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10月30日消息:周四,洲际交易所(ICE)的期棉高开低走,基准合约收低1.35%。由于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未提及棉花内容,促使多头平仓。

  截至收盘,棉花期货下跌0.44美分到0.89美分不等,其中2025年12月期棉收低0.89美分,报收65.12美分/磅;3月期棉收低0.82美分,报66.69美分/磅;5月期棉收低0.80美分,报收67.91美分/磅。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约交易区间为64.54美分到66.04美分。盘中高点也是9月29日以来的最高价。

  本周迄今期棉上涨1.43%,上涨的核心动力在于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缓和,市场期待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农产品,引发投资者对棉花需求前景的乐观预期。

  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面对面会谈。会后特朗普表示中国将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以及高粱,这一消息提振芝加哥大豆期货升至15个月高点,但是芝加哥玉米和小麦期货下跌,ICE棉花期货也震荡走低,因为协议未提及其他农作物。

  棉花作为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敏感品类之一,此前长期受需求不振影响。美国是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国,而中国是重要消费与进口国。贸易紧张导致中国转向其他供应来源,使美棉出口承压。

  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导致美国农业部继续停止发布出口销售报告。数据真空令市场短期缺乏方向指引,也增加价格波动风险。

  本月迄今期棉下跌0.99%,今年迄今下跌6.57%,这也将是连续第四年下跌。2024年期棉下跌13.8%,因为担心全球需求疲软。2023年和2022年分别下跌2.84%和25%。

  周四,3月期棉成交量为32,682手,上一交易日为39,407手;空盘量为146,345手,上一交易日为147,602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