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我国豆油价格整体表现为宽幅震荡。其中,张家港地区四级豆油现货价格在7900~8500元/吨区间内先抑后扬再跌,五一节后在8200元/吨左右僵持争夺,多空博弈较为激烈。在现实与预期交锋、北美和南美播种与收割叠加、美国多边贸易摩擦及生柴政策扰动的情况下,国内进口大豆和豆油价格将何去何从?

  全球大豆增产主要来自南美

  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油籽的增产主要来自于大豆的增产。2024/2025年度全球油籽产量增加至6.7662亿吨,较上年度增产1936万吨,增幅2.95%。其中,大豆增产2447万吨,至4.2084亿吨。

  而全球大豆的增产则主要来自于南美。南美大豆播种面积及产量逐年增加,并连续刷新历史新高。巴西大豆收割进度较往年更快,近1.7亿吨的大豆丰产兑现,供应压力较大。阿根廷大豆收割进度偏慢,但产量预计仍将接近5000万吨。

  当前时间点是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期,叠加美国新季大豆播种期。目前巴西大豆销售进度过半,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关税大棒”使得中国及欧洲转向进口巴西大豆。丰产背景下,巴西仍有一定的卖豆压力,升贴水主要变数在于中美贸易关系。

  5月12日15时,商务部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释放出中美贸易缓和信号,叠加阿根廷大豆上市后升贴水报价低于巴西,预计巴西大豆升贴水近期或将走弱。

  而今年巴西大豆压榨利润同比增加75%左右,因此,巴西大豆升贴水下方空间也不大。目前,巴西6、7、8月份CNF升贴水分别为138美分/蒲式耳、150美分/蒲式耳、180美分/蒲式耳左右,走弱幅度预计在20美分/蒲式耳以内。

  目前正处于美国大豆播种期

  从美国市场来看,USDA周度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美国大豆种植率为48%,高于市场上周的30%,高于去年同期的34%,也高于五年均值的37%。5月份USDA供需报告将新季美豆收获面积调整至8270万英亩,也给出了52.6蒲式耳/英亩的高单产,后期天气容错降低。

  目前正处于美国大豆的播种期,当前天气有利于大豆种植,天气升水的利多驱动尚未启动。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信号,双方互降关税,也奠定了后期CBOT大豆价格的上涨预期,对于我国豆类商品也将形成利多支撑。

  为刺激内需,4月份美国政府与大型石油企业就提高生物质柴油配额达成共识,美国环保署(EPA)正在考虑大幅提高生物柴油的掺混义务,市场预期EPA可能大幅提高生物质柴油掺混义务量RVO至52.5亿~57.5亿加仑,较2025年33.5亿加仑的RVO大幅增长,推动了美豆油价格走高,后期关注美生柴政策落地情况。

  综合来看,CBOT大豆预计在1050美分/蒲式耳附近有较大支撑,后续有望上探1100美分/蒲式耳关键位置,巴西大豆升贴水预计滞涨调整,但走低幅度不大,成本端对于我国豆类商品价格仍有较强的支撑。

  一季度国内豆油价格重心上移

  我国榨油大豆和豆油市场主要关注点,依旧在于大豆进口到港量及国内油厂开机率。2025年一季度我国大豆进口到港量同比下降。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大豆到港量仅为1711万吨,远低于往年同期均值2000万吨左右,因此,一季度豆油价格重心有所上移。

  4月中旬巴西大豆集中进口靠港,沿海港口大豆库存迅速累积。受制于通关检验等原因,大豆迟迟没有开榨,油厂开机率降至历史低点,叠加五一节前备货,豆油价格重心再度上移。此前到港的大豆在五一节期间陆续通关检验完毕,大豆进厂量和开机率均有明显提升,油厂榨油大豆和豆油库存均出现明显增长。

  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5月9日,全国港口大豆库存623.4万吨,周环比增加70.2万吨,同比增加62.02万吨。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65.44万吨,周环比增加2.76万吨,增幅4.4%;同比减少19.45万吨,跌幅22.91%。

  9月份前仍以进口巴西大豆为主

  中美互降关税并保留4月10%的剩余关税,这一举措更多的是情绪上的影响,并不能实质性增加美豆进口。目前是巴西大豆的集中上市期,巴西6月至8月船期仍有不足100元/吨的压榨利润。而在当前关税背景下,6月船期美豆进口榨利为-400元/吨左右,依旧难以提起国内油厂的进口动力。

  预计我国在9月份及之前依旧以进口巴西大豆为主,中美互降关税难以从实质上对我国大豆和豆油造成利空影响。未来一个月,来自供应端的利空冲击预计将持续,5月份榨油大豆和豆油价格仍有下行压力,豆油高基差预计以现货走弱靠拢期货的方式逐步收敛。以张家港四级豆油为例,现货价格或将走弱至8000元/吨左右。

  二季度我国大豆到港量预计环比增加至2800万吨左右,但依旧低于去年同期的2990万吨,我国榨油大豆和豆油价格下方空间预计有限。进口大豆完税成本预计难以有效跌破3600元/吨一线,豆油现货价格在7800~8000元/吨企稳后,可考虑逐步采购建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