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11日消息:周五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玉米和小麦几近持平,交易商们关注焦点集中在周五(北京时间周六凌晨)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上。本周迄今,这三个品种均收出阴线。
截至周五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0.25美分或0.02%,报1014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下跌0.25美分或0.06%,报416.25美分/蒲。
9月小麦期货持平,报554.5美分/蒲。
周线图上,本周迄今大豆下跌3.36%,回吐了上周的大部分涨幅。
本周迄今玉米下跌4.75%,为2月底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本周迄今你芝加哥小麦下跌0.40%。
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条件接近理想,令市场对供应充足的预期升温,对大豆和玉米构成沉重压力。新加坡贸易商表示,谷物和油籽供应过剩,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可能会进一步证实这一点。
巴西的创纪录大豆和玉米产量正在上市,也在国际市场对美国供应构成激烈竞争。
俄罗斯政府周四下令采取措施提振农产品出口,此前俄罗斯2024/25年度小麦出口量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俄罗斯贸易商表示,新季小麦运抵黑海港口的速度缓慢。SovEcon估计7月份的小麦出口量为200万至250万吨,远远低于去年7月的367万吨。不过贸易商表示,供应紧张可能只是短期现象,未来几天俄罗斯小麦收获步伐有望加速。
周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尽管河南等主产区遭遇干旱,但是2025年中国小麦产量仅仅比上年减少0.1%,这可能限制中国小麦进口需求。
总体而言,美国中西部地区有利的天气条件,使得市场对玉米和大豆供应充足的预期升温,导致大豆和玉米期价承压下行。市场将关注周五供需报告,期待报告提供新的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