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份以来,伴随进口玉米拍卖持续加码及盘面价格不断下行,玉米市场情绪发生显著转变。屯粮贸易商挺价心态明显弱化,出货积极性大幅提升,市场流通量显著增加带动价格回落。过去一周市场恐慌情绪加剧,北方多地出现恐慌性抛售,玉米价格持续下探。本周市场虽延续跌势,但出现新的变化动向。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走弱,山东深加工收购价已从前期高点2500-2600元/吨回落至2400元/吨附近,多家企业甚至出现单日三次下调报价的情况。随着价格持续回落,到车量逐步减少——7月15日山东晨间到车量仅154台,较前一日锐减258台。叠加玉米盘面止跌企稳,山东地区价格出现反弹:临清金玉米、寿光金玉米等8家企业上调收购价5厘,成武大地继续下调5厘,河北衡水中粮下调10元(三等14%水分1.20元/斤),汉永酒精下调1分。

  东北产区价格延续跌势,市场看涨预期已转为悲观,贸易商加速出货。7月15日,黑龙江绥化昊天、京粮龙江等三家企业下调5厘至1.115元/斤;内蒙通辽梅花、吉林梅河口阜康等四家企业同步下调5厘;白城梅花、松原嘉吉下调1分至1.12元/斤;吉林燃料乙醇宣布自7月16日7:00起干玉米价格下调10元至2230元/吨。

  进口玉米拍卖方面,7月15日进行本年度第五次拍卖(新增非转基因玉米标的),市场热度持续降温:计划投放美国产玉米271864吨,实际成交68802吨(成交率25.31%,创近期新低),成交均价及溢价同步下滑;同时投放乌克兰产非转基因玉米36683吨,实际成交11053吨(成交率30.13%)。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周进口玉米成交率持续下滑,市场传闻拍卖底价可能下调,后续需重点关注。

  当前玉米现货价格回落符合预期,更多源于市场情绪转变。随着盘面止跌企稳,市场逐步接受当前价格水平,恐慌情绪有望缓解。伴随到车量减少,部分地区价格或率先止跌,但整体仍将维持偏弱运行。

  港口库存方面,自一季度末以来北方四港库存持续下降,截至7月4日已降至259.6万吨,单周减少12.8万吨,连续第十五周下滑且降幅扩大。当周四港下海量41.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6.6万吨。受此影响,南方港口库存延续回落态势:截至第28周末,广东内贸玉米库存85.7万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44.76%,广西减少2.6万吨(降幅20.63%),福建减少3.9万吨(降幅26.7%)。

  锦州港方面,受进口玉米拍卖持续投放及盘面大跌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上周港口价格大幅下滑。7月15日港口集港量85车,作业量4500吨左右,较前一日增加5车;火车运输45节,作业量2700吨,轮船3艘。价格方面,经过前期回落,周二港口价格稳中偏强:容重710g/L、水分15%的主流收购价2300元/吨(周环比减少40元,同比减少70元),锦州中孚最新报价2310元/吨。

  本周玉米盘面延续跌势,周一主力2509合约最低触及2276元,较6月23日高点2420元回落144元,跌幅显著。虽在40日均线处获得支撑反弹至2302元,但周二收盘微跌至2295元,终结九连阴后首次收涨。

  技术角度分析,近期玉米盘面持续下跌,连续多日未能站上五日均线,不过周一探底企稳,下影线比较长。周线看,出现四根大绿柱,已经跌破四十周均线,跌势十分明显,MACD也出现死叉。盘面明显处于下跌趋势中,不过跌势有望放缓,出现阶段性小反弹。

  当前市场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期现价格同步回落,幅度各异。尽管生猪存栏增长带动上半年供应趋紧,但进口拍卖持续加码叠加小麦替代效应,有效改善了供需格局。随着湖北春玉米逐步上市,需密切关注后续供应增量情况。

  综上所述,玉米盘面仍处于下跌行情中,关注下方支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