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的玉米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山东及华北地区最近两天的反弹趋势确实给不少老板带来了一定信心加成,但东北地区企业的持续压价却给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本就被利空因素占据的市场又迎来小麦市场转跌的消息,对本就较为脆弱的玉米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个危机,真的会有大的影响吗?

  首先关于小麦价格的回落,小麦上涨的动力本身就不是很足,但有分析机构的夸大,把一些优质麦的提价炒了起来,但普通小麦价格上涨空间并不大,所以没必要紧张,小麦的降价不是什么“狼来了”,以目前的玉米价格来看也形成不了什么威胁,但需要关注下饲料企业的采购情况,它们可能会随着小麦的降价来采购部分小麦当做替代粮使用!

  现阶段市场上貌似形成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华北及黄淮地区缺乏优质粮,但好粮是不缺的,只是目前市场流通的大部分都是次粮罢了。在没有东北粮的补充之后,华北及山东地区的好粮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市场上,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抢购的局面,只要价格不过分是没问题的!但必须要重视的,随着烘干塔的全力运作,潮粮的出货压力开始减弱,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昨日山东到货突破900+就是一个佐证。

  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没有政策托底作为缓冲,但是企业受制于农户的种植成本限制,也不会做的太过火,这就为什么咱给出企业收购价2200元/吨的原因!本月的侧重点在河北 山西 山东等省份, 毕竟按照惯例来看, 也到了好粮要入市的阶段, 玉米的震荡局面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会慢慢趋于利好, 不过现在对贸易商来说依旧不是大规模建库的时机, 原因在前面咱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还是建议大家要“温和”操作。

  东北地区的局面近期虽说不好,但下跌的态势已经显出疲态,这点就是咱说的东北地区不具备大跌的条件,但随着吉林粮和内蒙粮的入市,量压的冲击还是不容小觑的, 价格震荡下跌或者说是试探性找底是主流。本月中旬大概率会围绕吉林和内蒙粮来进行价格调整,贸易商此时最好是观望切勿轻易出手(好粮 好价不在此列)!

  关于中储粮和各地粮库的收购,目前范围依旧不大,也没有继续扩大的消息传出,官方也在等的信号,同时那些大企业也有类似的期盼值,毕竟现在流入市场的粮源占比还是很少的, 大部分粮源还是积压在基层农户手中,短期内粮源不会发生大的重心变化!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想真正的冲起来,至少要等到量压结束之后才有可能,但上限也是很明显的!

  关于北港涨价待会东北粮价格上涨的说法,建议大家切勿轻易相信,虽说北港上浮较大,但请注意它价格调整前的收购价,对市场的实际支撑力度并不强,同时也别忘了现在无论是铁路运输还是陆路运输的价格都在上涨,送到北港真的有利润在吗?期货层面就更没什么可说的,看起来上涨,甚至被部分自媒体分析成“高位盘旋”,但现在的价格谈得上高位吗?更别说现在北港集港量较低,它们提价的目的也就很明确了!

  关于基层农户惜售情绪的问题,绝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点,但也请注意,现阶段基层农户惜售能持续多久是一个问题,毕竟现在出货量越少,后续的压力就越大,这样的情况大部分人肯定是能想到的,更别说一旦吉林粮大规模入市,是否会引起“跟风”效应还真不好说,所以乐观可以但要注意度!

  短期来看,无论是华北还是山东地区,随着新粮入市的不断扩大,价格下行都是主流趋势,尤其是华北及山东地区受到降雨和心态崩溃等影响,甚至出现了恐慌性售粮,但这并不代表玉米价格就没有上涨的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企业、贸易商都将加入到收购的大军中,所以目前山东企业的价格是偏低的!更别说中长期了,一旦入市潮结束叠加入冬,粮源存储难度大幅减小后,持粮主体的心态会逐步恢复,再加上政策端的发力和南方需求的提高,春节前玉米至少有两拨较为明显的上涨机会!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华北及山东大概率会降至1.05-1.1元/斤的区间内,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附近!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