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河北沃土种业举办的玉米新品种、生物技术(CPS)成果发布暨河北省玉米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华农河北生物育种产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首次会议上,四个玉米新品种和一项国际领先的玉米基因编辑技术——CPS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技术发布,标志着邯郸在生物育种领域实现新突破,为推动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芯”动力。
此次发布的“载丰116”“沃玉577”等4个新品种,历经5年田间试验,抗锈病、抗倒伏性能提升60%以上,其中“YY276”更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实现亩产超2000斤的突破。
CPS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技术将通过基因编辑有效规避玉米种植风险,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产量,更好助力中国碗盛中国粮。
四个新品种有三个类型,一个是中大穗型还有一个耐密型、一个超密型, 这些品种把我们的种类丰富了,适合不同种植习惯的农户,抗性上目前在国内是比较领先的,CPS技术是把玉米上不具备的CPS基因通过基因编辑编辑到玉米上用缩节安进行化控,化控之后它的单株占用空间就小了,可以增加密度增加产量,我们将来还会有高蛋白质的玉米品种,然后有高抗白斑病的品种,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减少国家对大豆进口的依赖。
活动现场,河北省玉米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成国内首个玉米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自2024年12月获批建设以来,聚焦种质资源创新、抗逆性状改良等核心课题,已配备115台套科研设备,建成涵盖组培室、种质资源库、人工气候室及450亩试验基地的完整科研设施,硬件投入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种质创新和品种培育这一块是我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优势,沃土企业认真踏实,企业做市场的能力和产业化能力是我们看重的,这样合作是一种强强联合,共同做好农业芯片、合作共赢,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做出新贡献,我也希望河北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能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河北沃土种业是一家以玉米种子为核心业务,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资质的现代种子企业。公司主推品种“沃玉3号”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和京、津、冀农业主管部门列为全国及地区主导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2022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公司建立分子育种创新中心,推动作物育种技术从传统向分子跨越式发展。2024年5月,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邯郸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华农河北生物育种产业研究院”,整合高校科研力量、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转化能力,为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奠定基础。
生物技术育种是针对目标的基因,目标的代谢途径来做针对性改良,尤其是基因编辑的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改良玉米的株型,使它的株高变矮、密度增加,进而提高它的产量,希望把密度增加30% 单产增加20%,这是将来我们国家玉米密植高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我想通过政产学研多方联动,最终来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