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C2601的价格进入低位箱体震荡,2100点显示出强有力的支撑,对现货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价值。

  中美谈判曙光初现,给整体宏观市场带来积极一面,股市也成功突破了4000点大关;农产品的方向也大体确定,玉米市场短期内仍然是以国内供需的基本面来决定行情走势。

  供应端,全国丰产的大方向已成共识,全国玉米产量再创新高,尤其是新疆与东北地区,增产或超过10%以上,根据大数据预估,全国至少增产1500万吨,国内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

  目前市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华北地区的玉米质量上,同时山西、陕西与内蒙中部地区也受到了此次长时间降雨的影响,致使外采力度超过前两年的数倍之多,那么东北地区的增产能否抵消华北地区的质量缺失,是本年度供需博弈的重点。

  10月末,第一波卖压结束后,现货市场开始止跌反弹,北方港口的玉米价格也在2100元/吨上下波动。近日全国秋粮收割基本结束,真正的售粮高峰还没到来,11月末或进入全国的销售旺季,那时候的现货价格才是真正市场各方博弈的最终结果。

  从消费端看,全国能繁母猪减栏偏慢,生猪存栏仍处于高位,从饲料数据可见一斑,2025年9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3036万吨,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5.0%。但春节将近,节后存栏量会有一定幅度的减量,同时生猪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行的预期,还是维持之前的观点,养殖端强弩之末,难有大的增量贡献。

  玉米深加工表现较好,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下行,行业开工率逐步上行,据Mysteel农产品调查数据显示,本周(2025年10月23日—10月29日)全国玉米加工总量为59.73万吨,较上周增加2.33万吨;周度全国玉米淀粉产量为30.45万吨,较上周产量增加1.68万吨;周度开机率为58.86%,较上周增加3.25%。

  小麦价格已经高高在上,失去了对玉米的替代价值,传言的小麦拍卖没有“如期而至”给小麦市场打了“强心针”,预计在明年麦收前,玉米价格很难高过小麦价格。

  综上所述,供应宽松,消费旺盛,全国的玉米购销大戏已经拉开序幕,多空的较量也是“剑拔弩张”。农户是否惜售,渠道何时建仓,增产能否填补需求缺口,季节性卖压能否抵住做多热情,期货市场能否引领现货价格走出单边行情,在市场一致性看好后市的情况下,会不会有变数出现,都是未来3个月行情走势的关键因素,个人认为,春节前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