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604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 梅花生物 氨基酸行业的领航者 价值待重估

在农产品复合周期性的氨基酸行业中 尽管进入和扩产壁垒不高 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阿尔法偏弱和投资价值降低 历经多年发展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 企业对产品和资金周期的精准判断成为关键 梅花生物正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梅花生物是以氨基酸为主营产品的全链条合成生物学公司 构建了以动物营养氨基酸 鲜味剂及医药氨基酸 胶体多糖等优势产品为核心的平台型业务结构 极大地强化了公司抗风险能力 其赖 苏氨酸产能位居全球第一 味精位居全球第二 随着未来赖氨酸 黄原胶等扩产项目的投产 公司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此外 高分红政策和多期股权激励也彰显了公司的发展信心 氨基酸市场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的态势 在全球肉类市场增长 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 氨基酸市场前景广阔 据Polaris Market Research预测 到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94 2亿美元 2023 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 5 中国在赖 苏氨酸市场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2023年中国饲用氨基酸产量占比达70 4 国内供给已能完全满足内需 在此情况下 面对海外旺盛的需求和国际贸易限制 出海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同时 中国企业在占据中低端氨基酸市场显著份额后 正逐步进军小品种氨基酸的高附加值市场 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梅花生物积极响应行业趋势 加速推进出海战略 2024年11月底 公司宣布以5亿元收购 ldquo 协和发酵 rdquo 的食品 医药氨基酸 HMO业务和资产 在全球经济宽松 海外需求增加的背景下 这一举措将助力公司快速占领海外广阔市场 通过收购 公司的高附加值氨基酸产品矩阵得到扩增 有望为公司带来全新的业绩增长极 随着出海进程的推进 凭借公司的规模化优势 梅花生物有望增强中国在全球生物发酵行业的话语权 逐步成为国际型领军企业 从经营成本来看 梅花生物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 玉米和煤炭约占公司成本的6成左右 而公司的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内蒙古 新疆及吉林 这些地区均为玉米生产大省且与煤矿毗邻 这不仅保证了原料供应 还降低了运输成本 特别是新疆的煤炭成本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为公司贡献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此外 公司是国内产业链最长 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之一 各基地均拥有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生产线 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循环利用 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经历本轮扩产周期后 我们看到了梅花生物氨基酸大品种的现金流和盈利韧性 以及小品种从传统发酵向精密定向发酵的过渡 公司在资本开支上保持谨慎 出海决策果断 这并非仅仅是关税或海外需求的单一原因 更多的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 当前市场对于行业的壁垒 企业经营的难点 政府政策以及出海的内在缘由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和预期差 在2025年的当下 市场需要重新认识梅花生物这家行业领先企业的内在价值 作为氨基酸行业的领航者 梅花生物有望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继续乘风破浪 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更新时间:2025-02-27 08:14:09

. 2024 25年度乌克兰谷物出口量首次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

乌克兰农业部称 截至2月24日 2024 25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2842 9万吨 高于一周前的2750 5万吨 比去年同期的2857 9万吨减少了15万吨或0 5 一周前是同比提高1 6 2月1 24日期间谷物出口量为273 8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470 3万吨 本年度迄今小麦出口量为1174 3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1126 6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1413 3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1543 9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11 3万吨低高于去年同期的159 6万吨 乌克兰政府和行业协会商定将2024 25年度小麦出口量限制在1620万吨 以保持国内供应充足 迄今小麦出口量相当于出口配额的72 5 其他谷物出口没有限制 背景数据 2023 24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5082 6万吨 比上年的4923 6万吨增长3 2 其中小麦出口量为1840 2万吨 上年1689 4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2938 9万吨 上年2922 8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49 1万吨 上年271 2万吨 2024年12月20日乌克兰农业部长表示 2024 25年度 7月至6月 谷物产量为5500万吨 谷物出口量预计为4030万吨 其中包括1620万吨小麦 2050万吨玉米和290万吨大麦 咨询机构APK Inform估计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3730万吨 其中包括1440万吨小麦 260万吨大麦和2000万吨玉米

更新时间:2025-02-25 09:18:11

. 2024 25年度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将首次低于软油

mdash mdash 2024 25年度棕榈油进口量估计降至五年最低值750万吨 外媒2月24日消息 印度炼油协会 SEA 主席桑吉夫 middot 阿斯塔纳表示 2024 25年度 11月至10月 棕榈油在印度植物油进口中的份额将首次低于软油 因为棕榈油相对豆油和葵花籽油出现罕见溢价 促使加工商转向更实惠的替代供应 阿斯塔纳表示 主要棕榈油生产国供应紧张导致棕榈油价格上涨 促使买家转向豆油和葵花籽油等更便宜的选择 阿斯塔纳预计2024 25年度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会降至750万吨 为五年来最低水平 低于2023 24年度的901 5万吨 相比之下 2024 25年度豆油进口可能比上年的340万吨增加100到150万吨 葵花籽油进口量可能略高于上年创纪录的350万吨 2023 24年度棕榈油占到印度食用油进口总量的56 但本年度前三个月 其份额下降至43 阿斯坦表示 棕榈油的份额正在被软油蚕食 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以及今年迄今 棕榈油价格一直高于竞争性植物油 因为主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供应受到洪水影响 以及印尼提高棕榈油在生物柴油中的用量 阿斯塔纳表示 目前棕榈油的溢价不可持续 一旦价格再次转为折价 可能在两个月内出现 印度买家将再次增加棕榈油进口量 阿斯塔纳称 国内植物油供应不断增加 将有助于满足额外的需求 今年印度的食用油进口量将稳定在1600万吨左右 阿斯塔纳表示 印度国内食用油产量增长 有助于满足增量需求 本年度印度食用油进口总量将稳定在1600万吨左右

更新时间:2025-02-25 08:48:28

. 2024 25年度乌克兰谷物出口量首次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

乌克兰农业部称 截至2月24日 2024 25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2842 9万吨 高于一周前的2750 5万吨 比去年同期的2857 9万吨减少了15万吨或0 5 一周前是同比提高1 6 2月1 24日期间谷物出口量为273 8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470 3万吨 本年度迄今小麦出口量为1174 3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1126 6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1413 3万吨 低于去年同期的1543 9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11 3万吨低高于去年同期的159 6万吨 乌克兰政府和行业协会商定将2024 25年度小麦出口量限制在1620万吨 以保持国内供应充足 迄今小麦出口量相当于出口配额的72 5 其他谷物出口没有限制 背景数据 2023 24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5082 6万吨 比上年的4923 6万吨增长3 2 其中小麦出口量为1840 2万吨 上年1689 4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2938 9万吨 上年2922 8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49 1万吨 上年271 2万吨 2024年12月20日乌克兰农业部长表示 2024 25年度 7月至6月 谷物产量为5500万吨 谷物出口量预计为4030万吨 其中包括1620万吨小麦 2050万吨玉米和290万吨大麦 咨询机构APK Inform估计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3730万吨 其中包括1440万吨小麦 260万吨大麦和2000万吨玉米

更新时间:2025-02-25 08:08:44

. USDA报告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报告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 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比一周前减少30 比去年同期减少12 截至2025年2月20日当周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 134 476吨 上周为修正后的1 623 127吨 去年同期为1 289 093吨 当周美国没有对中国装运玉米 上周也没有对中国装运玉米 迄今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25 874 112吨 同比增长32 3 上周增长35 4 两周前增长34 2 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达到美国农业部预测目标的41 6 上周39 7 背景数据 美国农业部在2025年2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2024 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估计为24 50亿蒲 6223万吨 和上月预测持平 比上年提高6 9 2023 24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为22 92亿蒲 5823万吨 同比提高37 9

更新时间:2025-02-25 08:03:42

. 颐和论坛 mdash mdash 2023饲料无抗与绿色低碳养殖大会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第四轮通知

一 论坛背景 当前我国正站在 ldquo 第一个百年向第二个百年 rdquo 出发的历史征程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 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更趋严峻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 ldquo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rdquo 目标 畜牧业 ldquo 保供给 强安全 优生态 促发展 rdquo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ldquo 六稳 rdquo ldquo 六保 rdquo 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畜牧业依然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头部企业拼规模 粗放增长方式存在潜在重大危机 饲料禁抗后过渡期阵痛困扰凸显 饲料粮短缺原料价格持续走高 全球新冠疫情消费低迷 非洲猪瘟疫情时有反复 加上 ldquo 双碳 rdquo 承诺对养殖业提出新的要求 呼应 ldquo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rdquo 国家战略 畜牧业供给侧迫切需要在资源开发与节粮饲料 绿色健康高效养殖 生物安全防控 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 低碳养殖模式与工艺 数智化管理与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创新 从而推进全产业链技术升级 为此 我们定于2023年3月26 28日在江苏南京举办 ldquo 颐和论坛 mdash mdash 2023饲料无抗与绿色低碳养殖大会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rdquo 为国内外同行搭建 ldquo 产 学 研 用 rdquo 深度融合高层次展示 交流平台 推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二 论坛主题 绿色 高效 创新 融合 三 论坛组织 主办单位 饲料行业信息网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联合主办 江苏省饲料工业协会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指 导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战略合作 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钻石合作 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晚宴赞助 北京桃古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届颐和青年奖公益支持单位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金牌协办 诺维信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建明 中国 科技有限公司 中农颖泰林州生物科园有限公司 中基高科 北京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无锡正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嘉吉动物营养 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德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菲迪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普菲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君德同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奥 厦门 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北正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DM动物营养 杭州香保饲料有限公司 仹犇泰 江苏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利宝维 广东 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京成天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保安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茶歇赞助 昆明三正生物科技 集团 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牧工商 集团 总公司 铁骑力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特驱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征泰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升饲料有限公司 天津瑞孚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河南金大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百仕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九隆汇香料有限公司 赛法特 长沙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邦士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大泽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蜂汇自然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凡特施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温州伟斯包装供应链有限公司 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天一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一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保定鲜尔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DM动物营养 湖南中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宝联 北京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科华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德诺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正百饲科科技有限公司 南阳同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扬州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富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润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益海 防城港 大豆工业有限公司 秦皇岛启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岳阳县海鸿包装厂 支持媒体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猪易传媒 中国养猪网 搜猪网 博亚和讯 赛尔传媒 爱猪网 畜牧人 猪兜融媒体 广东饲料 猪好多网 饲料工业 国外畜牧学 猪与禽 中国饲料添加剂 杂志社 粮油多多 饲料英才网 51猪价网 饲料商城 饲料巴巴 pig333世界猪业之窗 饲料研究 杂志社 农牧前沿 四 论坛安排 论坛时间 2023年3月26 28日 26日全天报到 论坛地点 南京长江之舟华邑酒店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滨江大道504号 论坛规模 1000人 展会参观 2023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 2023年3月29 31日 展会地点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00号 参会对象 1 饲料企业领导 技术 研发总监 配方师及相关人员 2 畜牧 水产等养殖企业经营管理 技术 研发人员等 3 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学科群各专业性 区域性实验室和科学观测试验站等27个成员单位专家 研究生等 4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人员 5 行业内其他相关产业精英 五 论坛内容 ㈠2023颐和论坛大会 地点 南京长江之舟华邑酒店 bull 三层大宴会厅 ㈡第四届颐和青年论坛 ㈢颐和精粹专场 mdash mdash 蔚蓝生物 middot 饲料原料选择与评价高端论坛 地点 南京长江之舟华邑酒店 bull 二层多功能厅 六 收费标准 1 2023年2月28日前报名会务费为1200元 人 2023年3月1 25日期间报名会务费为1800元 人 现场报名2200元 人 2 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人员 享受优惠价 800元 人 注 费用包含会务费 资料费 餐费 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 七 汇款账户 公司名称 北京利丰恒远科技有限公司 开 户 行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农大南路支行 帐 号 11052701040003618 注 汇款后请务必及时联系我们 核对单位名称 姓名及电话 八 联系方式 ㈠颐和论坛大会 联系人 葛新梅18911125047 V 程宝利13321138148 V 王治国13311575048 V 黄 岩18911021347 V 刘 峡13381057505 V 邮 箱 feedtrade 126 com ㈡学科群工作年会 颐和青年论坛 联系人 陈 亮13716342129 V 附件1 颐和论坛报名回执表 2023颐和论坛 参会回执表

更新时间:2023-02-17 09:37:44

. 一号文件为何今年没提产粮目标?科学家解读粮食生产新任务

2024年 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 4万亿斤 新的历史性起点上 刚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 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 记者梳理发现 这次是五年来一号文件首次没有明确提出产粮目标 此前连续四年 ldquo 1 3万亿斤 rdquo 的产粮目标都直接进入了文件 那么是今年没有明确任务吗 当然不是 重点就是 ldquo 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rdquo 这八个字上 新的起点 有新的任务 提单产 升品质 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 hellip hellip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 就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接受本报专访 详解我国粮食生产的新任务与新挑战 刘录祥 受访者供图 新目标 就是稳住1 4万亿斤总产量 新京报 怎么理解一号文件 ldquo 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rdquo 的表述 刘录祥 2024年 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 4万亿斤新台阶 这是我国粮食生产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 因为我国 ldquo 十四五 rdquo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中 至2025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就是1 3万亿斤以上 因此从一号文件规划角度讲 2025年不会有更新的目标 但从另一方面讲 早在2022年12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了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202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讨论通过了 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 2024 2030年 粮食产能要通过7年的努力再增加1000亿斤 从这个角度讲 2025年其实有新的目标 就是稳住1 4万亿斤 新京报 新一轮千亿斤产能提升有哪些具体工作 刘录祥 新一轮行动方案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统筹考虑 一是总体目标 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 5亿亩左右 谷物面积14 5亿亩左右 粮食单产水平达到每亩420公斤左右 二是品种结构方面 将粮食产能提升的重点放在了玉米和大豆上 提出了巩固提升口粮 主攻玉米大豆 兼顾薯类杂粮的思路 水稻 小麦重在提升品质 优化结构 玉米重在集成配套 主攻单产 大豆重在多措并举 挖掘潜力 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 杂粮杂豆等品种 三是区域布局方面 明确了六大片区 不同省份的产能提升任务 并在全国部署了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 四是重大工程部署方面 谋划了农业节水供水 高标准农田建设 种业振兴 粮食单产提升 粮食绿色生产 农业机械化提升 农业防灾减灾 盐碱地综合利用 粮食加工仓储物流能力建设等9项支撑性重大工程任务 全方位夯实粮食丰产稳产的根基 提单产 玉米和大豆 差距就是潜力 新京报 文件再次提出了单产提升任务 能否介绍一下提升的历程 刘录祥 新中国成立以来 平均单产从1949年的只有每亩68 6公斤增加到2024年的394 7公斤 增长4 8倍 带动总产量从2264 亿斤增加到14130 亿斤 增长了5 2倍 单产提升的贡献在八成以上 这一点在小麦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我国小麦平均亩产从1949年的42 8公斤增加到2024年的396公斤 增长了8 3倍 小麦单产的贡献对总产持续提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新京报 当前我国单产提升还有哪些空间 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如何 刘录祥 应该说 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为驱动的主要农作物单产提升潜力较大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从分品种来看 2023年水稻 小麦 玉米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00公斤 420公斤 650公斤 比大田生产分别高130公斤 40公斤 230公斤 大田产量与区域试验产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从技术上看 各地集成创新了的一批高产技术模式 示范点平均增产都在10 以上 但还没大面积普及推广 三是从高产典型看 高产创建纪录小麦超过900公斤 水稻1500公斤 玉米1663公斤 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小麦亩产比美国高250公斤 水稻亩产比美国低约100公斤 玉米亩产比美国低300多公斤 大豆比美国低约100公斤 油菜比欧盟低约40公斤 总体来看 我国在小麦和水稻的单产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玉米和大豆的单产上 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差距就是潜力 也是我们努力赶超的方向 大面积 让高产 ldquo 样品 rdquo 转化为大田 ldquo 产品 rdquo 新京报 文件今年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概念 叫 ldquo 大面积 rdquo 单产提升 刘录祥 单产提升是逐渐的 从小面积的试验田 到大面积普遍提升 是一个技术探索 研发和推广应用的过程 举例来说 过去常说科学家试验田的产量 这好比是万里挑一的 ldquo 样品 rdquo 而农户生产田的产量才是万无一失的 ldquo 产品 rdquo 只有 ldquo 好产品 rdquo 才能最终走向大市场 大生产 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 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 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 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大面积单产水平 早在2023 年 农业农村部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决定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并发布了 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23 2030年 旨在把科技攻关试验田的高产创建产量 以及技术服务示范县的展示产量 转化为大田生产的实际产量 新京报 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瓶颈是什么 刘录祥 关键就是如何将 ldquo 样品 rdquo 转化为 ldquo 产品 rdquo 难题是我国目前农业大田生产综合技术到位率不高 还没形成 ldquo 多技术集成 大面积普及 rdquo 均衡增产的格局 农技 植保 土肥和种子等环节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如何加快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 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主要任务就是要因地因作物全力推进 ldquo 四良 rdquo 融合 也就是良田 良种 良法 良机 科技人员要在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指导种植大户 推动综合性科技解决方案进村入户到田 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增收 2025年 农业农村部将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进一步扩大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范围和规模 以702个整建制县市为基本单元持续发力 为粮油作物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 升品质 以健康为更高目标去生产粮食 新京报 今年一号文件还提出了提升粮食品质 能否介绍一下提升品质的含义 刘录祥 粮食品质包括营养品质 食味品质 加工品质等 提升营养品质包括提高谷物的蛋白质 膳食纤维 维生素等核心营养成分含量 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或者面向特殊人群 正在通过品种创新 培育富含更多铁 锌等微量元素和抗性淀粉含量高的小麦品种 开发功能性食品 如低升糖指数米面等 提升食味品质包括改善粮食的外观 气味 适口性 滋味等 例如提高稻米的食味评分 让米饭更具黏性 香气 口感更好 培育口感更佳的小麦品种 使面食更筋道 有风味 提高加工品质包括使粮食更适合加工 提高出米率 出粉率 增强面粉的烘焙性能 淀粉的加工性能等 降低加工成本 新京报 粮食品质提升主要影响什么 需求在哪里 刘录祥 强化提升粮食品质是在粮食生产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的必然要求 当前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已从 ldquo 吃得饱 rdquo 向 ldquo 吃得好 rdquo ldquo 吃得营养健康 rdquo 转档升级 人们对营养 口感 安全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 提升粮食品质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通过优化粮食生产 加工 储运等全链条环节 实现从 ldquo 量 rdquo 到 ldquo 质 rdquo 的转变 因此 我们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时 必须处理好与粮食品质同步提升的关系 要切实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 也要促进健康导向型农业食物系统的转型发展

更新时间:2025-02-24 08:48:32

. 截至2月21日乌克兰谷物出口量同比提高2 1

乌克兰农业部称 截至2月21日 2024 25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2821 9万吨 高于一周前的2727 5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9万吨或2 1 一周前是同比提高3 8 2月1日至21日的谷物出口量为252 8万吨 去年同期为375 1万吨 本年度迄今小麦出口量为1171 4万吨 玉米1395 4万吨 大麦211 3万吨 乌克兰政府和行业协会商定将2024 25年度小麦出口量限制在1620万吨 以保持国内供应充足 迄今小麦出口量相当于出口配额的72 3 其他谷物出口没有限制 背景数据 2023 24年度 始于7月 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5082 6万吨 比上年的4923 6万吨增长3 2 其中小麦出口量为1840 2万吨 上年1689 4万吨 玉米出口量为2938 9万吨 上年2922 8万吨 大麦出口量为249 1万吨 上年271 2万吨 2024年12月13日乌克兰农业部长表示 2024 25年度 7月至6月 谷物产量为5500万吨 谷物出口量预计为4030万吨 其中包括1620万吨小麦 2050万吨玉米和290万吨大麦 咨询机构APK Inform估计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3730万吨 其中包括1440万吨小麦 260万吨大麦和2000万吨玉米

更新时间:2025-02-24 08:07:48

. 上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大豆的步伐保持稳定

外媒2月20日消息 阿根廷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上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大豆的步伐总体保持稳定 阿根廷农业部称 截至2月12日 阿根廷农户预售468万吨2024 25年度大豆 比一周前高出21万吨 去年同期销售量是574万吨 作为对比 上周销售23万吨 农户还销售3 806万吨2023 24年度大豆 比一周前高出39万吨 去年同期1 920万吨 作为对比 之前一周销售41万吨 到目前为止 2024 25年度大豆的出口许可申请量为26万吨 去年同期2023 24年度大豆的出口许可证申请量为107 5万吨 2023 24年度大豆出口许可申请量为465万吨 高于去年同期的203万吨 近期阿根廷政府降低油籽和谷物出口税 有助于鼓励销售加快 1月27日到6月30日期间 大豆出口税将从33 降至26 豆粕和豆油的出口税将会从31 降至24 5 玉米和小麦的出口税从12 降至9 5 上周阿根廷官方汇率和平行汇率的价差缩窄 意味着贬值预期降低 这可能鼓励农户加快销售 当农户预期比索贬值时 通常放慢销售步伐 因为推迟销售可以获取更多本地货币计价的收入 截至2025年2月12日 阿根廷官方汇率和平行汇率之差为154比索 一周前150 1月底为160 2024年12月底为189 去年1月底为344 2025年2月11日 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 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900万吨 低于上月预测的5200万吨 2025年1月23日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将阿根廷大豆产量调低到4960万吨 低于上月预测的5060万吨 也低于上年的5020万吨 因为自12月中旬以来天气干旱炎热 大豆作物状况持续下滑 2025年1月15日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计2024 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低于早先预期的5300万吨到5350万吨 2023 24年度产量为5000万吨 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 卡普托宣布比索贬值54 从1美元兑换366 5比索贬值到1美元兑800比索 12月13日阿根廷官方公报称 包括谷物在内的出口商现在可以按照平行汇率兑换其外汇收入的20 低于之前的50 由于通胀高企 加上货币存在贬值预期 阿根廷农户一直不愿出售大豆 而是将大豆作为抵御比索走软的硬通货

更新时间:2025-02-21 08:39:18

. 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上调至1 715亿吨

mdash mdash 比上月预测值调高80万吨 同比提高12 mdash mdash 大豆出口量估计为1 07亿吨 同比提高8 mdash mdash 豆油产量将提高3 但出口降低20 mdash mdash 豆粕产量将提高3 出口提高2 mdash mdash 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同比降低3 外媒2月20日消息 对冲点全球市场 HGM 周三发布报告 预计2024 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 715亿吨 比早先预测值高出约80万吨 如果该产量预测得到证实 将比2023 24年度产量提高12 报告称 马托格罗索州 戈亚斯州 巴伊亚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作物状况良好 不过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巴伊亚州的单产潜力下降 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两周大豆产区天气非常好 有利于大豆收获的推进 由于2024年第四季度播种推迟 今年收获也晚于去年 该公司预计2024 25年度巴西将出口1 07亿吨大豆 同比增长8 分析师表示 目前出口步伐很慢 因为收获仍在进行 但是从3月份开始 出口部分将会加快 该公司警告说 6月底存在库存积压的风险 引发物流瓶颈 尤其是在帕拉纳瓜港 该公司预计2024 25年度巴西大豆压榨量将增长2 达到5600万吨 由于巴西政府将今年的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维持在14 不变 因此国内需求将与去年类似 国内市场的价格压力更大 豆油产量预期增长3 但是出口将减少20 2024 25年度巴西豆油产量将增长3 达到1150万吨 国内消费预计达到1050万吨 同比增长5 豆油出口预计为110万吨 同比下降20 2024 25年度豆粕产量预计增长3 达到4410万吨 国内消费量估计为1950万吨 同比提高4 出口估计为2360万吨 同比增长2 中国将减少大豆进口 对冲点全球市场公司预计2024 25本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 09亿吨 较上年的1 12亿吨减少3 中国大豆消费预计为1 629亿吨 同比增长4 考虑到期初库存和国内产量 期末库存预计为4600万吨 同比增加6 2023 24年度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7730万吨 同比增加23 从美国进口2090万吨 同比下降了31 对冲点全球市场认为 如果中国对美国大豆征税 巴西可能会从中美贸易战中受益 但是如果中国不对美国大豆征税 那么随着南美大豆收获 大豆价格将趋于下跌

更新时间:2025-02-21 08:38:10

下载饲料行业信息网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