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中国8月大豆进口1227.9万吨,7月为1166.6万吨,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1.11%,创年内新高。中国1-8月大豆进口7331.2万吨,同比增长4.0%。
据阿根廷港口代理机构NABSA消息称,美国邦吉(Bunge)将在近期完成首批3万吨阿根廷豆粕装船,该批货物将直接出口至中国。这一进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这是阿根廷豆粕首次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此前,邦吉在7月曾尝试向中国发运豆粕,但因“商业原因”最终改向越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豆粕消费国,长期依赖国内压榨进口大豆,而非直接采购国外豆粕。此次阿根廷豆粕成功出口,显示出中阿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新突破,也为阿根廷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开辟了新的销路。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国,正寻求在传统买家(如欧盟和东南亚)之外拓展市场,而中国的进口需求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指出,这笔交易或为后续更多阿根廷豆粕对华出口铺路。但同时,贸易稳定性仍存不确定性。7月的案例表明,市场价格波动与商业考量可能影响出口去向。未来阿根廷能否成为中国豆粕供应的重要来源,还需观察双方在贸易政策、质量标准及运输成本等方面的进一步磨合。
总体而言,这一首批豆粕出口不仅体现了邦吉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灵活布局,也为中国多元化饲料供应提供了新选择,可能对国际豆粕市场格局带来潜在影响。
相反对于美豆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在主要市场中国限制进口大豆的背景下,美国大豆加工行业继续刷新油籽加工量纪录。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已下降51%。自2024/25年度开始以来,该国大豆加工量已达到6115万吨,而2023/24年度9月至7月为5764万吨。
另据报道,过去三个月,美国大豆出口商通过增加对其他目的地的油籽供应量,弥补了中国市场的损失,达到了三年来的最高水平。6月至8月,美国大豆出口量达520万吨,对墨西哥、埃及、越南和欧盟国家的出口也大幅增加。
美国豆油库存从上月的85.9万吨和2024年7月底的91.1万吨降至85万吨,这一数字仍处于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中国,迄今为止,尚未预订任何一船新季美豆。这种采购延迟的异常情况,让交易商担忧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再次影响农产品流动。
当前市场面临多重变量:南美天气、中美贸易关系、阿根廷豆粕供应稳定性等。短期来看,中国大豆进口仍将维持高位,但需警惕巴西减产风险;长期而言,阿根廷豆粕若形成稳定供应,可能改变全球豆粕贸易格局;而美豆采购延迟若持续,或将倒逼美国农业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