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至8月初,大商所棕榈油持续围绕9000元/吨上下波动,走势较为纠结。但在此之前,棕榈油从6月中旬的最低点7958元/吨,已经一路上行至7月下旬的最高点9106元/吨,涨幅达到14.4%。8月11日,最新的马来西亚MPOB报告即将公布,报告是否能打破目前市场的僵持情况,能否带来棕榈油新的增长动力,本文将进行分析。

  1、棕榈油出口量或表现一般

  从马来西亚高频的出口数据来看,根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289727吨,较6月出口的1382640吨减少6.7%。根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棕榈油出口量为896362吨,较6月出口的1195265吨减少25.0%。根据独立检验机构AmSpec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163216吨,较6月出口的1286461吨减少9.6%。

  总体高频数据的出口都显示为偏弱的走势,这个一方面与6月份出口表现较好,基数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另外,马来西亚7月份棕榈油出口受到印尼积极打折促销的限制,因为印尼出口商希望在8月份更高出口关税生效前尽可能多地出口。

  2、产量有所增加

  从高频数据来看,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PPOMA)数据显示,7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7.07%,其中鲜果串(FFB)单产环比增加7.19%,出油率(OER)环比下降0.02%。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称,2025年7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11.24%,其中马来西亚半岛的产量环比增加18.95%,沙巴的产量环比下降0.14%;沙捞越的产量环比增加0.41%;东马来西亚的产量环比增加0.01%。

  从高频数据来看,马来7月的产量增长预计在7%-12%附近。一般棕榈油产量在每年的3-10月为季节性的增产。在6月出现意外减产的背景下,7月产量有所恢复,基本符合季节性的特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马印两国小农种植园中超过半数油棕树已超过高产期(通常为种植后7-18年)。印度消费品巨头Godrej国际公司董事多拉布·米斯特里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前主席M.R.钱德拉通过实地考察指出,小农种植园的油棕老化程度远超官方统计——马来西亚政府数据显示仅37%小农种植园树木过熟,但行业专家认为实际比例超过50%。在棕榈油树老龄化偏多的背景下,后期棕榈油产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对产量的增幅有一定的限制。

  3、库存预计累积

  在产量预计增加,出口表现一般的背景下,预计总体库存保持增长的态势。行业人士平均预期7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225万吨,环比增长10.8%。孟买经纪商桑文集团研究主管阿尼库玛·巴格尼表示,棕榈油库存增加的原因在于产量跳升以及对国内消费数据的调整。考虑到印尼实施B40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政策而导致出口供应紧张,马来西亚库存在产量高峰期超过200万吨并不令人担忧。但是本年度南美和黑海豆油供应庞大,棕榈油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观点总结

  综合来看,出口预计受上月基数较大以及印尼的冲击,马来的出口预计表现不佳,而产量方面,受季节性增产的影响,预计产量维持高位,不过从增长幅度来看,预计有限,主要由于树木老龄化幅度较大。从库存方面来看,受产量增加以及出口下降的影响,预计库存维持增长。总体MPOB报告预计影响偏空。不过受印尼方面B40的影响,有一定的支撑,预计MPOB报告对盘面的压制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