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北京市“田长制”任务清单》正式发布。该清单提出,今年要高质量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开展全域潜力调查,科学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力争到2035年实现宜建尽建。在延庆、密云两区开展农业灌溉能力提升试点,探索可复制的农业增效新模式。

  自2021年全面推行“田长制”以来,北京市连续5年以1号总田长令形式,明确年度“田长制”任务目标,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创新监管手段等多种举措,统筹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为保障首都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1号总田长令的发布,彰显了北京市对于耕地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房山区良乡镇高标准农田小麦丰收。

  任务清单还明确提出,要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链条责任”体系,聚焦耕地“保量、提质、增效”核心目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耕地用途监管方面,坚决整治耕地“非农化”,严防“大棚房”问题反弹,同时要求分类有序整改“非粮化”,合理设置过渡期,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此外,清单明确提出要开展耕地全口径调查与质量鉴定,构建北京全市耕地管理数据库,同步推进耕地数字化管理,加快形成耕地保护“一张图”管理体系,实现耕地保护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