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速报
当前,罗非鱼受关税和严格收鱼标准影响,价格低位运行;斑点叉尾鮰因供应短缺,价格持续上涨;大黄鱼则在供需共振下维持高价,但需防范病害和天气风险。具体来看:
罗非鱼:关税阴霾未散,价格低位震荡
中美关税期限延长至2025年11月10日的消息,为罗非鱼市场蒙上一层阴影。美国采购商因库存高企、市场消耗缓慢,采购态度谨慎,直接导致国内罗非鱼加工厂收鱼量迟迟未出现明显增长,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
从各产区最新报价来看,罗非鱼价格呈现 “局部波动、整体偏弱” 的特点。广东茂名1.5斤规格塘头价逆势上涨0.1元,达到4.3元/斤;阳江地区1斤规格价格上涨0.1-0.2元,报3.4-3.5元/斤。但更多产区处于跌价通道:湛江0.6-1斤、1斤起规格均跌0.03元,分别为2.65元/斤、3.65元/斤;云浮1斤上规格跌0.05元,至3.45元/斤。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阜沙和黄圃的脆非价格继续下跌,1.5-3斤规格工厂价、3.5-5斤规格价均跌0.3元,而珠海大脆非行情稳定,1.5斤起加工厂价7元/斤,4-4.5斤规格11.5元/斤。
海南文昌地区0.6-1斤的工厂价为2.7元/斤,1-1.6斤的收购价格是3.8-4元/斤,跌价0.1元。广西北海,0.6-1斤规格的罗非鱼价格为2.9元/斤元;1斤以上的是3.6-3.75元/斤,上涨0.05元;1.2斤以上走水车的价格在4.5元/斤。云南地区1.2斤价格4.5-4.6元/斤,价格稳定。
据了解,当前市场对罗非鱼的收鱼要求愈发严格,不仅要求鱼体完整、克重准确,还需鱼塘备案,否则直接拒收。这一规定无疑给养殖户增添了压力,部分中小养殖户因未完成备案、不知如何备案或鱼体规格不达标,面临卖鱼难的困境。
后市预测:短期内,中美关税的持续影响将压制美国市场需求,国内加工厂采购积极性难以快速提升,罗非鱼价格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若后续美国库存消化加速,采购需求回暖,或能带动价格小幅回升,但需警惕产区天气变化对运输和鱼体质量的影响。养殖户可优先出售达标成鱼,同时做好鱼塘备案和水质管理,降低被拒收风险。
斑点叉尾鮰:供需失衡加剧,价格稳中有升
斑点叉尾鮰市场近期呈现 “量减价升” 的态势,全国塘口均价8.6元/斤,环比上涨2.3%,同比涨幅高达25%。区域市场中,广东因年初缺苗导致成鱼存塘不足2成,价格持续上涨;河南存塘量持续减少,成鱼 “随养随买”,大规格鱼供不应求;四川乐山存塘约6成,但受高温天气影响,外省鱼冲击减弱,价格连续上涨。
具体来看,四川乐山1.2-2.5斤规格猛涨0.9元,达9.2元/斤,1.5斤上规格冲高至9.3元/斤;广州白云区1.2斤规格上涨0.4元,报8元/斤,涨幅显著。
河南郑州1.8斤起稳定在8.2元/斤,2-3斤、3斤上规格价格在8元/斤;江苏盐城2-3斤规格和3斤上规格稳定在8.5元/斤。湖南地区整体价格稳定,1.5斤规格在8元/斤,益阳沅江地区1.8-2斤规格7.9元/斤。
从规格来看,大规格叉尾需求旺盛但供应紧张,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中小规格供应相对充足,价格波动较小。此外,台风等极端天气可能影响短期流通,并增加病害风险,养殖户需加强日常管理,做好防灾准备。
后市预测:受成鱼存塘量偏低、大规格鱼供应短缺等因素影响,斑点叉尾鮰价格大概率继续保持上涨趋势。随着秋冬消费旺季临近,市场需求或进一步释放,推动价格突破前期高点。养殖户可合理调整养殖密度,优先培育大规格鱼,抓住行情窗口期。
大黄鱼:高价行情持续,极端天气成最大变量
大黄鱼市场近期热度飙升,收购价再创新高,较年初猛涨16.2元,较去年同期高出12.7元,养殖户迎来丰收季。
这一轮涨价的核心逻辑在于 “海面存量少+终端需求大” 的供需错配,市场对大黄鱼的消费热情居高不下,支撑价格持续走强。近期多地养殖大黄鱼遭遇 “虹彩病毒病” 的猛烈袭击,鱼群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养殖户损失惨重。7-8月正是该病害的高发期,这直接导致市场上完好大黄鱼的存塘量进一步减少。在此背景下,需高度警惕高温环境下病害对大黄鱼产业造成的持续性严重伤害。
最新数据显示,100-200g/尾规格海面收购价突破30元大关,达30.2元/斤,较上周上涨1.2元;200-300g/尾、400-500g/尾规格均上涨0.3元,分别为 23.1元/斤、22.8元/斤;600-700g/尾规格稳定在22.7元/斤,大黄鱼的高价行情已持续1个多月。
除病害以外,大黄鱼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天气。据预报,台风 “玲玲” 即将生成,超强台风 “剑鱼” 也在酝酿中,且大概率登陆我国华东沿海。极端天气可能导致局部产区出现鱼群应激、网箱损坏等问题,造成严重损失,进而影响市场供应稳定性。
后市预测:在供需失衡格局未改变前,大黄鱼高价行情有望延续。但需高度警惕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冲击,若灾害发生,短期可能因供应减少加剧价格波动,长期则需关注产区恢复情况。建议养殖户提前加固网箱、检查养殖设施,做好防汛防风准备;同时合理安排出鱼计划,避免因天气延误销售时机。
对于养殖户而言,罗非鱼养殖者应聚焦合规养殖,确保鱼塘备案和鱼体质量,等待市场需求回暖;叉尾养殖户可侧重培育大规格鱼,把握涨价行情;大黄鱼养殖户需将防灾放在首位,在保障养殖安全的前提下享受高价红利。水产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养殖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