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总体态势

  2025年上半年,全国蛋种鸡产业呈现“祖代产能优化、父母代结构分化,种雏供应增加、价格高位”的特点。虽然终端需求疲弱,不少地方蛋价已深跌至成本线以下,商品鸡养殖场效益不佳,但由于持续两年多的波峰盈利,上了不少规模场,加上不少中小场户赌行情的心态,上半年种雏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种雏市场整体活跃度提升。

  二、种鸡生产情况

  01祖代种鸡

  在产存栏增长、后备存栏下降

  引种更新情况,上半年国产品种新增祖代18.44万套,其中高产蛋鸡14.16万套,地方特色4.28万套。进口品种2.30万套,均为从西班牙进口的罗曼系。6月份单月引种以进口为主为1.15万套,国产更新仅0.66万套。

  监测数据显示,1-6月全国在产祖代平均存栏55.08万套,同比增长12.66%。2月份最高为58.7万套,随后持续下降至5月份时为50.22万套,但到6月末一下子反弹为57.33万套,环比增长14.16%,同比增长32.25%。其中国产品种占据绝对主导,占比达71.72%。

  与在产存栏的情况相反,祖代后备存栏锐减,1-6月后备祖代平均存栏20.01万套,同比下降13.38%。6月末后备存栏17.43万套,环比下降11.97%,同比下降40.27%,反映行业对远期更新趋于谨慎。

  02父母代种鸡

  在产存栏温和增长,后备存栏高企

  监测企业1-6月在产存栏平均为1292.21万套,同比微增2.88%。全国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估算同比增长8.02%,主要受2024年引种成功带来的产能释放驱动。但6月出现显著变化:监测企业在产存栏环比大幅下降11.63%,同比增加1.16%,主因企业集中淘汰80-125周龄的大日龄低效种鸡。这导致监测企业在产存栏占比短期内从长期80%以上降至6月的70.11%。

  父母代种鸡后备存栏情况,监测企业1-6月后备父母代种鸡存栏从1月份的461.24万套一直增加至6月份的641.63万套,平均为539.94万套,同比增长19.19%。6月末环比增长6.15%,同比增长19.62,预示未来数月商品代雏鸡供应潜力较大。

  三、雏鸡供应与价格

  01父母代雏鸡

  供应量激增,价格强势上涨

  受益于在产祖代存栏增加,父母代雏鸡销售量从1月份的161.85万套,增加至3月份的206.1万套,后减少至6月份的157.39万套,上半年累计供应父母代雏鸡1047.65万套,同比大幅增长37.63%。6月的157.39万套,虽然环比下降16.17,但同比仍增加44.53%。

  1-6月父母代雏鸡均价19.12元/套,同比上涨14.90%。6月均价月5月份的17.47元/套飙升至20.99元/套,环比增加20.15%,同比增加31.28%,显著高于成本线12.44元/套,反映市场供需偏紧,尤其是优质种源需求旺盛。

  02商品代雏鸡

  供应量稳步增加,价格高位运行

  1-6月监测企业销售商品代雏鸡6.18亿只,同比增长9.8%。全国商品代雏鸡估算总量达7.27亿只,同比增长11.2%,印证蛋鸡规模化发展带来的补栏需求扩张。6月监测企业销量0.95亿只,虽然环比降低12.22%,但同比仍增长16.34%。监测企业供应量占比85.53%,其中6月占比为77.05%。

  1-6月商品代雏鸡均价4.53元/只,同比上涨17.97%。这与终端鸡蛋价格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下游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反应其或存在睹后市的心理。6月均价4.37元/只,虽然环比下降5.82,但同比仍增长17.16%,同样远高于成本价的2.95元/只。

  四、上下游关联市场

  01饲料市场

  原料分化,蛋白强能量弱

  豆粕价格剧烈波动。4月强势上涨:受油厂停机等因素影响供应紧张,豆粕价格月内飙升24.46%,日均价达3844元/吨,合单斤鸡蛋饲料成本增至3.19元;6月因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市场供应充裕,国内豆粕供给超过饲料需求增长,压榨企业库存回升,价格大幅回落。豆粕均价大幅回落至3400元/吨,环比跌5.8%,同比跌8.3%。

  玉米价格相对坚挺。市场供应减少,加之玉米及替代品高粱等饲料原料进口大幅下降,市场价格保持坚挺,新季小麦上市有效补充了优质饲用粮源,玉米价格上涨趋缓。6月饲用玉米均价2.46元/公斤,环比涨1.1%,同比跌4.2%。

  配合饲料价格受原料端传导呈现“高位缓跌”特征。6月份蛋鸡配合饲料3.25元/公斤,环比跌0.3%,同比跌3.8%。

  02鸡蛋市场

  供应过剩主导价格下行

  供应持续扩张,产能达历史高位。2025年上半年,商品蛋鸡养殖行业经历了严重的供应过剩困境。在产蛋鸡存栏量从1月起持续攀升,2月已突破12.95亿只,创下近五年最高水平。至5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进一步攀升至13.32亿只,为三年新高。这一现象主要源于2024年养殖盈利期的补栏热潮与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加速扩张,导致新增产能集中在2025年上半年释放。

  需求疲软叠加季节性波动。上半年鸡蛋市场需求呈现先强后弱的季节性特征,但整体表现疲软:春节后消费量锐减,主产区鸡蛋日均价在跌至3.02元/斤的五年新低,较节前高点跌幅超31%;3-4月受清明节备货拉动,食品加工企业采购量回升,4月主销区销量环比增5.1%,但南方多雨导致鸡蛋不易保存,抑制商超采购;5-6月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采购量下降,同时受低价猪肉和蔬菜的替代冲击,鸡蛋消费量同比下滑12%。

  价格持续探底,养殖陷入亏损。上半年蛋价整体呈现“阶梯式下跌”态势,期间虽有短暂反弹,但难改下行趋势:4月短暂回暖,月均价3.29元/斤,环比微涨0.92%;5月深度下跌,主产区批发价跌破3元/斤,高成本地区(华北、两湖)养殖户每斤亏损超0.5元;6月加速探底,价格下探至2.7-2.8元/斤,创下近七年最低水平,养殖端普遍进入深度亏损区间。

  五、总结与展望

  供应端:祖代在产存栏充足保障了父母代雏鸡供应大幅增长;父母代后备存栏高企预示商品代雏鸡供应潜力大。但6月父母代在产种鸡的集中淘汰,可能对短期商品代雏鸡供应产生一定收紧效应。

  需求端:蛋鸡规模化进程加速,是支撑种雏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但是由于下游商品鸡养殖持续亏损的压力传导,中小场户的补栏积极性会受挫,对雏鸡的需求量的预计当持谨慎态度。

  价格端:上半年父母代雏鸡和商品代雏鸡价格均呈现同比上涨,利润空间可观,反映种鸡环节整体景气度提升。但是,同样由于下游压力传导,可能会触发雏鸡的价格战。

  短期展望:庞大的父母代后备存栏将逐步转化为在产产能,商品代雏鸡供应能力预计维持高位或继续增长;祖代后备存栏低位可能制约未来父母代雏鸡的进一步增量空间,需关注后续引种更新节奏。

  综上,展望2025年下半年,蛋鸡产业将经历深度调整与转型。一方面,产能过剩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祖代存栏超需43%(6月存栏57.33万套,行业实际需求不超过40万套)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时间化解;另一方面,需求复苏存在契机,中秋、国庆等传统消费旺季可能带动蛋价阶段性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