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关中夏玉米地区遭受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冬小麦收获期较常年提前5-7天,夏玉米播种期干旱、高温和降雨等气候不确定性变化,对玉米高质量播种带来不利影响。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出苗整齐度是取得玉米高产关键,高质量播种实现苗全、苗壮、苗齐、苗匀是核心。合适土壤温度(地温稳定20-25度)、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15%左右)和播种深度(5-7厘米)是玉米种子出苗需要的适宜条件。依据气候不确定性,要立足抗旱保全苗,同时防范降雨后机械作业困难,为此,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出关中灌区夏玉米高质量播种技术措施。

  一、 选择优良品种

  应优先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抗倒、多抗广适、适宜机收的品种。关中东部小麦收获较早,可选用产量潜力大、生育期较长,如郑单958、陕科6号、良玉99等品种;关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可选用生育期适中、耐密高产稳产、抗逆性良好,如延科288、陕单650、金科玉3306等品种;宝鸡地区可选用早熟、稳产抗病的陕单650、延科288等品种。籽粒直收地块宜选择早熟耐密,穗位适中、抗倒伏、籽粒前期灌浆快、后期脱水快的宜机收品种陕单650、陕单660、金科玉1号、陕单803等品种。

  二、 种子优选处理

  选用纯度≥98%、发芽率≥93%、净度≥98%、含水量≤13%的优质商品种。可根据当地近年苗期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二次包衣或拌种。预防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等,可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精甲霜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等;防治灰飞虱、蓟马、地下害虫等,可用噻虫嗪、吡虫啉、氯氰菊酯、氟虫腈或呋虫胺等。药剂用量应严格按照登记用量或用药说明施用。

  三、提高播种质量,夯实高产稳产基础

  (一)提高播种质量。玉米播种应早尽早,小麦机收后立即贴茬直播,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留茬高度≤20厘米,并抛撒均匀。玉米播种应采取单粒精播、种肥同播,优选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械加装北斗导航精量播种,鼓励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等行距(行距60厘米)或宽窄行(宽行70~80厘米,窄行40~50厘米)播种,行距偏差小于5厘米;滴灌带均匀铺设在窄行中间。播种机运行速度控制在5~7公里/小时,播深3~5厘米;做到播深、行距、覆土、镇压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或镇压轮打滑。播种时应按照播种技术要求,调试好播种机械,先进行试播,达标后再进行大规模播种。有条件的可苗带清茬,以提高播种深度和整齐度的一致性,夯实高产的群体基础。

  (二)坚持适期适墒(分墒)播种,根据地块类型和种植规模,选择适宜播种方式、适时分墒播种,力争把玉米播在高产期。 因高温和干旱,以及降雨过大影响玉米适期播种和出苗现象时有发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既要防止高温和干旱影响玉米适期播种和出苗,同时要防止大雨过后,机械进地困难,难以播种在高产期,或者机械过早进地播种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对于土壤过湿、在适播期仍然无法进行机械播种的地块,小农户田块鼓励农民采取传统人工点播方式抢时播种,争取把玉米播在适宜高产期6月15日前。

  种植规模较大的种植大户,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期服从播种质量、不要急于机械进地播种。适时分墒播种,在6月20日前选用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玉米播种,墒较大时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或加装一对驱动轮胎,增加接地面积,减少接地压力。此外,应经常检查机器播种口,防止因湿土堵塞机器种子出口处,使种子无法播入土壤,避免缺行断垄现象。

  (三)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大户,尽量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装置导航的拖拉机和玉米精播机一次完成施灭茬、深松、施肥、播种、铺管、覆土、镇压等作业。采取宽窄行种植40cm+70cm或者40cm+80cm 种植,滴灌带铺设在窄行中间。播种前调试滴灌管网,做到边播种边安装节水设备装管。播后及时滴水出苗。干燥田块每亩滴水20~30m3,湿润田块每亩滴水10~15m3,确保出苗率 90%以上。

  (四)科学确定密度。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地块,播种密度应根据管理水平在当地平均水平基础上增加10%~20%。未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地块,耐密型玉米品种一般大田每亩播种4500~5000粒左右,示范田5500粒左右,攻关田5800~6000粒;大穗型品种一般大田每亩播种4200~4500粒左右,高产田5300粒左右,播种密度应比预定收获密度增加15-20%左右。

  四、科学应用除草剂,确保除草效果

  高温、干旱、降雨和土壤水分大等交替频繁,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品种,或于玉米3-5叶期使用茎叶喷雾处理。播后苗前一般在播种后7天内选择适宜时机用药,苗后在玉米6片叶前处理完。根据杂草种类、土壤类型,杂草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不要超过说明书中最大量的15%-20%,避免药害发生。喷药时间掌握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以后的无风天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