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市种子管理站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召开2025年度57个杂交玉米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市、县(区)种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种子企业代表、种植大户代表等参会人员在会上交流品种特性,探讨种植经验。

  走进观摩田,满眼都是喜人的景象,玉米秆长得壮实,果穗饱满匀称,金灿灿的籽粒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57 个玉米新品种,在抗逆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各有优势,它们青贮产量高、籽粒产量也稳居上游,能让土地生“金”、秸秆变“宝”。

  “这新品种我连续种了两年,抗穗腐、抗倒伏、抗虫害,一亩地能收 700 公斤左右,秸秆还能做青贮饲料。” 种植户杨玉发蹲在玉米地边,手里攥着个大果穗,笑得合不拢嘴,话里满是对新品种的认可。

  镇康县种子管理站的高级农艺师马进礼指着“临青一号”的玉米介绍:“这是粮饲兼用玉米,做青贮饲料的话,生物量高,粗蛋白含量能到 8.8%,喂牲口营养足。如果当粮食种,穗大粒饱,平均每穗的行数也多,能有稳定收成。种植这种玉米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能助推畜牧业发展。”

  不少参会者一边看、一边问,有的蹲在地头比较抗性,有的拉着专家咨询技术,大家都觉得这场观摩会“干货足”,种植大户看到了能增收的好品种,企业找到了合作机会。

  “我们市种子管理站举办这次观摩会,就是为了搭建把优良品种和新技术送到田间的平台,让大家亲自比较、看到效果、交流经验,实实在在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难题,最终推动玉米增产、农民增收。”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梅玉芹说。

  下一步,市种子管理站还将继续当好“播种人”和“搭桥者”,加强市场监管和品种推广,在良种、良法、良技、良机、良田“五良”方面协同发力,让更多优秀品种在临沧大地生根出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