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科研团队一行走进富蕴县,启动“不同能量水平饲料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与肉质关联”专项实验,为阿勒泰羊品种的精准鉴定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为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与代表性,科研团队严格筛选试验对象,选取本地6月龄、体重相近的阿勒泰公羊30只,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15只。放牧组阿勒泰羊自由采食,采食天然牧草。舍饲组阿勒泰羊主要以育肥饲料、青贮饲料和玉米为主。通过对比差异化育肥与传统放牧模式下的健康阿勒泰羊,探究饲喂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
富蕴县畜牧工作站高级兽医师何学成说:“作为阿勒泰羊核心县,富蕴县将‘让阿勒泰羊走出新疆’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借助新疆农业大学技术团队提供的权威数据,我们充分展示了阿勒泰羊在出肉率和肉品质方面的双重优势,全力推动其打开高端消费市场,同时,持续做优品质、做大产能,为富蕴县及阿勒泰地区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持久的‘羊’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标准化、差异化的育肥与放牧管理后,实验进入关键的屠宰试验阶段。在屠宰试验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每只试验羊开展详细的活体测量后,进行了规范屠宰。随后,专家组对屠宰率、净肉率、剪切力、滴水损失率等核心指标逐一进行测定与记录,同时,还将进一步分析羊肉的嫩度、肌内脂肪含量、氨基酸组成等关键品质参数,全面对比两种养殖模式下阿勒泰羊肉品质的差异,为阿勒泰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臧长江说:“这次我带研究生和博士生来到富蕴县,主要开展了两项实验。第一项是研究放牧与舍饲两种模式,对阿勒泰羊肉品质、肌肉中脂肪酸、氨基酸、风味物质、滋味物质及膻味物质的影响;第二项则聚焦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的作用,通过饲喂不同精粗比的日粮,分析其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中氨基酸、脂肪酸、风味物质、滋味物质和膻味物质的影响。这些研究将为明确影响阿勒泰羊肉品质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改善其肉品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