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616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1.0000秒)
外媒11月24日消息 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上周加拿大的小麦和油菜籽的出口步伐放慢 加拿大的谷物和油籽 包括小麦 杜伦麦 大麦和油菜籽 市场年度始于每年8月1日 截止到次年7月31日 截至11月17日当周 加拿大小麦出口量为32 2万吨 上周52 1万吨 2024 25年度迄今的出口总量为580 6万吨 同比减少0 3 而上周是同比减少0 5 当周杜伦麦出口量为17 2万吨 上周7 3万吨 2024 25年度迄今的出口总量为119 5万吨 同比提高45 5 上周是同比提高42 7 当周大麦出口量为11 5万吨 上周7 6万吨 2024 25年度迄今的出口总量为77 0万吨 同比增长22 5 上周是同比提高10 5 当周油菜籽出口量为19 0万吨 上周26 5万吨 2024 25年度迄今的出口总量为356 4万吨 同比提高98 4 上周是同比提高104 0 背景数据 加拿大农业部在11月20日发布供需报告 调高了2024 25年度 8月至7月 小麦 包括杜伦麦和普通软小麦 出口 调低了期末库存 2024 25年度所有小麦 含杜伦麦 产量为3429万吨 和上月预测持平 2023 24年度为3295万吨 出口量2570万吨 2540 2533 国内用量873万吨 873 872 期末库存460万吨 490 462 小麦 不含杜伦麦 产量预计为2826万吨 2826 上年2886 出口预计为2080万吨 2060 2178 库存380万吨 400 上年421 杜伦麦产量预计为603万吨 603 409 出口量估计为490万吨 480 356 期末库存估计为80万吨 90 41 大麦产量预计为760万吨 760 891 出口预计为275万吨 275 306 库存70万吨 70 115 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898万吨 1898 1919 出口量估计为750万吨 750 668万 库存220万吨 220 275 注 加拿大小麦 杜伦麦 大麦以及油菜籽的市场年度均为8月到7月
更新时间:2024-11-25 08:27:54
乌克兰农业部称 截至11月25日 2024 25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1750万吨 高于一周前的1643万吨 比去年同期高出480万吨或37 8 一周前同比提高36 5 11月1至25日的谷物出口量为310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345万吨 本年度迄今小麦出口量为863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576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669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594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186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87万吨 乌克兰政府和农业协会已同意将2024 25年度小麦出口限制在1620万吨 以保证当地居民有足够的供应 迄今为止 小麦出口量相当于商定出口配额的53 3 其他农作物的出口不受限制 2023 24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5082 6万吨 比上年的4923 6万吨增长3 2 其中小麦出口量为1840 2万吨 上年1689 4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2938 9万吨 上年2922 8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49 1万吨 上年271 2万吨 7月5日乌克兰农业部代理部长塔拉斯 middot 维索茨基表示 2024 25年度谷物产量为5600万吨 其中包括2100万吨小麦 2850万吨玉米和500万吨大麦 2024 25年度 7月至6月 的谷物出口量预计为4300万吨 其中包括1500万吨小麦和2500万吨玉米 乌克兰农业部预测2024年的油籽产量可能达到2100万吨 其中包括1300万吨葵花籽 400万吨油菜籽和创纪录的500万吨大豆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 2024 25年度的谷物 油籽以及植物油出口量将超过6000万吨 油籽以及制成品的出口量将达到1700万吨
更新时间:2024-11-27 08:05:02
本周 巴西外贸秘书处 Secex 报告称 截至目前 11月份未磨碎玉米 甜玉米除外 发货量达到3462852 7吨 这一数量仅占去年同月出口总量 7405902 9吨 的46 75 本月前14个工作日日均发货量为247346 6吨 较去年11月日均发货量370 295 1吨下降33 2 Royal Rural市场分析师Ronaldo Fernandes认为 11月份玉米出口量应会超过500万吨 这仍然是贸易商买入的好时机 预计 12 月份的销量将大幅下降 ldquo 出口量比 2023 年要低得多 我们试图达到 4000 万吨 但去年的数量超过了 5000 万吨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 12 月份的新业务放缓 这有点令人担忧 12 月出口 rdquo 费尔南德斯说道 每吨巴西玉米的平均价格也从 2023 年 11 月的 226 60 美元下降到 2024 年 11 月的 210 30 美元 下降了 7 2
更新时间:2024-11-26 16:16:57
一 摘要 期货层面 上周玉米期货市场止跌 但整体维持震荡 其中主力2501合约在2180 2220之间窄幅震荡 远月主力2025合约在2250 2290之间震荡 2509合约在2300 2340之间震荡 期限结构方面 近远合约维持升水结构 即contango结构 意味着市场长期看涨 但近期供需压力较大 现货层面 市场粮源流通较为充足 上周玉米价格依旧延续回落趋势 其中东北地区二等干粮价格2160 华北地区由于近日扎推上量 华东地区二等干粮周度跌20至2090 南方蛇口港东北玉米二等干粮价格2280 周度先涨后跌 整体涨20 价差层面 当前华东 东北港口玉米价差 70 维持倒挂 东北地区难以外流至华东地区 南方港口 东北港口玉米价差120 东北粮发运至南方港口仍有利润 二 基本面分析 一 北港库存 到货量与下海量持续回升 截至11月15日 北方四港玉米库存344万吨 周环比增加67 7万吨 环比小幅抬升 同比增加170万吨 增幅283 供应压力随着天气降温 基层惜售或逐步减弱 但是未来还有一波传统卖压 第46周 北港到货量170 6万吨 上周118 5万吨 去年同期36 6万吨 下海量102 9万吨 上周88 7万吨 去年同期44 3万吨 由于天气原因 粮源不易储存 东北基层农户认卖 推动港口到货直线拉升 而南北港口目前价差约在120左右 发运仍顺价 刺激下海量同步拉升 整体来看 虽然粮食收获结束 且随着降温 粮源利于储存 并提升市场惜售情绪 未来仍有哦一波卖压 因此供应仍存压 二 深加工周度开机率略降 周度库存快速回升 Mysteel数据显示 截至11月22日 玉米淀粉开机率68 41 周环比降低0 85 同比增加5 4 截至11月8日 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384 2万吨 周环比增加27 9万吨 增幅7 8 同比增加59 6万吨 增加18 4 整体来看 深加工行业开机率季节性维持季节性回升 但随着周度开机率不增反降 或暗示开机率继续回升的空间受限 开机率同比大幅增加背景下 暗示深加工企业存在补库需求 并带动企业玉米库存同比大幅回升 当前逼近近年相对高位水平 截至11月22日 玉米淀粉库存88 3万吨 周环比降低0 5万吨 同比增加25 1万吨 增幅40 同比处于近年峰值水平 由于开机率提升 产品库存快速积累 而当前是开机率季节性回升周期 产品库存仍有回升空间 截至11月22日 吉林玉米盈利86元 吨 山东地区盈利162元 吨 由于上周原料玉米价格继续走低 且产品价格被动稳中偏弱 但深加工企业盈利水平均稳中向好 整体来看 原料价格偏低且行业持续盈利 持续支撑行业开机率高位以及企业补库心态 但产品快速积累以及不累库心态 仍将阻碍玉米价格上行 三 养殖盈利收缩 但仍在盈利区间 上周全国生猪价格小幅下跌 集团猪场出栏量仍然较大 叠加养殖端对于明年春节后预期悲观 春节前生猪供应有可能持续保持高位 而消费端天气转冷 但实际上需求增量不及供应增量 猪价上涨仍在承压 整体市场表现供大于求局面 猪价延续跌势 由于猪价下跌 生猪养殖利润持续收缩 截至11月22日外购仔猪养殖利润由70 47降至61 49元 头 自繁自养利润由364 52元 头降至331 45元 头 利润虽然收缩但仍处在盈利区间 存栏方面 官方数据 9月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吨 本年度4 9月能繁母猪连续5个月环比增加 钢联数据显示 2 9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8个月环比增加至约499万头 按照10个月的出栏周期 意味着从今年12月至明年7月 生猪存栏稳步增长 且无论从仔猪增量还是从中大猪存栏来看 四季度生猪供应压力增加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截至11月22日 饲料企业原料玉米库存29天 上周为29 14天 同比相差降低1 49天 均处于近年低位 暗示后续存在补库需求 同时考虑替代品谷物四季度退出 有利于提振玉米需求 玉米上市上量以来 库存天数虽然持续抬升 但原料玉米价格低位 市场玉米供应充裕 企业不急于采购 维持随采随用与低库存状态 将限制饲料企业玉米需求 不过 近期替代品逐步退出 对于玉米需求有一定带动 将支撑玉米价格 四 替代压力持续降低 近期谷物替代压力降低 海关数据显示 中国10月份玉米进口数量仅为25万吨 同比减少87 7 去年同期为204万吨 同时刷新近五年单月最低数值 当月进口玉米来源国主要是巴西和乌克兰 当月从巴西进口16 39万吨玉米 较上月减少27 57 同比更是锐减91 当月从乌克兰进口67800 57吨 环比增长29 25 同比增长894 61 2024年1 mdash 10月份累计进口数量为1303万 同比减少29 9 今年进口下降的主要在于国内玉米丰收 价格低廉 虽然近期进口拍卖仍在补充 但上周开始拍卖数量开始降低 市场预期存在停拍的可能性 因此替代压力将有降低 截至2024年9月 2023 2024年度玉米及相关替代品 玉米 高粱 大麦 小麦 累计进口量6187万吨 较上年度增加1637万吨 增加幅度35 99 替代压力之下 玉米价格跌跌不休 而近期 一方面玉米进口持续降低 另一方面 而市场传闻其他谷物进口也将受到限制 市场传闻谷物替代进口缩量至少在1000万吨起步 将十分有助于减轻玉米压力 2024 2025年度10月玉米及其替代进口392万吨 去年同期456万吨 六 仓单压力较大 受集中收获 上量压力 全国范围内现货价格偏弱运行 需求端随采随用提振作用暂时有限 多投资者寻求期货平台套保缓解现货压力 近期仓单压力迅速增加 截止2024年11月22日 交易所玉米期货注册仓单78 216张 环比无变化 从季节性来看 玉米注册仓单位于历史较高水平 大幅增长的仓单数量带来不容忽视的仓单压力 而基差走弱背景之下 也将为套保提供良好的时机 因此短期上涨空间有限 三 小结与展望 基本面上 中长期而言 供需宽松转向偏紧 为价格上涨提供基本面逻辑 阶段性来看 东北供应高峰已过 但供应依旧充裕 与此同时 未来仍有一波传统卖压 供应压力依旧存在 需求端 近期中储粮竞标采购增加不少 并再度启动增储 一定程度上缓解卖压 饲料配比中用料比例有所提升 深加工行业开机率高位 玉米需求量也有提升 但随采随用 不屯库的心态 决定了玉米期价难有大的涨幅空间 替代方面 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到港持续降低 且虽然近期进口拍卖仍在补充 但上周开始拍卖数量开始降低 市场预期存在停拍的可能性 因此替代压力将有降低 由此来看 供应压力已经经长时间发酵 利空效应不足 而需求端以及替代品端均有一定支撑 但难有大幅拉涨空间 短期内 玉米向下空间不足 但上涨仍需要缓解近期卖压 短期或以震荡为主 建议观望或短差交易 短期低位震荡对待 策略上可短差操作 中长期等待逢低布局多单的机会 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4-11-26 08:20:09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 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比一周前增长3 比去年同期增长115 截至2024年11月21日的一周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903 049吨 上周为修正后的873 661吨 去年同期为419 862吨 当周美国对中国装运2 204吨玉米 上周对中国装运490吨玉米 迄今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0 028 578吨 同比增长37 5 上周增长31 9 两周前增长31 3 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达到美国农业部预测目标的17 0 上周15 3 背景数据 美国农业部在2024年11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估计为23 25亿蒲 5906万吨 和上月预测持平 比上年提高1 4 2023 24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为22 92亿蒲 5823万吨 同比提高37 9
更新时间:2024-11-26 08:03:50
一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玉米行情 期货方面 22 日 玉米主力 2501 合约小幅高开后震荡走低 尾盘收阴 最高 2215 吨 最低 2188 吨 收盘报 2190 吨 较上一个交易日跌0 27 持仓量减少 22056 手至 863690 手 现货方面 21 日 锦州港二等玉米平舱价2180元 吨 与前日相比 持平 玉米点评 现货方面 供给端 产区贸易商或继续出售陈粮 新季玉米上市量持续增加 供应充足 替代品方面 小麦价格维持低位盘整 小麦 进口玉米及大麦在饲料生产中的使用替代部分饲用玉米用量 拖累玉米价格 需求端 饲料企业饲用需求略有回暖 但难有明显增量 采购心态谨慎 维持滚动补库 深加工企业开机率稍有提升 但以按需收购为主 到货增加后或下调收购价格 库存方面 港口及饲料企业库存去化明显 综上 新粮上市不断增加利空市场心态 而需求增量有限 目前价格处于新作种植成本之下 玉米价格继续承压运行 磨底震荡为主 期货方面 2501 合约小幅升水现货 或跟随现货承压运行 磨底震荡为主 二 行业要闻 11 月 22 日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下跌 锦州港地区水分15 容重720的玉米报价 2100 2110 元 吨 水分 15 玉米平舱价2160 2170 元 吨 较昨日下跌 10 元 吨 鲅鱼圈港地区水分 15 容重 720 的玉米报价2100 2110元 吨 水分 15 玉米平舱价 2160 2170 元 吨 较昨日下跌10 元 吨 广东蛇口港地区水分 15 玉米散粮成交价 2290 2310 元 吨 一级玉米报价2340 2360元 吨 与昨日持平 东北产地基层主体售粮积极性减弱 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约 4 万吨左右 作业轮船 4 艘 港库同比处高位水平 压制现货价格小幅走弱 南方港口饲料企业执行合同提货为主 受预期到船增多及跌价行情影响 整体继续采购意愿不高 外媒 11 月 22 日消息 美国玉米现货价格下跌 因为南美天气良好 以及在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下 美国农产品出口前景不确定 周四美国农业部报告称 美国玉米净出口销售量为 1 494 600 吨 低于预期 在美湾 12月船期的 2 号黄玉米现货报价为每蒲 5 1175 美元 相当于每吨201 5 美元 比上一交易日下跌 3 5 美分 蒲 路易斯安那湾的基差是比cB0r 的12 月玉米期价高出 81 到 89 美分 在伊利诺伊州的中部地区 玉米加工厂收购二号黄玉米的报价平均为每蒲4 2525美元 比上个交易日下跌3 5美分 基差报价比CB0T12月玉米期价高出 10 美分到低 12 美分不等 华盛顿 11 月 22 日消息 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 上周美国玉米销售步伐有所放慢 使得同比增幅缩窄 但是目前的出口销售步伐仍然超过实现美国农业部出口目标所需的速度 截止到2024 年11 月14 日 2024 25年度美国对中国玉米出口装船量为 1 万吨 去年同期为80 万吨 2024 25年度迄今 美国对华玉米销售总量为 2 6 万吨 同比降低97 4 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销售总量达到 3140 万吨 比去年同期提高39 3 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里预计 2024 25 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预计为1600 万吨 低于上月预测的 1900 万吨 也低于 2023 24 年度的 2350 万吨 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测 2024 25 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预计为 5906 万吨 和上月预测持平 比2023 24 年度的 5823 万吨提高 1 4
更新时间:2024-11-25 17:07:51
投资逻辑 2024年农业投资建议关注以下几条主线 1 养殖产业链近期延续 生猪周期延续性有望加长 关注低成本龙头企业分红增加以及区域猪企业低成本高速扩张 其次关注消费需求回暖下肉禽价格上涨的机会 2 养殖后周期需求 生猪存栏边际提升驱动需求好转 此外水产养殖景气度向好 关注水产饲料需求以及龙头出海进度 3 转基因持续推进 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不仅为种业扩容 同时有望推动龙头种企提高市占率和盈利能力 生猪养殖 景气持续 布局优质龙头企业 23Q4北方疫病使得行业产能加速淘汰 今年一季度以来猪价淡季不淡 Q2生猪价格开始加速上行 行业实现较好盈利 非洲猪瘟之后行业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 集团场较为理性的产能补充使得大波动弱化 而行业内分工行为的加强使得猪价短时波动可能放大 此前的快速扩张使得行业资金压力较大 同时产业对2025年猪价预期较为悲观 盈利后多数企业选择降低负债率 补充产能数量有限 预计明年行业仍有盈利 本轮周期持续长度可期 目前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估值有望跟随宏观预期修复 同时行业内龙头企业兑现高分红投资价值 建议关注成本领先的养殖龙头 牧原股份 40 960 1 40 3 31 温氏股份 17 260 0 74 4 11 成本持续改善的的高成长标的 巨星农牧 18 280 1 11 5 72 等 黄羽鸡 产能处于低位 需求有望好转 黄羽鸡父母代种鸡存栏持续下降 目前已经降低至近6年低位 随着供给的收缩 近期黄羽鸡价格中枢有所回升 虽然Q3黄羽鸡价格低于此前预期 但是成本红利下依旧实现较好盈利 复盘历史来看 黄羽鸡价格与生猪价格走势关联度较高 明年生猪价格有望维持较好景气度 叠加肉鸡产能下降的支撑 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回升 白羽鸡 供给仍在高位 需求好转或拉动产品价格 今年白羽鸡价格震荡走弱 一方面是整体供给量依旧处于高位 另一方面则是终端消费低迷持续压制价格 整体终端价格表现疲软且趋势性下跌 当前在产父母代存栏量依旧处于高位 行业今年整体实现微盈状态导致产能补充有限 白鸡需求端依旧呈现趋势上涨态势 如果明年下游消费有所回暖 白鸡企业盈利表现有望提升 建议重点关注父母代鸡苗销量及种鸡淘汰情况 后周期 养殖回暖有望带动量利齐升 龙头出海谋求发展 年初以来禽畜产品价格回暖 随着下半年猪价的上涨 预计生猪存栏水平逐步回升 带动饲料与疫苗需求逐步回暖 细分赛道中水产饲料今年景气度开始回暖 同时预计明年价格与存塘量均有所提升驱动水产饲料景气上行 此外 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出海东南亚 南美等区域 预计海外业务有望高速发展 种业 粮价景气度低 技术革新带动行业发展 今年粮食价格趋势下行 行业景气度向下使得农民种植积极度有所减弱 此外前几年高粮价使得玉米种子供给大幅增加 在供强需弱的背景下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增加 激烈竞争下中长期格局有望改善 目前转基因作物推广稳步进行中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完善将提升行业的技术壁垒 从而提高种业公司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具有先进育种能力的公司有望开发出优质品种 改善行业竞争格局 提升行业盈利水平 种业的盈利与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种业变革大幕逐步开启 猪价不及预期 动物疫病风险 原材料价格风险 政策风险等 ■ 生猪养殖 周期景气度延续 重视成本优势与成长性 板块交易景气预期 悲观预期下股价先于猪价调整 生猪养殖板块表现跟随板块周期且提前交易预期 今年 1 月份猪价淡季不淡 产能去化速度有所放缓导致板块阶段性回调 随着生猪价格 3 月份开始上涨 板块开始交易周期反转上行 板块有较好的上行表现 随着能繁母猪存栏的环比转正 以及市场预期今年生猪价格高点有限 5 月下旬板块不再跟随猪价上涨 市场开始提前交易周期下行预期 9 月份至今 由于整体大盘回暖 板块跟随上涨 总结来看 生猪板块市值见顶在 5 月 至 2024 年 8 月板块市值跌至 2021 年以来低点 市场对生猪板块的交易仍会提前交易预期 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转正后开始对周期持续性存疑 从生猪板块本轮利润来看 Q2 以来自繁自养实现较好养殖利润 猪价高点自繁自养周度头均利润达到 682 元 头 截至 11 月 15 日自繁自养头均养殖利润仍有 207 元 头 今年生猪养殖盈利的大幅好转有两方面的因素 1 产能减少导致供需缺口放大 生猪价格趋势性上涨 2 原材料成本下行以及疫病相对平稳 生猪养殖成本明显改善 根据涌益咨询数据 规模场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 15 2 元 公斤下降至 11 月份的 13 6 元 公斤 价格与养殖成本的剪刀差逐步扩大使得生猪养殖在今年实现较好盈利 多家生猪养殖企业Q3 实现较好表现 由于近几年行业疫病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中小养殖户逐步出清 行业内分工开始变得愈发明显 中小养殖户对母猪饲养的积极性较弱 行业内母猪补栏主要系大型养殖企业的行为 而在行业整体负债率较高的背景下 整体产能扩张表现较为克制 二元母猪价格始终较为平淡 行业产能补充积极性一般 仔猪价格则表现出行业养殖结构的变化与价格预期 由于中小养殖户饲养母猪群体减少 补栏仔猪或二次育肥成为养殖户的主要行为 9月份以后仔猪价格的持续回落反应市场对春节后整体猪价较为悲观 行业补栏积极性有所减弱 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角度看 目前产能虽然整体呈现回升态势 但是8月份在悲观预期下出现阶段性产能去化 整体补充产能速度较为缓慢 且从同比数据来看 产能总量依旧处于相对低位 能繁母猪同比低于去年同期 从生产效率角度看 行业生产效率出现边际提升 但是仍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和疫病扰动 整体来看明年产能提升有限 行业成本方差依旧 低成本高成长稀缺 疫病影响下散户逐步出清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率稳步提升 未来规模企业仍有较好的成长性 在疫病 管理能力等多因素影响下 行业养殖成本方差依旧较大 此外 行业整体负债率较高 有意愿且有能力持续扩张的企业数量减少 行业整体资本开支也有所下降 行业集体高速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 由于行业成本方差扩大 未来可能会出现优秀企业实现盈利 高成本企业亏损的状态 落后产能未来或被逐步出清 低养殖成本的优质企业未来仍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低成本高成长性标的较为稀缺 周期持续性可期 优选低成本标的 虽然预计明年生猪均价整体较今年有所回落 但是行业整体产能变化幅度不大 在养殖技术持续优化 饲料成本处于低位的背景下 预计行业全年实现盈利 低成本养殖企业或依旧兑现较好利润 目前头部企业进入稳健发展阶段 在养殖成本优秀可控的背景下逐步缩减资本开支 降低资产负债率 提升分红比例 中长期看投资价值凸现 而低成本区域养殖龙头仍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 在行业成本方差较大的背景下 可能会出现低效产能逐步出清 优质龙头企业快速增长 区域龙头仍可逐浪周期 享受成长红利 当前生猪养殖板块处于2018年以来的估值低位 随着宏观预期好转的背景下 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行业龙头有望兑现高额盈利和稳健分红 区域龙头成长性依旧突出 建议布局低成本养殖龙头企业 重点关注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巨星农牧 建议关注 神农集团 28 510 0 48 1 66 华统股份 12 740 0 27 2 08 京基智农 15 310 0 81 5 02 唐人神 5 160 0 21 3 91 等 肉鸡养殖 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静待消费回暖 黄羽鸡 产能持续处于低位 盈利改善可期 2019 年以来 黄羽鸡年出栏量持续下行 2023 年黄羽鸡出栏约 36 1 亿羽 较 2019 年的高点下滑 21 黄羽鸡供给量持续下行 今年黄羽鸡供给依旧呈现收缩态势 由于消费端的疲软以及头部企业在 Q3 加大出栏 黄羽鸡价格 Q3 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上涨 整体黄羽鸡价格表现略低于此前预期 但是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下降 行业今年整体实现了较好的盈利 从产能角度来看 目前黄羽鸡父母代存栏与 2023 年同期基本持平 处于近 4 年的低位水平 商品代雏鸡整体销量低于去年且价格高于去年 反映了明年黄羽鸡供给端压力或较小 此外 今年其他动物蛋白价格较为低迷对黄鸡价格有所压制 随着消费的逐步复苏以及餐饮端的回暖 25 年黄羽鸡价格值得期待 叠加明年预计饲料成本依旧处于低位 黄羽鸡板块盈利可期 白羽鸡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静待消费复苏 今年白羽鸡价格震荡走弱 一方面是整体供给量依旧处于高位 另一方面则是终端消费低迷持续压制价格 整体终端价格表现疲软且趋势性下跌 从引种方面来看 2022年海外禽流感对引种端的影响逐步消失 2024年1 10月 祖代更新125 85万套 同比 17 85 其中进口56 39万套 占比45 自繁69 45万套 占比55 引种端基本恢复正常 从产能角度来看 因为产业的乐观预期 在产祖代鸡与父母代鸡依旧处于近几年高位 白羽鸡产能依旧充足 白羽鸡需求端主要在餐饮 工厂 团餐等消费场景 在宏观经济好转的背景下明年需求端有望出现回暖 从供给端看 虽然祖代鸡存栏依旧处于高位 但是因为海外品种在性能端仍有较大优势 真实产能或许比表观的量略少 如果需求端有所回暖 白鸡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目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 建议关注白鸡产业链上游的弹性 以及消费回暖后带动禽养殖企业盈利回升 建议关注 立华股份 19 850 1 00 4 80 益生股份 9 770 0 22 2 20 圣农发展 13 960 0 56 3 86 等 ■ 后周期 生猪存栏回升 水产料景气向上 饲料总量同比回升 存栏回升驱动景气向好 2023年养殖景气度较差导致今年养殖存栏量出现下行 根据饲料工业协会1 9月份饲料产量数据来看 生猪 蛋禽 水产 反刍饲料产量均出现下降 分别同比 6 8 5 9 2 8 11 4 饲料生产总量下滑4 3 整体存栏量下滑 随着今年下半年养殖景气度的回升 amp 明年预期消费端的回暖 预计饲料产量有望逐步回暖 9月工业饲料产量同比下滑4 1 降幅有缩窄 从工业饲料组成结构来看 猪饲料 肉禽饲料 蛋禽饲料 反刍饲料 水产饲料2023年产量占比分别为48 30 10 5 7 畜禽饲料对总量存在较大影响 分结构看存在亮点 生猪存栏边际回升 猪料产量有望增长 今年猪周期景气上行 进入Q2以来行业实现全面盈利 今年Q2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缓慢回升 叠加生产效率的边际好转 预计2025年生猪存栏量有所增长 驱动猪料市场扩容 行业规模化提升 内供饲料占比提高 由于行业规模化占比的持续提升 头部集团养殖企业养殖饲料一体化 整体饲料外销市场或仍有承压 高竞争下头部企业依托服务 成本等优势 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肉禽产量持续提升 对应饲料产量小幅增长 展望明年 白羽鸡存栏处于高位 目前产能缓慢调整 黄羽鸡产能处于18年以来低位 目前仍维持较好景气度 随着消费回暖驱动禽类产品需求增长 中长期看禽类消费仍有扩容空间 肉禽饲料产量仍有稳步提升趋势 随着水产存塘量的下降 Q2以来水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根据通威农牧数据 截至11月14日 草鱼 鲫鱼 鲤鱼 生鱼 加州鲈周均价分别为5 7 7 9 4 9 7 4 13 0元 斤 分别同比 0 5 0 10 26 部分特种水产仍有压力 整体盈利的提升驱动投喂积极性增加 受限于此前存塘量较低 水产料整体需求受限 虽然Q3趋势出现好转但仍同比下降 展望明年 由于此前投苗量较少 水产景气度25年有望延续 盈利驱动下投苗回升驱动需求好转 水产饲料有望呈现逐步回升状态 国内饲料竞争加剧 饲料企业纷纷向海外扩张 国内企业出海前景广阔 建议关注 海大集团 新希望等 今年饲料价格下行压制行业销售价格 中长期看龙头企业随着市占率的提升在定价与原材料方面存在优势 随着下游养殖景气度回升 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凸显 我国饲料行业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 过剩产能呈现加速淘汰态势 公司逻辑强于行业逻辑 公司需要依托技术 效率 服务等多方面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市占率的持续提升 随着行业竞争的增加 预计龙头企业市占率仍有持续提升的逻辑 头部企业也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推动降本增效 动保企业业绩与生猪价格和生猪存栏量关联度较高 通常来讲生猪养殖盈利时间越长 动保板块业绩持续性越好 考虑到明年生猪养殖行业依旧实现盈利 预计动保板块业绩有望回升 虽然在行业整体降本增效的要求下 终端动保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随着生猪存栏的回升以及行业规模化率的提高 预计量增有望驱动业绩好转 此外国内非洲猪瘟疫苗仍在研发推进过程中 随着新产品的推进 行业有望实现扩容 目前板块估值依旧在低位 在行业基本面持续修复的过程中 头部企业有望实现更好的增长 建议关注头部动保企业 普莱柯 科前生物 生物股份等 ■ 种子 周期景气度延续 重视成本优势与成长性 今年粮食价格趋势下行 行业景气度向下使得农民种植积极度有所减弱 此外前几年高粮价使得玉米种子供给大幅增加 在供强需弱的背景下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增加 我们认为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 预计种子销售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制 行业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下逐步出清 转基因作物稳步推进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 2023年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 内蒙古 吉林 四川 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从试点看 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 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 以上 除草效果在95 以上 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 6 11 6 市场空间 种子价格*玉米种植面积*渗透率 假设未来几年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6 5亿亩左右 目前行业普遍认为转基因作物可以增产10 15 之间 同时转基因种子可以减少杀虫药的使用 增加的收益将会分配给农民 性状公司 种子公司和渠道商 我们假设转基因种子拥有50 的提价空间和80 的终局市占率 未来可以提升种子市场上百亿的规模 转基因种子商业化销售有望增大行业空间 由于现在转基因技术的成熟度优于21世纪初 转基因作物推广速度可能会加快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完善将提升行业的技术壁垒 从而提高种业公司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具有先进育种能力的公司有望开发出优质品种 改善行业竞争格局 提升行业盈利水平 建议关注 隆平高科 大北农 登海种业等 ■ 风险提示 动物疫病爆发 mdash mdash 动物疫病爆发将使养殖行业大额亏损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 mdash mdash 消费偏弱或使得动物蛋白价格难以上涨 政策不及预期 mdash mdash 政策对转基因 疫苗新品落地有较大影响 产品价格波动 mdash mdash 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使得盈利受到影响
更新时间:2024-11-25 08:39:30
乌克兰农业部称 截至11月22日 2024 25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1720万吨 高于一周前的1626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517万吨或43 0 一周前是同比提高48 2 11月1至22日的出口量为280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280万吨 本年度迄今小麦出口量为862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548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647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556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181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86万吨 乌克兰政府和行业协会商定将2024 25年度小麦出口量限制在1620万吨 以保持国内供应充足 迄今小麦出口量相当于出口配额的53 2 其他谷物出口没有限制 背景数据 2023 24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5082 6万吨 比上年的4923 6万吨增长3 2 其中小麦出口量为1840 2万吨 上年1689 4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2938 9万吨 上年2922 8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49 1万吨 上年271 2万吨 7月5日乌克兰农业部代理部长塔拉斯 middot 维索茨基表示 2024 25年度谷物产量为5600万吨 其中包括2100万吨小麦 2850万吨玉米和500万吨大麦 2024 25年度 7月至6月 的谷物出口量预计为4300万吨 其中包括1500万吨小麦和2500万吨玉米 乌克兰农业部预测2024年的油籽产量可能达到2100万吨 其中包括1300万吨葵花籽 400万吨油菜籽和创纪录的500万吨大豆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 2024 25年度的谷物 油籽以及植物油出口量将超过6000万吨 其中油籽以及制成品的出口量将达到1700万吨
更新时间:2024-11-25 08:04:31
周三中国和巴西两国最高领导人签署近40项合作协议 巴西也成为中国在拉丁美洲的首个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国 巴西农业部周三表示 中国已批准巴西向中国出口高粱等多种农产品 此外 中国还将向巴西鱼粉 鱼油和其他鱼类蛋白质和脂肪开放市场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后 巴西就取代了美国 成为中国头号大豆供应国 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头10个月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6780万吨 占到中国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三 同期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所占份额仅为六分之一 在2022年底中国批准进口巴西玉米后 巴西在次年取代美国成为中国头号玉米供应国 虽然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也是第二大玉米出口国 但是在国际高粱市场的份额仅为0 29 巴西农业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去年中国进口了价值18 3亿美元的高粱 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 随着中国批准进口巴西高粱 未来巴西有可能巴西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重要供应国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 CONAB 的数据显示 与2020 21年度相比 2023 24年度巴西的高粱产量翻了一番 达到440万吨
更新时间:2024-11-21 08:08:36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4年10月我国进口粮食约1074 8万吨 同比增长2 52 2024年1 10月我国进口粮食约1 38亿吨 同比增长7 4 分品种来看 10月份 玉米 小麦 高粱进口环比减少 大豆 稻米进口量环比增长 从粮食进口结构看 大豆仍是占比最大的进口品种 大麦 高粱 玉米 小麦进口比重次之 稻米进口比重最小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10月我国进口玉米27万吨 环比减少19 4 同比减少87 7 2024年1 10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约1303万吨 同比增加1 2 进口来源国来看 10月从巴西进口玉米 163920 74 吨 环比减少 27 57 同比减少 90 90 从乌克兰进口玉米 67800 57 吨 环比增长 29 25 同比增长 894 61 由于新玉米丰收 国内玉米价格下跌 促使我国在近几个月里放慢进口 数据显示 今年1月至10月 巴西向中国出口了200多万吨玉米 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2 今年4月份有传闻称进口玉米政策收紧 此后我国月度进口玉米数量明显下降 预计在政策的调控下 2024 25年度我国进口玉米数量总体数量同比将有下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10月我国进口小麦22万吨 环比减少约12 同比减少66 2 2024年1 10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1092万吨 同比增长约5 进口来源国来看 10月从加拿大进口小麦约10 6万吨 同比减少55 10月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4 3万吨 2024 25年度至今 6月至次年5月 我国共进口小麦287万吨 同比减少21 4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 2024年10月份我国大麦进口量94万吨 环比持平 同比减少22 7 2024年1 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大麦1275万吨 同比增长50 9 进口来源国来看 1 10月自澳大利亚进口4857万吨 占比38 阿根廷进口164 5万吨 占比13 法国进口183万吨 占比14 4 加拿大进口约147万吨 占比11 5 2023年8月对于澳大利亚大麦双反惩罚关税取消后 中国重返澳洲市场 2023 24年度创下澳洲大麦出口的第三个高点 今年澳大利亚约占中国大麦进口总量的40 受9月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大幅走弱影响 进口大麦比价优势逐渐减弱 但当前还有大量澳大利亚订单 1月份的大麦进口需求仍在继续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10月我国进口高粱总量为78万吨 环比减少19 6 同比增加15 9 2024年1 10月我国累计进口高粱756万吨 同比增长74 8 进口来源国来看 1 10月自美国进口516 5万吨 占比68 4 澳大利亚进口159万吨 占比21 阿根廷进口80万吨 占比10 6 玉米价格较低 进口高粱比价优势丧失 中国对饲料谷物的进口需求可能会转向其他产品 包括大麦 预计2024 25年度我国进口高粱量将同比下降 11月20日中国和巴西两国最高领导人签署近40项合作协议 包括批准巴西向中国出口高粱等多种农产品 随着中国批准进口巴西高粱 未来巴西有可能成为进口高粱的重要供应国 预计后期美国高粱进口量将会有所下滑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10月稻米进口12万吨 环比增加33 3 同比减少5 2024年1 10月我国累计进口稻米110万吨 同比减少51 5 进口来源国来看 1 10月从缅甸进口40 4万吨 占比37 5 泰国进口27万吨 占比25 越南进口25 5万吨 占比24 柬埔寨坦进口7 4万吨 占比6 9 国内饲料需求疲软 替代饲料价格更具竞争力 进口碎米相对受阻 此外与中国国产中粒米相比 全球中短粒大米价格没有优势 因此预计进口量仍将维持低位
更新时间:2024-11-22 08: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