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主题为“行稳聚共识 经验同分享 创新谋发展”的2025生猪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全国各地的养猪企业(场)负责人及代表等近千人齐聚一堂,共商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牧原董事长秦英林围绕“新时代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作主旨报告。
秦英林董事长在发言中提到,当前养猪行业最大的难题是污水怎么治,臭气怎么除?这需要不断提升认识,企业自律,主动担当,行业才能进步,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分享了牧原的实践与成效,并表示在环保这条路上,我们坚定信念,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以下为核心观点
一、 提升认识:换位思考 主动担当
在养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换位思考,站在联合国主席,国家总理,环保部长,农业部长,地方政府市长,周边群众,最后到我们自身养猪生产者的位置,企业应该如何做好环保?想要长期发展,自己当奋起。

环保不是困难和负担,而是机遇,勇攀五个台阶:第一必须是零排放无污染;第二做到无隐患;第三做到无臭气;第四实现减雾霾;第五实现碳减排。
二、企业自律:杜绝污染 根除隐患
第一,通过种养循环,实现零排放。
把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作为清洁能源被再利用,液体部分则转化为涵养农田的水肥,通过种养循环,帮助农户还田,实现零排放。
第二,通过全场做防渗,常态化监测地下水、地表水,做到无隐患。
牧原所有养猪场在建设的时候,会先铺上厚厚的防渗膜,再做水泥地坪,50年以后都不担心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做好环境监测,以50年、100年持续发展为标准要求自己,做到无隐患。
三、行业进步:除臭灭菌 不扰民众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创新研发了智能空气过滤猪舍,不仅能防住非洲猪瘟等猪病,还能实现除臭灭菌。
进风端经过四层过滤,保障猪群呼吸到洁净的空气;在出风端通过三级净化系统,一级除尘、二级氧化、三级灭菌,做到对臭气组分的精准去除,实现养猪生产过程中的无臭气不扰民,利人利己。
四、绿色发展:减少碳排 受人尊重
在节水、节气、碳减排方面。2024年,我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529万吨CO?e,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0.905kgCO?e/kg猪肉。

这是用国际标准核定碳减排的成效,我们的碳减排领先于国际均值的1.82kgCO?e/kg猪肉,以及欧洲先进国家的1.15kgCO?e/kg猪肉。
国家是开放的,支持企业去创新解决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创新一项技术,改善一项工艺,就成了企业发展的一道长城墙,也是行业升级的一个个台阶。
无论是非瘟,还是环保,每次挑战都是企业发展的机会。如果没有非洲猪瘟,我们没有做空气过滤猪舍,企业发展也不会那么快,现在很多同行都在做空气过滤,这也是行业升级的具体体现。
此外,在寒冷的东北创新研发无供热猪舍,不用烧燃气、烧煤,猪舍内的温度也能保持25度,适宜猪群生长;通过种养循环模式对沙地、盐碱地进行治理,让过去没有种庄稼的盐碱地,每亩也能产850斤的水稻。
五、种养循环:利民助民 共赢发展
一个养猪场就是一个循环经济体。通过种养循环模式,累计铺设管网2838.1万米,惠及农田472.08万亩,让农民减少化肥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帮助农户减投增收,联合国也对我们的做法表示肯定。我们算了一笔账,2024年助农减投增收287元/亩,合计13.53亿元;过去5年,累计助农减投增收超50亿元。
我们遇到了好时代,有开明政府,好领导,好协会,好行业,好朋友,在发展过程中,与行业的朋友并肩解决问题;同时要改变认知,正是有环保的监督,社会的要求,才会想更多的好办法解决问题,不抱怨,不迁怒,不护短,敢面对,向内求。
在环保这条路上,我们坚定信念,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环境在不断变化,生活要求在提高,环保标准也要提升,虽然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都超不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创新,创新从不停止,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