续去年12月以来的走势 虽有春节备货支撑 但市场需求乏力 猪价上涨动力仍不足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称 当下供需两端形势急剧逆转 一头猪的利润从10月底盈利1000元 到现在一头亏损300元 如果是经过二次育肥的猪 一头甚至可能亏近1500元 随着春节临近 根据历史表现 生猪消费也将迎来全年高峰期 国内主要城市新冠感染达峰后 今年一季度生猪消费是否有望得到提振 生猪供需格局又将如何演变 在格林大华期货生猪分析师张晓君看来 2023年一季度生猪市场供强需弱格局仍将持续 供给方面 从能繁母猪存栏来看 2022年能繁母猪存栏4月达到年内最低点4177万头 5月开始环比连续回升七个月至11月的4388万头 理论上对应生猪供给从2023年3月开始环比增加 然而2022年四季度生猪市场供给如期增加 消费承接力度明显不足 导致供给压力前移 此外 去年9月前后大量二次育肥入场导致阶段性供给后移 叠加养殖端季节性出栏增加 春节前生猪市场供给增加幅度或超市场预期 ldquo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距离春节不到10天 节前养殖端出栏压力加大 集团场加大出栏节奏 散户及二次育肥剩余大体重猪源持续出栏 全国生猪交易均重自2022年11月中旬起持续回落 预计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短期内市场供给增加预期不减 rdquo 张晓君说 国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覃多贵也表示 去年12月以来 国内待出栏生猪阶段性增加明显 给市场带来了额外的供应压力 据目前行业反馈 当前仍有一部分二次育肥形成的大肥猪还没有消化完 这些养殖户因猪价过低产生亏损而有一定扛价心理 试图将大肥养至春节后出栏 短期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行业的抛售压力 但也将延长市场出清的时间 使得节后供应压力改善可能较为有限 ldquo 消费方面 去年四季度新冠疫情冲击导致需求旺季消费预期落空 在去年12月初疫情防控转向后的感染高峰冲击下国内餐饮行业恢复缓慢 家庭消费亦弱于预期 尤其南方季节性腌腊灌肠消费草草收场 rdquo 张晓君说 但今年元旦过后 随着部分地区感染高峰过去 疫情冲击也逐渐减弱 北方地区家庭消费和餐饮消费正在持续恢复 覃多贵认为 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带来的快速过峰对消费极限施压在慢慢结束 但随着春运临近及入境放开 人口流动快速增加 后期不排除出现反复 总的来看 国内消费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 但恢复路径仍较为曲折 不过 目前已经进入春节前的最后阶段 备货需求带来消费环比提升的确定性较大 张晓君进一步表示 今年春节后猪肉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 下游消费也会出现回落 彼时部分节前供给压力仍待释放 预计后续待养殖端减重完成 生猪交易均重止跌持续回升后 生猪供需宽松的格局将重新回归至供需相对平衡

更新时间:2023-01-12 08:31:22

. 国家发改委与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研究 期货价格已反映未来生猪供需改善预期

据国家发改委10月20日消息 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 研究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建议大型养殖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 顺势出栏育肥猪 促进生猪价格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 要求企业不得故意压栏抬价 更不得串通涨价 大型养殖企业一致认为 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会造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相关企业表示 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带头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及时出栏育肥猪 必要时适当加快出栏节奏 增加市场供应 国家发改委表示高度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 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市场动态 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 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 加强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 近两个月 国家发改委频频向市场传递稳定猪价的信号 具体来看 9月初 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 随后一直加大储备投放力度 并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与此同时加强对故意渲染涨价氛围的相关媒体 市场机构的监管 引导市场理性交易 此外还多次组织行业协会 头部养殖企业 屠宰企业等召开专题会议 听取相关专家对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建议 引导养殖企业 养殖户保持正常出栏节奏 在国家发改委号召下 国庆节前牧原 温氏 新希望 双胞胎等猪企均表示将加大国庆节前后的出栏量 以保障生猪稳定供应 国内某大型养殖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ldquo 公司一直与国家有关部门有沟通 按照要求正常出栏生猪 不压栏 rdquo 此外也有大型养殖合作社近期连续对其养殖户发出建议称 ldquo 应保持好心态 大起大落不利于发展 价格在合理区间才可持续 价格在高位时应适重适价分批出栏 rdquo 宝城期货研究员毕慧分析认为 目前国内规模企业的生猪供应较为充足 而假期过后市场需求很难出现大幅增量 市场需求将进入平稳期 预计短期生猪价格继续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从长期供应来看 按照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长趋势估算 2023年3月份以后生猪市场供应还将再度宽松 此外 记者还注意到 从期货市场来看 不同于近期现货市场高涨的热情 生猪期货合约价格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猪价稳定的预期 9月以来 期货价格涨幅不仅明显小于现货价格涨幅 而且近中远月合约总体呈现依次贴水的走势 数据显示 10月20日生猪期货2211合约结算价为26250元 吨 贴水现货价格 河南地区生猪出栏均价 约1650元 吨 主力合约价格为23440元 吨 远月2303合约价格仅为20730元 吨 更远期的2305合约为19365元 吨 2307 2309合约更是在19000元 吨以下 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生猪供需情况将逐步改善的预期 相关专家建议 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应该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和期货价格信号 适时调整出栏节奏 合理安排生产经营 据了解 生猪期货上市后 大商所始终保持对现货市场的跟踪研究 通过增设交割库 调整区域升贴水等方式 不断提升生猪期货同现货市场的匹配融合 促进功能稳步发挥 特别是在远期价格发现方面 为分析未来生猪供需形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今年以来 生猪期货远月合约的价格被宏观管理部门多次引用 作为引导行业预期和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参考 充分说明了生猪期货价格信号作用得到肯定

更新时间:2022-10-21 08:21:38

. 新希望 中国饲料加工行业可以消化美国大豆进口关税的影响

北京4月11日消息 中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称 中国动物饲料加工行业可以通过原料供应多元化 提高国内产量以及改变饲料配方等方式消化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 关税的影响 刘永好称 如果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 进口美国大豆变得不经济 新希望集团以及中国饲料加工行业可以从巴西 俄罗斯 印度和阿根廷进口更多大豆 他说 贸易战对中国和美国都不利 中国从美国进口三分之一的大豆 我们希望维持与美国农户的友好关系 我们希望谈判能够带来双赢的结果 除了多样化大豆进口外 刘永好还表示 中国饲料加工行业可以减少大豆用量 使用其他原料替代 刘永好认为大豆价格飙升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库存很多 我们的饲料配方可以调整 中国也可以提高国内大豆产量 减少玉米产量 上周三中国宣布计划对美国商品加征25 的关税 其中包括大豆 汽车和飞机 中国占到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 左右 去年过半的进口大豆来自巴西 约为5100万吨 还从美国进口大约3300万吨大豆 去年中国大豆进口金额超过了120亿美元 2012年巴西首次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头号大豆供应国 因为巴西的大豆价格更有吸引力 蛋白含量也高于美国大豆 新希望集团的总部位于成都 是一家大型集团 主要生产动物饲料 牲畜饲养和肉类加工 同时还在不同的房地主及化工领域有投资 新希望集团每年生产约2000万吨动物饲料 养殖13亿只生鸡及800万头生猪

更新时间:2018-04-11 08:25:38

. 降本增效 头部猪企纷纷自建新能源发电

行业经营持续承压之下 猪企另谋降本增效之道 牧原股份 002714 近日发布公告称 子公司正阳县牧原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蔡县牧原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完成登记注册手续并正式成立 不仅如此 新希望 000876 唐人神 002567 等猪企亦纷纷布局新能源 分析人士指出 近年来猪价中枢下移 成本成为考量猪企更为重要的指标 猪企希望利用新能源发电降本增效 牧原股份加码新能源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 此次牧原股份设立的两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 配 电业务 及输电 供电 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 维修和试验 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生物质能技术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等 牧原股份在此前披露的公告中表示 公司新设立两家子公司开展新能源相关业务 有利于节能增效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并非牧原股份首次布局新能源业务相关的子公司 早在去年10月 牧原股份就披露称 公司出资4500万元对南阳龙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 同年12月 牧原股份宣布设立河南牧原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2023年3月 牧原股份又宣布设立滑县牧原新能源有限公司 卧龙牧原新能源有限公司两家新能源子公司 不久前举办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牧原股份透露 截至2022年底 公司自主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量20 8兆瓦 年最大发电量2100万千瓦时 2023年 牧原股份在加码新能源业务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年内接连设立四家新能源子公司 而牧原股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也或将有进一步增长 猪企降本增效 ldquo 各显神通 rdquo 近年来 生猪产能不断释放 生猪市场价低位震荡 如何压降成本成为考验生猪养殖企业的难题 相较于种猪 饲料 疫苗等 ldquo 硬成本 rdquo 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生猪养殖企业开始另辟蹊径 通过布局新能源业务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牧原股份2022年年报显示 其生猪产品营业成本构成中 燃料与动力一项总计约27 72亿元 占营业成本比重为2 84 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2 40 牧原股份表示 目前公司养猪生产中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电力及天然气 能源成本在养殖营业成本中占比不到3 但是其总金额较大 公司目前每年采购电力总费用超20亿元 牧原股份介绍 公司一方面在生产全过程推广节能减排措施 降低生猪养殖及猪肉生产的单位能源成本 另一方面 则在部分厂区通过合作 自建等方式建设光伏发电设施 解决部分用电需求 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生产水平 龙头养猪企业布局新能源并非孤例 新希望在2023年度半年报中也披露 截至2023年6月底 公司建设完成并网发电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 31兆瓦 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约700万度 此外 在畜禽粪便处理领域 公司将污水通过厌氧发酵 产生沼气后用于发电或内部供热 新希望表示 通过对厂区屋顶进行分布式光伏建设 盘活厂区屋顶资源 一方面通过合作能源优惠电价的方式节约一部分厂区的电费 另一方面屋顶铺设光伏板之后可降低厂房内温度从而降低厂区能耗 尽可能多的实现公司内部厂区光伏发电项目的可建尽建 积少成多给公司降低客观的经营成本 此外 唐人神也在半年报中表示 公司推进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 利用新能源发电实现绿色环保节能 温氏股份 300498 则表示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正积极探索光伏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众多生猪养殖企业欲借此实现降本增效 但能否奏效仍有待观察 早在2022年6月 正邦科技就披露公告称 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创新 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加快布局光伏 风电 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 力争在三年时间内 建设生态光伏 风电 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 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合作内容包括农光互补发电项目 风力发电项目 综合智慧能源等 随后 正邦科技控股子公司东营正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ldquo 东营正邦 rdquo 与国家电投集团浙江新能 600032 源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向其出租建筑物的屋顶用于建设 运营光伏发电项目 运营期限25年 项目所发电能由东营正邦优先使用 剩余电能接入公共电网 东营正邦承诺在协议运营期限内的全部用电100 优先使用本项目所发电能 东营正邦下属养殖场屋顶资源总面积约为800000平方米 项目预计总装机容量100兆瓦 峰值功率 上述合作还未进一步披露实质性进展 正邦科技就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ST正邦 002157 2023年半年报显示 公司主业营收进一步缩水 当期营收同比下降超五成 行业经营持续承压 生猪养殖企业 ldquo 绞尽脑汁 rdquo 降本增效背后 是生猪价格低迷对企业经营形成的压力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8月30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7 21元 公斤 与前一周持平 同比下跌24 4 同花顺 300033 数据显示 2023年上半年 申万生猪养殖板块10家公司中 除*ST正邦外的9家均实现营收正增长 其中4家营收同比增长超三成 但同期1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却均告亏损 其中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仅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三家头部猪企归母净利润亏损总计就已超百亿元 行业普遍面临 ldquo 增收不增利 rdquo 的难题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 行业整体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以2023年半年报为依据 同花顺统计显示 板块营收居前的五家猪企中 除*ST正邦外 天邦食品 002124 资产负债率最高 为85 78 较去年同期上升7 11个百分点 其次是新希望 为71 79 同比上升0 30个百分点 而在全部十家猪企中 仅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两家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分别为60 06 和61 32 但仍处于近年来的相对高位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 当前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企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 在行业负债率高 现金流弱的背景下 持续的养殖亏损或相应带动全国母猪产能去化持续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进一步分析认为 当前行业产能去化趋势不变 根据中报披露情况 上市猪企成本差异越发明显 一些优秀猪企与行业较高成本差距可达4元 公斤至5元 公斤 ldquo 猪价中枢下移 成本成为考量企业的更为重要的指标 rdquo 施红梅表示

更新时间:2023-09-12 08:42:17

. 新希望 现有产能可满足明年2350万头生猪出栏的规划

同花顺 300033 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讯 有投资者向新希望 000876 提问 您好请问一下 现有产能是否满足明年的规划2350万头生猪出栏 是否还会找新的代养户 还是把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 公司回答表示 您好 目前从猪场产能角度看 是满足明年规划所需的 而且在运营场线里还有部分产能未打满 公司也会结合外部行情 内部生产效率提升水平来综合考虑 稳步提升生产负荷率或启用新的场线 在代养户方面需要适当开发新养户 但更重要的还是做好现有优秀养户的长期稳定合作

更新时间:2023-09-12 08:40:59

. 新希望 公司8月在运营场线的出栏成本约为16 5元 公斤左右

同花顺 300033 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讯 有投资者向新希望 000876 提问 请问八月份猪价能否覆盖贵司养猪业务 是否会有利润 公司回答表示 您好 感谢您的关注 公司8月在运营场线的出栏成本约为16 5元 公斤左右 同花顺 300033 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讯 有投资者向新希望 000876 提问 贵公司近期表示养猪成本降至16 3元附近 请问是所有养殖方式的综合成本 还是仅指自繁自养 不含农户合作方式 另外农户合作方式占比现在有多少 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 您好 是包含所有养殖方式的 不是仅指自繁自养 也包含农户合作方式 目前与农户合作的放养模式出栏量占比约为70 多

更新时间:2023-09-12 08:38:20

. 猪价低迷 三大猪企亏损上百亿 8月猪价16元 公斤 同比降价4元 还有多少降幅?

中国经济周刊 经济网讯 记者 郑扬波 近日 牧原股份 002714 SZ 温氏股份 300498 SZ 新希望 000876 SZ 这三大猪企公布了8月的生猪销量情况 8月份三大猪企的生猪销量同比增长24 5 牧原股份生猪销量领先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生猪销量分别是567 2万头 214 43万头 131 48万头 8月共销售生猪913 11万头 与2022年8月三大猪企销售生猪733 39万头 同比增长24 5 多卖出179万头 从价格上来看 8月生猪均价温氏股份最高 公开资料显示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对应生猪的销售收入分别是108 07亿元 41 21亿元 22 57亿元 粗略计算 每头生猪的均价分别为1905元 头 1921元 头 1716元 头 与去年同期相比 三家猪企今年8月份的商品猪均有4 5元 公斤降价的现象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新希望公布的8月份商品猪价格分别为16 35元 公斤 16 84元 公斤 16 63元 公斤 同2022年8月相比 分别降价4 59元 公斤 5 05元 公斤 4 44元 公斤 总体来看 三家猪企平均每公斤的商品猪价格下降4 6元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生猪及猪肉价格环比双降 2023年8月28日 mdash 9月3日 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7 77元 公斤 较去年同期下降24 1 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3 09元 公斤 较前一周下降0 5 较去年同期下降22 9 三大猪企上半年亏损百亿元 公告显示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和新希望上半年分别亏损27 9亿元 47 4亿元 35 9亿元 共亏损约111 2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 亏损收窄30 温氏股份称 养殖综合成本仍然高于销售价格 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猪业亏损幅度较大 牧原股份表示 若生猪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上涨幅度 则公司业绩仍亏损 而早在3年前 2020年上半年 这三大猪企净赚近200亿元 其中牧原股份半年净赚117亿元 当年被市场称为 ldquo 猪中茅台 rdquo 对于生猪价格过低的情况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挂牌收储今年第一批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 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启动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 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共同 ldquo 托市 rdquo 此外 也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及时开展中央猪肉储备调节 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 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 今年以来 国内生猪市场供应充足 价格总体低位运行 从需求端来看 夏季过后天气逐步转凉 加上高校陆续开学 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陆续来临 根据往年情况 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 可能推动生猪价格有所回升 一审 王新景 二审 何颖曦 三审 周琦

更新时间:2023-09-11 09:11:43

. 新希望 2023年8月销售生猪131 48万头 环比减少4 77

新希望9月7日公布2023年8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 公司2023年8月销售生猪131 48万头 环比变动 4 77 同比变动39 46 收入为22 57亿元 环比变动9 62 同比变动2 92 商品猪销售均价16 63元 公斤 环比变动18 03 同比变动 20 66 生猪销售量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生猪产能逐步释放

更新时间:2023-09-07 16:44:17

. 多家猪企8月销售收入环比上升 猪价后市怎么走?

近日 多家猪企发布8月生猪销售业绩 天邦食品 新希望 温氏股份等销售收入 销售均价均环比上升 温氏股份 8月肉猪销售收入41 21亿元 环比增16 61 毛猪销售均价16 84元 公斤 环比增18 51 新希望 8月生猪销售收入22 57亿元 环比增加9 62 商品猪销售均价16 63元 公斤 环比增长18 03 天邦食品 公司8月生猪销售收入8 54亿元 销售均价17 15元 公斤 商品肥猪均价为16 94元 公斤 环比变动分别为23 18 15 42 大北农 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收入当月合计为7 97亿元 肥猪当月销售均价为16 55元 公斤 神农集团 8月份公司生猪销售收入2 89亿元 8月份公司商品猪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商品猪销售均价16 52元 公斤 比2023年7月份上涨19 19 牧原股份 8月份生猪销售收入108 07亿元 商品猪价格相比2023年7月份有所上升 商品猪销售均价16 35元 公斤 比2023年7月份上升18 39 盘面上 猪肉板块今日低位震荡 截至收盘 华统股份跌超2 天域生态 *ST正邦 立华股份 唐人神等多股不同程度下跌 消息上 国家统计局监测显示 2023年8月下旬与8月中旬相比 生猪 外三元 价格为17元 千克 环比下跌0 6 华泰证券指出 猪价低迷影响下 二季度生猪养殖板块大幅亏损 上市公司二季度资产负债率高企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 考虑到需求或有一定复苏 结合生猪供给的压力 预计三季度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在行业负债率高 现金流弱的背景下 持续的养殖亏损或相应带动全国母猪产能去化的持续甚至加速 从而支撑2024年猪价 海通证券认为 自7月中下旬猪价快速上涨之后 猪价再度进入到窄幅震荡的格局 这也反映了当前猪价在供给相对充足 冬季疫病影响 二次育肥 压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进入到新平衡 但这一平衡基础或并不稳固 一方面 去年四季度的能繁母猪存栏处于相对高位 这决定了今年下半年整体的供给相对充足 另外一方面 二育 压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当期供给 增加了远期供给 未来二育回落之后猪价将再度面临下降压力 产能也有望再度加速去化

更新时间:2023-09-07 14:40:40

. 越卖越亏 三大上市猪企负债攀升至2700亿元 生猪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随着8月落下帷幕 牧原股份 002714 SZ 温氏股份 300498 SZ 新希望 000876 SZ 三大上市猪企纷纷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 数据显示 三大上市猪企的营收均实现了同比上涨 总和达到了1625 11亿元 但亏损总额已超百亿 达到了104 51亿元 其中牧原股份 新希望实现同比减亏 而温氏股份同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ldquo 养殖成本增加而猪企在供过于求状态下销售价格却没有同步上涨 造成了利润空间被压缩 非洲猪瘟影响依然存在 进一步影响了猪企盈利能力 市场竞争激烈 猪企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而难以保持稳定盈利 rdquo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 华夏时报 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下半年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 如今已不乏市场声音认为 猪企的盈利情况会有所好转 ldquo 对于下半年猪企是否盈利主要取决于消费市场活跃程度 随着学校开学 lsquo 金九银十 rsquo 季节性的消费到来 餐饮消费会继续延续上半年的发展势头 同时是年底腌制猪肉季节到来 还有元旦春节的到来 猪肉消费活跃会刺激企业效益的好转 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恢复 猪肉消费继续释放 餐饮 腌制 出口等拉动猪肉价格上涨 同时非洲猪瘟疫情缓解 秋粮丰收 饲料 养殖等生猪成本下降 猪企可采取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加大市场拓展等措施来增强盈利能力 rdquo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接受 华夏时报 记者采访时指出 猪企再次全员亏损 从营业收入来看 三大猪企中新希望凭借694 53亿元的营业收入领先 同比增加71 23亿元 增幅为11 43 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8 69亿元和411 89亿元 同比增长17 17 30 61 然而 营业收入上涨的三大猪企却并没有挣到钱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27 79亿元 46 89亿元和 29 83亿元 其中牧原股份和新希望实现同比减亏 而温氏股份同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ldquo 猪企纷纷陷入亏损的原因可归纳为多因素 首先 总体生猪供给大于需求 2022年生猪产量增长 2023年上半年生猪产量增加 同时 总体价格低迷疲软 猪价格持续承压 猪肉消费低于预期 另一方面 饲料成本增加也对猪企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 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均有所影响 rdquo 洪涛指出 由于我国消费迅速恢复 猪企的亏损仍然处于减亏的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 上市猪企是否减亏与当下的养殖成本和业务构成息息相关 在市场价格难以覆盖养殖成本的当下 稳居出栏量第一的牧原股份 在上半年共销售生猪3026 5万头 已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01 5万头 并不断推动养殖成本的降低 截至7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4 3元 kg 而上半年出栏量增长领先的温氏股份 不仅受到了生猪业务整体处于亏损 还因黄羽鸡业务的低迷加重了冲击 同样加速出栏的新希望 虽然在半年报中指出养猪业务是对公司影响最为重大的核心业务 但实际上养猪业务仅占新希望营业收入的15 31 而占比56 37 的饲料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量利同增 猪企负债再次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在各大猪企业绩承压的当下 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再次攀升的局面引起不少关注 其中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年末的68 02 上涨到了71 79 排名首位 而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负债率也不容小觑 分别达到了60 06 和61 32 且增长速度均已超过五个百分点 从各大企业具体负债总额来看 牧原股份的负债已经超过了千亿元 高达1152 65亿元 其次是新希望的负债总额达到了970 16亿元 也已接近了千亿关口 而温氏股份的负债为582 93亿元 洪涛认为 上半年猪企负债情况再度恶化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猪企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困境 资金链紧张 导致负债增加 与此同时 由于生猪成本上涨 企业债务偿还压力加大 负债比例相应上升 除此之外 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猪企扩大规模 进行投资等行为也可能导致负债增加 事实上 各大猪企同样关注着自身的高负债问题 并将 ldquo 降负债 rdquo 作为了当下重要的工作方向 新希望表示 降杠杆也是公司一直在做的 由于总体报表亏损会有负债率提升带来的压力 但目前从金融机构的授权看仍然超千亿 主要的银行都有持续的支持 今年的信用评级继续维持 AAA 同时内部现金流的管理和调控 通过预收账款做精准的调动 今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19亿元 货币资金也在百亿以上 未来2年负债率会逐步得到优化改善 温氏股份则指出 一直以来 公司以稳健经营为首要原则 加强资金和现金流管控 截至二季度末 公司资产负债率约61 相比一季度末略有提升 主要系业绩亏损等所致 7月份已降至61 以下

更新时间:2023-09-06 08:15:42

下载饲料行业信息网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