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鮰鱼市场呈现出 “稳中有变” 的微妙态势,价格走势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部分规格价格出现细微波动,大规格鱼价格微幅下探0.1-0.2 元/斤,湖南益阳3斤以上规格鮰鱼价格已回落至6.5元/斤,湖北仙桃0.5斤规格苗种价格维持在7.2元/斤,市场交易氛围趋于理性。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各产区存塘量不多,已经开始陆续放苗,但目前苗价较贵,养殖户投苗谨慎。

  从具体价格数据来看,在河南,2-3斤规格鮰鱼价格为9.2元/斤,3斤上规格7.2 元/斤,红鮰价格相对稳定,2斤以上维持在13.8元/斤。广东地区,1.5-3.5斤的鮰鱼收购价在8.3元/斤,1.8-3斤规格为8.8元/斤,目前11-12尾/斤规格的苗价报价10元/斤。江苏地区1.2-2斤的鮰鱼7元/斤,2.1-3.2斤的9.7元/斤,3.2斤上7.5 元/斤。四川地区,1.3斤的鮰鱼价格在8.5-8.6元/斤,2斤上为8.7-8.8元/斤。湖南常德2-3斤规格的鮰鱼8.7元/斤、益阳1.8斤起8.9元/斤。福建漳州2斤以上的鮰鱼8.4元/斤。历年价格走势对比为了更清晰地感受近几年的鮰鱼价格走势,让我们通过表格一起看一下2022年- 2025年5月中下旬的鮰鱼价格对比:以广东、江苏、河南、四川四个产区为例,整体来看,鮰鱼大部分规格的收购价在2022年为顶峰值,2023-2024年多呈下降态势,2025 年出现价格回升或波动调整情况。其行情经历了 “峰值冲高 — 产能过剩暴跌 — 供需调整回升” 的完整周期,背后交织着消费需求变化、养殖规模扩张、饲料成本波动、病害风险冲击等多重因素。

  再看一下2025年2月-5月中下旬同期价格对比:鮰鱼各产区价格波动变化,部分规格价格逐步上升,也有部分先升后降或持平。2-3月中下旬价格波动大,价格上行,市场逐渐回暖,4-5月中下旬整体价格较稳定,部分地区价格略微下滑。

  影响鮰鱼价格曲线的原因?

  2022年,疫情逐步解封,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增加,鮰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正好满足了这一趋势。再加上当时预制菜产业的兴起,对鮰鱼的加工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鮰鱼价格推高。

  进入2023年,由于去年价格高涨,吸引了大量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导致鮰鱼的养殖量大幅增加。苗价一路飙升,豆粕、鱼粉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鮰鱼养殖成本不断增加。此外,受疫情后市场消费疲软的影响,餐饮行业整体不景气,烤鱼馆作为鮰鱼的主要消费场景之一,需求下降。在供应量过大,需求不断减少的双重压力下,鮰鱼价格开始暴跌。

  经过2023年的低谷,许多人开始减少养殖量,一些小型养殖户甚至退出养殖。饲料价格的下降也为养殖户带来了一些喘息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鮰鱼市场的回温。2024-2025年,鮰鱼市场开始缓慢复苏。鮰鱼的供应量逐渐减少,存塘量也随之下降,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涨,养殖户的出鱼积极性提高。

  除了存塘量这一关键因素,病害问题在鮰鱼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每年开春,鮰鱼容易出现肠炎、腹水、败血症等疾病,不仅导致鮰鱼产量减少,还会影响其质量,价格自然降低。近期,水温回升导致叉尾鮰病害高发,尤其是3斤以上大鱼因体质较弱易发肠炎、烂身等问题,被迫提前出塘。标鱼存塘量告急,加工厂和流通商争相抢购,而大规格鱼因病害问题和出肉率低等原因,价格受到冲击。养殖户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防治病害,这也会间接影响到鮰鱼的价格。

  未来走势预测

  鮰鱼价格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基于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影响因素做出一些合理推测。从短期来看,由于当前存塘量不足,市场上鮰鱼的供应量相对有限。在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鮰鱼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鱼类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如果不出现重大的市场变化或病害问题,鮰鱼价格有望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江苏、广东等地的鮰鱼价格可能会继续在当前价位附近波动,甚至有可能因为供应的持续减少出现小幅上涨。

  若大规格鱼病害持续蔓延,可能引发集中抛售,导致价格阶段性下探;饲料原料价格反弹将挤压利润空间。养殖户暂未急于投苗,或许是在赌 “病害高峰期过后,标鱼能否持续高价?” 若6月后大鱼病害缓解,存塘量将逐步回升;但若苗种供应持续紧张,标鱼或成下半年 “硬通货”。只有当这些信号逐步清晰,养殖户才会从 “观望” 转向 “行动”。毕竟,在行情波动的浪潮中,理性永远比冲动更接近可持续的成功。

  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深入了解市场供需关系,避免盲目跟风。可以通过与当地的渔业部门、行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也可以参考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加强病害防治,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提升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鮰鱼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