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5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 蛋鸡生产沙门氏菌污染的预防控制技术

在历年全世界范围内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统计中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 目前 鉴定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已多达2500种 又因其分布广泛 被列为难以控制的细菌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肠炎沙门氏菌在家禽和人类发病病例中的检出率迅速提高 成为重点关注的食物源性病原菌 由于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成年鸡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呈隐性感染而不被人们重视 受到污染的禽蛋和禽蛋制品亦成为引发人类肠炎沙门氏菌病的主要食物媒介 对养禽业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隐患 有调查显示 公众消费安全问题中有60 80 是由于食用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所导致的 沙门氏菌一般通过两种可能途径污染鸡蛋 一是水平传播 是在鸡蛋产出过程中或产出后 鸡蛋被定植阴道内或污染粪便中的细菌穿透蛋壳造成间接污染 二是垂直传播 是由定植于生殖道的肠炎沙门氏菌随着卵巢 漏斗部 蛋清分泌部 峡部或子宫壳腺的分泌造成禽蛋卵黄 蛋清 壳膜或蛋壳的直接污染 目前 已确定由垂直传播造成的直接污染是造成蛋内容物污染肠炎沙门氏菌的主要方式 因此 对摄入性物质进行沙门氏菌防控 降低蛋鸡养殖中蛋鸡对该病的感染率 有助于降低禽蛋产品的沙门氏菌污染 提高禽蛋产品的食品安全性 1 蛋鸡场沙门氏菌污染途径 控制沙门氏菌 首先要了解鸡只通过何种途径被沙门氏菌感染 切断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是控制沙门氏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其感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1 水平传播 蛋鸡沙门氏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若鸡场饲料和鸡舍饮水被污染 就会导致病菌传播 鸡舍环境质量不良 如果有病菌存在 其它生物和粉尘也都可以传播病菌 此外饲养设备和用具被污染也会成为传播源 如 鼠伤寒沙门氏菌 1 2 垂直传播 种鸡带有这种病菌 其生产的鸡蛋也会带有这种病菌 孵化后也会携带这种病菌 这样代代传播 如 肠炎沙门氏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 禽伤寒沙门氏菌 2 蛋鸡场摄入源和环境沙门氏菌污染预防控制实施措施 结合调研情况结果 针对蛋鸡场沙门氏菌的两种传播方式 分别制定不同的预防控制技术措施进行蛋鸡场沙门氏菌污染防控 具体如下 2 1 蛋鸡场沙门氏菌污染水平传播途径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 蛋鸡场流动车辆 人员及器具的消毒措施 ① 鸡场大门口设置车辆消毒池 要有足够的长度 一般是一个汽车轮子的周长 使进入的车辆都能通过 或车辆喷淋装置 上盖顶棚 防止阳光照射和雨水 车辆驶入消毒区域 进行2 5分钟的喷淋消毒 可用1 ~2 烧碱水 或5 的含氯制剂消毒药 消毒药定期交替使用 保持有效浓度和效果 做好消毒记录 定期开展消毒效果分析并完善 ② 在场区内车辆驾驶人员不得随意下车行走 车辆信息和驾驶员基本信息应登记记录 禁止高发疫区车辆和人员进入场区 通过消毒区的车辆 需在门岗登记车辆基本信息 出发地 途径路线 还需提醒车辆驾驶人员在装卸期间不得随意下车 若需下车 应换穿一次性防疫服 ③ 车辆上需要卸载的笼具或蛋框 以及其它装载器具 需卸载到指定消毒区域进行再次消毒 且需要登记记录 以备追查 外来车辆的装卸笼具或蛋框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 在制定区域消毒后 登记记录好数量 所属车辆 通过与场区周转笼具或蛋框进行换装 ⑵ 饲养区设施消毒 饲养人员和鸡的消毒措施 ① 对于鸡舍设施消毒 有条件的鸡场空置大消毒可采用熏蒸 将所有的门窗关闭封严 将养殖设施放入鸡舍 计算出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的用量 视鸡舍的污染程度适量增减 密闭熏蒸24~48小时之后通风 冬季熏蒸前要提高舍温和湿度 经过以上程序消毒的鸡舍 细菌的杀灭率可达到95 ~97 消毒后一般空置15 20天 再进行彻底全面消毒后5 7天方可进鸡 如果鸡舍大消毒后空置时间达不到15 20天 鸡入舍前 经过彻底全面消毒后最好再二次消毒 用漂白粉制剂喷洒鸡舍 封闭鸡舍一周 方可启用 ② 凡进入场内的人员要通过消毒通道进入 脚踏消毒池并经紫外灯照射或消毒液喷雾 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 帽 鞋 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 必要时人员进入鸡舍要换穿本舍的工作服 帽 鞋等 工作服 帽 鞋一次性的要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多次用要定期清洗及更换 清洗工作服可用阳光消毒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鸡舍时 要脚踏消毒池或消毒垫或消毒盆 停留10秒以上 双脚要在消毒区域内移动 让鞋充分浸湿 消毒药可选用烧碱或季胺盐类 工作人员用肥皂洗净手后 浸于1∶1000的新洁尔灭液内1分钟以上 清水冲洗后抹干 ③ 针对鸡的消毒 选择的消毒药必须选择在使用浓度下带鸡消毒 对环境 鸡的生长和产蛋无不良影响 对鸡只无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无致癌 致畸 致突变作用的中 高效消毒剂 残留消毒剂在鸡肉或鸡蛋中残留不超标 不影响肉 蛋品质 消毒液的浓度要均匀 对不易溶于水的药应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消毒药液温度由20℃提高到30℃时效力可增加2倍 所以配制消毒药液时要用热水稀释 一般应控制在40℃以下 应现用现配 一次用完 使用雾化效果较好的自动喷雾装置或农用小型背包式喷雾器 雾粒大小控制在80~120微米 喷头距鸡体50厘米左右为宜 喷雾时喷头向上 先内后外逐步喷雾 1 4周龄每周带鸡消毒1 2次 4周龄以上每周天带鸡消毒1 3次 最好早 晚消毒 密闭式鸡舍亦可用大瓶加过氧乙酸 惠福星等易挥发的消毒药挂放在进风口处 随着空气进入鸡舍 达到鸡舍空气消毒的效果 ⑶ 饲料卫生 消毒和鼠害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饲料是沙门氏菌污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来源 饲料在较凉爽的环境中 或通过尘埃和饲料库房或车间内的昆虫 老鼠导致其受到污染 饲料库房或车间内沙门氏菌污染通常与管理不善和环境条件差有直接关系 ① 饲料库房 车间的清洁消毒应成为日常的作业 并应该利用有机酸和 或甲醛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并作好日常记录 ② 饲料库房 车间应配置有防控鼠害和其它生物传播体的装置或措施 ③ 饲料应按照进货或生产日期进行有序堆放 堆码应与周围有适宜的间隔空间 利于通风和卫生清扫 出库应按照进货或生产日期进行有序出库 并记录 饲料在库房的存放时间不得长于15天 梅雨季节应适当缩减存放时间 ④ 定期对库房 车间以及饲料进行沙门氏菌污染抽样检测 并记录 2 2 蛋鸡场沙门氏菌垂直传播途径的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⑴ 新进青年鸡的沙门氏菌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① 对每批新进雏鸡或青年鸡需要种鸡场提供鸡白痢沙门氏菌 肠炎沙门氏菌和禽伤寒沙门氏菌净化检测报告 了解鸡群的沙门氏菌净化状态 ② 对每批新进雏鸡或青年鸡需要进行沙门氏菌的血清血平板凝集抽样检测 及时掌握新进鸡群的沙门氏菌携带状态 检测阳性鸡应进行相应隔离处理 ⑵ 种鸡的沙门氏菌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种鸡群的沙门氏菌血清学平板凝集日常监测 定期进行细菌分离 并结合血清学检测结果 了解鸡群的感染状况及类型 进行有针对性的剔除或淘汰阳性鸡群或鸡只的防控措施 防止其传播感染阴性群 特别是针对产蛋期蛋鸡 ⑶ 种蛋孵化厂的沙门氏菌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对种蛋采取消毒措施 如 采用消毒液喷淋或熏蒸 也会降低种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 降低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 此外 对孵化厂环境及设施设备的定期清洗 消毒 以及在孵化厅或雏鸡入舍的最初几个小时使用竞争排斥性细菌益生素 能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只肠道系统 并阻止其再传播与其他组织或鸡只 也有助于降低沙门氏菌污染风险 2 3 蛋鸡场日常饲养管理中利用其它物质和鸡舍环境卫生及消毒执行程序对沙门氏菌污染的预防控制技术措施 ⑴ 接种沙门氏菌疫苗 疫苗接种是控制沙门氏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常用的疫苗类型有两种 灭活苗和弱毒疫苗 它们都具有血清型的特异性 如 禽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 因此 其保护效力具有血清型特异性 且后期无法通过血清学对鸡群进行净化 目前沙门氏菌疫苗只有肠炎沙门氏菌疫苗 一般免疫三次 1 10日龄 青年鸡 产蛋前 ⑵ 益生素 酸化剂及植物提取物 益生素对预防肠炎沙门氏菌非常有效 酸化剂的使用也逐渐成为预防沙门氏菌的替代方法 但需要持续使用 蛋鸡日粮中添加以下组合可以有效降低蛋鸡肠道内沙门氏菌定植数量 降低因沙门氏菌污染导致的禽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① 蛋鸡饲料中添加精油有机酸复合物 百里香酚 苯甲酸或肉桂醛 乙酸 800g t ② 蛋鸡饲料中添加600ug kg酵母铬 800mg kg益生素 ③ 蛋鸡饲料中添加800g t的复合有机酸 包括百里酚 香芹酚 苯甲酸 丁酸 ⑶ 鸡舍环境卫生及消毒执行程序 ① 制定鸡舍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定期进行鸡舍内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 饲养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 定期采取喷雾加湿的方式控制鸡舍粉尘含量以及制定适宜的鸡舍换气制度 ② 制定鸡舍内定期带鸡消毒执行制度 通过鸡舍内沙门氏菌的监测结果确定消毒剂使用剂量及消毒剂交替使用间隔时长 ③ 鸡舍饮水管线的定期清洗与消毒措施 鸡舍内饮水管线应每周进行一次清洗或反冲清洗 每周进行两次添加含10 二氧化氯的粉剂或0 1 的有机酸化剂进行饮水管线内部消毒处理

更新时间:2022-11-21 14:29:02

. 改善仔猪肠道健康的思路和替抗产品的作用机制

摘要 断奶是生猪养殖的关键阶段 抗生素和高浓度氧化锌可以有效减少仔猪断奶后腹泻 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肠道健康对减少仔猪腹泻 改善生长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综述替抗产品 益生菌 益生元 有机酸 精油 抗菌肽等 在改善仔猪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替抗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 在养殖过程中 通常使用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断奶腹泻 PWD PWD是猪的肠道疾病 在断奶后2w内发生率高 PWD的普遍特点为腹泻 脱水 死亡率高和存活猪体重低 PWD通常与仔猪健康状况与环境管理有密切关系 与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 的增殖有关 集约化养殖下 改善动物肠道对抵抗PWD具有积极作用 肠道上皮细胞是动物免疫系统中最大的器官之一 包含超过70 的免疫细胞 胃肠道微生物菌群随时间不断变化 早期肠道微生物的定植会对个体产生长期的影响 以仔猪为例 在断奶过程中 仔猪的食物由液态奶转变为固体饲料 肠道黏膜和生理结构产生应激 肠道微生物菌群随之改变 导致仔猪疾病发生 在饲料无抗 养殖减抗条件下 益生菌 有机酸 植物提取物等替抗产品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配方中 文章综述日粮对仔猪腹泻的影响及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在解决仔猪肠道健康与改善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替抗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日粮中蛋白含量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断奶后 日粮改变导致仔猪采食量 FI 下降 对仔猪肠道结构 刷状缘酶活性和营养的消化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后肠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被肠道微生物发酵 产生氨 生物胺 吲哚等有毒物质 从而引发断奶仔猪腹泻 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减少肠道中蛋白质的微生物发酵 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影响大肠的代谢产物模式 与低蛋白水平组 150 180g kg 相比 高蛋白水平组 200 260g kg 的断奶日粮会诱导结肠微生物组成和发酵产物 氨 组胺 亚精胺等 变化 增加膳食纤维 170 180g kg与145g kg相比 可以减少氨和腐胺生成 有研究评估日粮中纤维含量 肠道蛋白质发酵和肠道菌种的相关性 试验给仔猪饲喂两种蛋白质来源 酪蛋白或大豆 的粗蛋白质 85 335g kg 发现日粮蛋白水平影响回肠中乳酸菌的数量 高蛋白 低纤维日粮促进仔猪大肠蛋白的发酵和有毒副产物的产生 根据蛋白质的来源和消化率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低水平 160 180 g kg 优质蛋白质 适量补充氨基酸 可以改善肠道健康 且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 2 膳食纤维对仔猪健康的影响 日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对肠道功能 食糜理化性质的改变 胃肠道器官 肠道组织的发育及减少有毒胺类的形成具有正向作用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纤维的效果取决于纤维类型 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作用于大肠 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和排泄速度 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食糜黏度 降低营养物质的吸收速率 不溶性纤维会增加胃重 减少结肠食糜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影响与其化学性质有关 beta 葡聚糖可以增加小肠的绒毛高度 隐窝深度值 蔗糖酶的活性 促进与肠道屏障功能和营养转运相关的基因 SGLT1 GLUT2 表达 木聚糖可以增加基因的表达和消化率 饲喂富含阿拉伯木聚糖的日粮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 降低盲肠中拟杆菌和肠杆菌科的菌数 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丰度 高膳食纤维对仔猪腹泻率无影响 小麦麸皮的不同加工方式对其性能无明显影响 日粮中添加天然或膨化麦麸可以增加仔猪回肠杯状细胞的数量 降低结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改良麦麸会减少仔猪结肠中短链脂肪酸 SCFA 和甲胺的产生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肠道相关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膳食纤维可以在断奶猪中发挥益生元效果 提高肠道健康度 减少 PWD 的发生 纤维的作用效果主要依赖纤维特性 添加量和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 3 饲料添加剂在替抗中的作用机制 3 1 益生菌 肠道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建立对机体的健康起关键作用 替抗环境下 调节肠道微生态是在集约化生产中改善动物生长性能 对抗动物疾病的策略之一 益生菌功能的发挥与产品中的菌株有关 目前使用的益生菌多为芽孢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梭状芽孢杆菌属 乳杆菌肠球菌属 酿酒酵母等 主要通过提高体重 FBW 平均日采食量 ADI 以及降低料重比等生产指标评价产品的有效性 益生菌在抗氧化 缓解动物应激 减少甲烷排放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正常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一个动态过程 益生菌通过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 增强免疫调节能力 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发挥作用 益生菌可以产生SCFA等肠道代谢物 从日粮中释放磷 钙等必需矿物质 提高干物质 有机物 蛋白质和纤维等物质的消化率 一些益生菌菌株能够产生蛋白质水解酶以及其他具有活性的酶类 淀粉酶 纤维素酶 植酸酶 提高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绒毛修复 提高绒隐比 影响猪肠道营养的吸收和黏液的分泌 也有研究表明 益生菌在动物体内合成维生素类 如乳酸菌产生B族维生素 益生菌在调节宿主免疫应答方面具有显着作用 特异性菌株可以调节先天免疫 选择性屏障 黏液层 免疫激活和耐受 和获得性免疫 通过增强细胞架构 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的磷酸化来加强肠道黏膜的完整性 减少病原体诱导的黏蛋白分泌 同时通过诱导抗炎反应 抑制肠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 为宿主细胞提供免疫防御 益生菌可以增强免疫应答反应中的T 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增强获得性免疫应答 益生菌和宿主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 益生菌可以与病原体竞争营养 氧气或黏附位点 拮抗病原微生物 有研究表明 屎肠球菌 嗜酸荚膜球菌和酿酒酵母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在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 通过与有益菌共生 促进肠道中共生菌的增殖 改善肠道健康 动物微生物菌群的早期定植对动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结构和演替以及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在动物免疫窗口期添加同源性益生菌类产品对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有正向帮助 氧化应激会导致氧化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 益生菌和肠道细胞产生的代谢物刺激分泌化学信号 下调甚至抑制病原体的感染和毒力因子编码基因的表达 从而降低致病性 但是 效果因菌株不同而异 需要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和作用条件进行研究 3 2 益生元 益生元是宿主不可消化 被微生物选择性利用 对宿主健康有利的一类物质 益生元需要耐受宿主的胃酸和消化酶环境 可以被肠道微生物菌群发酵利用 选择性地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菌群生长 增加肠道SCFA的产量 降低食糜pH值 拮抗致病菌 从而对肠道健康和宿主机体的整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常用的益生元包括乳糖 甘露寡糖 MOS 半乳甘露寡糖 GMOS 低聚果糖 FOS 低聚异麦糖 IMO 壳寡糖 CHOS 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 乳糖作为保育猪的常用益生元 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 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肠道pH值 拮抗病原体 乳糖还可以增加短链脂肪酸 SCFA 的产生 SCFA 乳酸 丙酸 乙酸 丁酸 是结肠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 但肠道中的SCFA很难通过体内测量进行评价 随时间延长 SCFA浓度增加 各脂肪酸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益生元可以影响肠道结构 有研究表明 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后 仔猪绒毛高度增加 绒毛高度与肠上皮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Tian等给1 7日龄仔猪口服甘露寡糖 发现产生的SCFA会降低pH值 影响哺乳仔猪空肠功能的发育 有研究对11种产品进行评估 只有3个试验报告显示产品对动物的生产性能 FBW ADI FGR 具有改善作用 有研究比较益生元与抗生素对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益生元包括壳聚糖 转基因大豆黄酮和桑叶多糖 评估表明 益生元组和抗生素组无显着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益生元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益生元在动物胃肠道中的作用机理 确定其发挥功能的成分及机体代谢与益生元 代谢物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关系 3 3 有机酸 有机酸是动物日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一系列化合物组成 如乙酸 乳酸 柠檬酸 苯甲酸 其分子式中含有特定的羧基 存在于脂肪和油中 主要用于仔猪日粮 SCFA主要作为能量来源 中链脂肪酸 MCFA 在细胞中起到调节信号的功能 在线粒体中起到调节代谢的功能 中链甘油三酯的性质与MCFA相似 具有促进消化吸收 改善肠道菌群和组织形态 具备抗菌活性 降低胃内容物pH值 利于蛋白质消化 促进酶产生 降低胃排空速度 利于黏膜完整性等功能 中链甘油三酯主要通过促进蛋白质消化 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含量和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发挥作用 有机酸可以改善小肠结构和绒毛微结构 降低腹泻和粪便成形等情况 1g kg饲料的酸化剂对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可以预防PWD 或PWD 后恢复动物生理功能 3 4 植物精油 世界上约有3000种精油 精油一般从芳香植物中提取 通常为次生植物代谢物的混合物 含有酚类化合物 即百里香酚 丁香酚 香芹醛 萜烯类 菠萝提取物 柠檬酸 生物碱 辣椒素 凝集素 醛类 肉桂醛 多肽或聚乙炔 其中 肉桂醛 香芹醛 丁香酚和百里香酚具有抗菌特性 精油的作用方式尚未完全阐明 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对革兰氏阴性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具有拮抗作用 此外 精油具有独特的气味或风味 可以通过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 精油的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生物碱 单宁 萜烯和红松皂苷的混合物 有研究表明 精油 百里香酚和肉桂醛 与酶 木聚糖酶和 beta 葡聚糖酶 的混合物对断奶仔猪的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具有益影响 但对其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粪便性状无影响 多酚补充剂可以抑制猪十二指肠黏膜NF kappa B的活性 可能是抑制猪肠道炎症的有效策略 由单一植物成分混合物组成的饲料添加剂对肠道猪上皮细胞 IPEC J2 的作用模式表明 该添加剂成分具备抗氧化和抗炎特性 可以通过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起到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但由于提取物的组成复杂 起作用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替抗作用和效果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3 5 核苷酸 核苷酸通常由生物体合成 在特定情况下 如早期断奶 能量和谷氨酰胺的不足会限制核苷酸的合成 核苷酸除作为 DNA 和 RNA 的组成单位外 还可以作为能量来源 氧化还原反应的辅助因子 活性中间体和酰基载体 与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 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小肠的完整性相关联 核苷酸在饲料中通常以酵母提取物的形式添加 有研究表明 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 核苷酸在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核苷酸可以通过降低皮质醇水平调节仔猪的断奶应激 但核苷酸对肠道结构和免疫系统调控 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腹泻情况无显着效果 3 6 抗菌肽 抗菌肽 antimicrobial peptide AMPs 为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 多数具有强碱性 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优点 可以特异性拮抗病原微生物如革兰氏阴性或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真菌 寄生虫等 其抗菌机制为针对病原体的特定分子受体 穿透细胞膜 与细胞内靶分子的相互作用 可以作为动物的免疫调节剂提高免疫力 研究表明 抗菌肽对仔猪的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率 肠道形态以及肠道和粪便微生物菌群方面表现出正向效果 抗菌肽作为免疫分子可以减少炎症反应 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但是 抗菌肽与抗生素作用机制相近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抗菌肽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以及对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4 结论 日粮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和动物技术参数的关键因素 原料的品质和控制在保证饲料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蛋白原料紧缺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后肠发酵的影响 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 使用高可消化的蛋白质降低后肠蛋白质的发酵 优化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 饲料添加剂包括益生菌 益生元 氨基酸 酶 有机酸 植物提取物 核苷酸和抗菌肽 可以对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显示出积极作用 未来需要对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的机制 对肠道稳态起关键作用的物质 添加剂的有效剂量以及与饲料成分和添加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为饲料厂替抗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2-07-13 15:35:54

.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对多浪羊反刍行为 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引言 棉花种植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19 年我国的棉花总产量超过588万t以上 其中新疆地区棉花产量为 500 2万t 占全国棉花棉产量 84 94 棉花种植所产生的棉副产品如棉秸秆 棉籽粕 棉籽壳是巨大的饲料资源 新疆畜牧业和农户也多将棉籽壳 棉籽粕 棉秸秆作为主要饲粮 其中棉籽壳是棉籽经过剥壳后得到的 棉籽壳营养成分为粗蛋白质 CP 含量4 ~6 中性洗涤纤维 NDF 含量85 87 酸性洗涤纤维 ADF 含量64 5 ~ 68 0 粗脂肪 EE 含量1 9 4 4 但棉籽壳中残留有棉酚 单宁 非淀粉多糖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 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长期大量饲喂可能会引起尿结石等中毒现象 多浪羊作为新疆本地特有品种对沙漠地区 干旱环境 高纤维素饲料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因此 本试验采用高 低2种棉籽壳比例的饲粮饲喂多浪羊 探索高比例棉籽壳饲粮对多浪羊反刍行为 瘤胃发酵参数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为新疆大宗棉籽壳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指导 试验设计 试验选取 20 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多浪羊 28 0 plusmn 2 2 kg 按体重均匀分为 2 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只羊 试验饲粮参考 肉羊饲养标准 NY T 816 mdash 2004 并结合南疆地区多浪羊生产实际配制 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试验羊在预饲前完成驱虫 去势 瘘管手术 手术恢复后单栏饲养 试验预试期 30 d 正试期15 d 分别于每日 09 00与 21 00定量饲喂 1 次 自由饮水 结果 1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对多浪羊反刍行为的影响 如表 2 所示 饲喂高 低 2 种不同棉籽壳比例饲粮对多浪羊的反刍次数和反刍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试验组的总反刍时长和夜间反刍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 总反刍次数 昼间反刍时长和夜间反刍时长有增加趋势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2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对多浪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如表 3 所示 晨饲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瘤胃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在晨饲后逐渐下降 并在晨饲后2 h时降至最低值 随后缓慢上升并在晨饲后8 h 时达到最高值 且在不同时段内试验组pH均高于对照组 且在晨饲后0 2 h 时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晨饲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瘤胃 NH3 N 浓度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在晨饲后瘤胃NH3 N浓度逐渐降低 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晨饲后 4 6 h时降至最低 而后缓慢回升 且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照组的 NH3 N 浓度均高于试验组 且在晨饲后0 2 4 和 8 h 时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1 在晨饲后6h时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晨饲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乙酸 丙酸 丁酸 戊酸 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在晨饲后 0 2 和 8 h 时试验组乙酸浓度低于 对 照 组 且在晨饲后 0 h 时差异显著 P<0 05 晨饲后 2 h 时差异极显著 P<0 01 而在晨饲后 4 和 6 h 时试验组乙酸浓度高于对照组 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试验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丙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且在晨饲后 2 h 时差异显著 P<0 05 试验组的丁酸浓度在晨饲后 0 4 6 8 h 时高于对照组 在晨饲后 2 h 时低于对照组 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试验组在不同时间段的戊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且在晨饲后 0 4和 6 h 时存在显著差异 P<0 05 试验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在不同时间段内均低于对照组 且在晨饲后 0~2 h 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3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对多浪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如表 4 所示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会影响多浪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其中试验组 DM 和ADF 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CP和 NDF 表观消化率低于对于对照组 EE表观消化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不存在显著 差异 P>0 05 结论 ①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会增加多浪羊的反刍时长和夜间反刍次数 ②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会升高多浪羊瘤胃pH 降低瘤胃NH3 N 丙酸 戊酸和TVFA浓度 ③ 饲喂高比例棉籽壳饲粮会降低多浪羊的DM和ADF表观消化率

更新时间:2022-07-08 11:02:37

. 酸化剂的相关知识 三

十七 包被型酸化剂为什么不与碱性物质反应 一般地 普通酸化剂的生产均是按一定配方比例混合而成 各种酸性原料如磷酸没有经过特殊物化处理 而磷酸又是三级电离强酸 因此普通酸化剂易与碱性物质如石粉 小苏打起反应 胀气 而包被型酸化剂 缓释型 是预先将磷酸等酸经过了高温脱水酯化处理 再用稳定性极佳的硅胶体吸附 最后用包埋材料处理而成 在没有自由水分子存在的条件下 包被型酸化剂就不会有游离的氢根离子释放出来 所以基本上不会与碱性物质反应 但由于不能将酸根离子完全包裹起来 在高浓度与强碱接触或有自由碱基存在条件下 仍会有极强的中和反应产生 十八 酸化剂的主要成份 由有机酸与无机酸按一定比例与赋形剂复合组成 有机酸 常见的有L 乳酸 柠檬酸 富马酸 甲酸 乙酸 丙酸 丁酸 山梨酸 苹果酸 酒石酸 苯甲酸等 无机酸 磷酸 盐酸 因挥发性很少使用 载体 赋形剂 二氧化硅 十九 酸化剂应用领域 酸化剂 同义词为饲料酸化剂 饲料酸化剂是继抗生素之后 与益生素 酶制剂 微生态制剂等并列的重要添加剂 是一种无残留 无抗药性 无毒害作用的环保型添加剂 饲用酸化剂作为一种可降低饲料在消化道中的pH值 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的新型添加剂 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酸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家禽 任猪 肉牛 奶牛 羊等动物的饲料中 二十 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制 饲料酸化剂有单一型或复合型 另又有液体型和固体型之分 饲料酸化剂现多以有机酸和无机酸配合使用为主 因两者结合使用可达到互补协同效应 克服单一酸化剂的不足与缺陷 可增强使用效果 降低使用与饲养成本 提高养殖经济效应 由于有机酸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 其抗菌机制是相当复杂的 但是它们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在饲料中添加的酸化剂一般为有机酸 它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有机酸只能通过降低胃肠道环境的pH 值来达到间接降低有害病菌数量的作用 如富马酸 柠檬酸 苹果酸和乳酸等 第二类有机酸除了能够降低胃肠道环境的pH值以外 还可以通过破坏病菌的细胞膜 达到干扰病菌酶的合成 进而影响病菌 DNA的复制 最后产生抗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 属于这一类的有机酸包括甲酸 乙酸 丙酸和山梨酸等 由干pH值 浓度和解离状态的不同 不同的有机酸具有不同的靶细菌 见表4 二十一 饲料酸结合力的测定方法 粉碎的样品进行筛粉 lt 0 25mm 后用四分法取样 准确称取10 0g干干燥洁净的250ml烧杯中 加入90ml 的去离子水 在恒温水浴中加热 至温度达到 37℃左右 取下放在磁力搅拌器上 打开搅拌开关进行搅拌 并插入温度计控制温度在37 1℃内 将酸度计电极插入溶液中 待 pH 值恒定后记下此数据 然后 用标准 1 00mol L的盐酸逐步进行滴定 每次滴1mL 滴入后pH值恒定时记录数值 参考 饲料酸结合力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二十二 为什么酸化剂目前主要应用于仔猪或断奶仔猪 新奶前的仔猪 由于吸食的母乳中含有大量乳糖 在胃内乳酸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 使胃内PH值保持在4时即可很好的消化乳蛋白 而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 消化道中酶和胃酸的分泌不足 见下图 并且由于从母乳为主突然改变到以采食固态饲料后 还会引起胃内PH值的大幅度升高 可达到5 5 以上 Manner等1984 大量试验认为胃蛋白酶要求的最佳PH值为2 0 3 5 当PH4 0时活性减弱甚至失活 一般认为一头28日龄的断奶仔猪每天只能分泌相当于20ml1mmol盐酸的胃酸 所以在断奶后的第一天能消化的饲料不超过57g 多采食的饲料就不能被仔猪很好的利用 未被消化的饲料随着食糜进入消化道后段在有害菌的作用下产生肠毒素 从而导致仔猪下痢 而当加入酸化剂后降低了饲料的系酸力 相应胃内 PH 值下降 可以进一步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 消化的饲料量相应上升 酸化作用还能降低胃部食糜排空 速率 这对营养物质得到更充分消化有利 同时肠道内容物的酸度也影响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羧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 二十三 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酸化剂的理由 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哺乳母猪料还没有使用酸化剂 除了成本因素以外 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酸化剂的必要性 还有很多饲料厂的技术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点 正如孕妇喜爱吃酸口味的食物一样 怀孕后期母猪也需要补充一定剂量的酸化剂 另外哺乳母猪产奶需要消耗大量的钙质 也需要补充酸化剂 这是由于酸化剂能够提高血液中钙的浓度 加强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尽管饲料中通常都添加了过量的钙 但是这些过量的钙只有在酸化剂的配合下 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此 给母猪补充酸化剂相当于给母猪补钙 酸化剂还能够刺激肠道的蠕动 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母猪便秘 酸化剂的一个普遍功能就是助消化 因此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酸化剂还能增加泌乳量 病毒对酸碱环境极其敏感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 母猪料中添加酸化剂 能够提高母猪仔猪免疫力 防止仔猪病毒性腹泻 特别是在冬季 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多发季节 在哺乳母猪料中加酸化剂是必须的 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酸化剂的好处归纳总结如下 1 预防和治疗母猪便秘 2 增加泌乳量 3 提高母猪仔猪免疫力 防止仔猪病毒性腹泻 4 提高血液钙的水平 促进胎儿生长和泌乳 5 增加采食量 促进消化

更新时间:2022-05-18 15:10:14

. 酸化剂的相关知识 二

九 国际上公认的有肯定效果的酸化剂有哪些 当前为世界所公认的有肯定效果的酸化剂主要有乙酸 柠檬酸 延胡索酸和甲酸钙 而丙酸 丁酸 苹果酸 盐酸和硫酸等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效果不明显甚至是有负效应的 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来看 4 种有正效应的酸化剂效果依次是 乙酸 gt 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钙 复合酸化剂的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 不同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及适宜用量也不同 一般认为 适量的酸化剂才能发挥正效应 酸剂量不足 达不到应有的降低消化道 pH 值的效果 酸添加量过高 可能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一般来说 饲料酸化剂的添加量范围为 0 025 ~3 0 其中乙酸的使用要求最低 一般直接添加或使用双乙酸钠 乙酸钠与乙酸的粉末状固态混合物 可作为饲料酸化剂和防霉剂使用 十 目前 普遍认为 酸化剂和高铜有显着的协同作用 其原因是什么? Braude 在 1955 年首次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正常需要量 10 倍的铜 可明显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在此以后铜作为一种有效的促生长剂在养猪中被广泛利用 高剂量铜已被认为是一种高效 廉价 使用方便的促生长剂 Cromwell 等 1989 Burnell 等 1988等 铜的促生长作用机理可能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促进动物采食量 铜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 它可影响许多与神经肽类物质 NP 的合成和分泌 比如 NPY NPY 与动物饱感信号相互作用 饥饿时饱感信号消失 NPY 合成增加促进采食 高铜时 NPY 合成增加 也会提高采食 ②高铜可以激活消化道中的相关酶类 促进胃蛋白酶的激活 并提高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提高粗蛋白的消化率 铜可以提高脂肪酶 碱性磷酸酶 A 的活性 从而提高动物对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消化吸收 ③高铜可以提高血液中生长激素 GH 的浓度 促进蛋白质的沉积 抑制其分解 还可以促进脂肪物质向蛋白质转化 提高瘦肉率 ④高铜可以抑制有害肠道微生物的生长 十一 高剂量地添加酸化剂 效果是不是更好些? 首先 要了解添加酸化剂的主要目的 对于断奶前后的乳猪 保育小猪 由于其胃肠道发育未完善 胃酸分泌不足 对固体饲料消化能力较差 不加酸则易引起小猪营养性拉痢 所以这阶段加酸主要目的是弥补幼小仔猪胃酸分泌不足 添加量要根据小猪的生理特性及饲料的系酸力 日粮类型 而定 一般地 在玉米 豆粕 乳清粉的日粮中 复合型饲料酸化剂 1 水溶液 pH 值为 1 8~2 3 添加量为 2~3kg T 全价料或以上 对于中大猪 由于其胃分泌胃酸已充足 加酸主要目的不再是消化不良 而是要抑制饲料中一些致病菌生长 或者提高一些杂粕适口性 因此其添加量可相应减少 如复合型饲料酸化剂 1 水溶液 pH 值为1 8~2 3 添加量为 1~2kg T 全价料 但是如果要减少或不用抗生素 则酸化剂用量可能要促进胃蛋白酶的激活 并提高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提高粗蛋白的消化率 铜可以提高脂肪酶 碱性磷酸酶 A 的活性 从而提高动物对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消化吸收 达到 5~10kg 的用量 一般来说 单一酸化剂用量范围在5~30kg 吨全价料 复合磷酸型酸化剂1~3kg 吨全价料 最高不超过 10kg 而复合乳酸型酸化剂用量 2~5kg 最高用量不超过 20kg 如过量的使用酸化剂既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对小猪又会反愦性地抑制胃酸分泌 不利于其消化道的发育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酸中毒 十二 使用酸化剂是否可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添加酸化剂或抗生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添加酸化剂是弥补小猪胃酸分泌不足 缓冲饲料中碱性营养物质对对胃酸的中和作用 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防治营养性下痢 而如果添加抗生素是要防治呼吸道方面疾病 尽管其也有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作用 两者也不能相互替代 如果添加抗生素的主要目的也是防治营养性下痢 那么可考虑替代 但也不一定能替代 要从第二点进行深入分析 2 所要添加的酸化剂或抗生素的作用效果是否具有相等性 可替代性 不同类型的酸化剂 其对胃肠道的微生物类别起作用基理是不一样的 有机酸中挥发性有机酸如甲酸 乙酸 丙酸 丁酸等可通过直接扩散进入细胞内 降低细胞内 pH 值 抑制某些大分子如 DNA RNA 蛋白质或脂类等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代谢 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而起到杀菌作用 这点与部分促生长类的抗生素如黄霉素 新霉素等 但一些防球虫类抗生类 防止呼吸道类药物 酸化剂并不具备类似的作用 因此不能被替换 如二甲酸钾可替代用于促生长的抗生素 但不能替代球虫类药物 3 酸化剂的添加量多少与替代多少抗生素 取决于饲料营养水平 饲养卫生条件 管理水平等 4 酸化剂与抗生素一样 不是万能的 什么功能都有 什么病都能治 而且必须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抗生素都有其最低杀菌浓度 如果低于该浓度时 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 因此我们不能无条件地说酸化剂可以替代多少抗生素 用了酸化剂后就不用抗生素了 十三 在动物胃肠道中 粉状酸化剂与颗粒型酸化剂的释放性能有什么区别? 1 粉状酸化剂与胃肠道粘膜的接触面较宽 易在胃内全部被释放 这样有可能导致胃内酸度偏高而引起胃溃疡 而颗粒酸化剂与胃肠道粘膜接触面积较小 酸释放缓慢 因而能较好避免胃出现过酸的不良症状 2 颗粒载体由于体积大 纵向深 部分酸根离子可被其带至动物的小肠甚至大肠 对整个消化道起酸化作用 十四 包膜缓释型酸化剂对胃肠道独特作用在哪里? 普通饲料酸化剂 不管是复合磷酸型饲料酸化剂 还是复合有机酸型饲料酸化剂 在与饲料中其他物质混合 贮存过程中 便会出现酸与石粉等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胀气 甚至色变 养分损失等现象 这时酸化剂最多也只能起到轻微的降低饲料碱储值的作用 酸化效果是不显着的 包膜缓释型酸化剂与石粉等碱性物质直接混合后 不会产生化学反应 绝大部分酸能与饲料一起到达仔猪胃部 少量可到达小肠道 十五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怎样?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六个 一是提供酸根离子 弥补幼龄动物胃酸分泌不足 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化为蛋白酶 并可提高胰蛋白酶的活性 从而促进蛋白质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二是酸根离子降低了胃肠道 pH 值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节约蛋白 从而能起到类似抗生素的促生长 防下痢效果 三是通过酸味刺激味蕾 引起食欲 巴甫洛夫效应 促进采食 同时分泌更多唾液 含消化酶 提高饲料消化率 四是有机酸直接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 提供能量 对抗各种应激 五是酸可防菌 防霉 抗氧化 提高饲料质量 六是酸可增加部分营养物质的溶解性 提高吸收率 十六 添加酸化剂是不是可以减少乳清粉的添加量? 乳清粉含有乳糖 乳糖进入小猪胃肠道后 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下 转为乳酸 从而到胃肠道起到胃化作用 这点与酸化剂的作用功效相一致 因此很多人认为酸可以替代乳清粉 但是乳清粉的除了乳糖之外 还有各种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 氨基酸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营养极为丰富 特别是高蛋白乳清粉 酸化剂是不具备有这样的营养成分的 另外 乳清粉的乳清香味对动物的诱食效果较酸化剂优越 所以不能简单地用酸化剂来替代乳清粉

更新时间:2022-05-17 14:39:40

下载饲料行业信息网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