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玉米现货市场依旧是跌成一片,其中东北地区下跌的速度更猛一些,单日下跌出现了40-60元/吨,其它地区也没好到哪里去,整个玉米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持粮主体也迟迟掀不起反抗的“争斗”,从最新的价格来看,山东部分部分企业已经跌破1.2元/斤,甚至有困守1.2元的趋势,东北地区开始向1.1元/斤靠拢, 玉米前路在哪?小麦市场也是惊变连连,受到玉米的牵连上涨也是遥遥无期,下一轮的机会何时出现?

  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主要面临的三个压力:

  1、随着进口玉米拍卖成交不断下滑,严重影响到了持粮主体的心态,再叠加华北及黄淮地区高温高湿的天气,持粮主体被迫出货的速度明显加快!

  2、东北粮成规模流入已经开始冲击华北及山东市场,前段时间阶段性供应偏紧的局面被打破,玉米的有效供应得到较大改善,如果再加上下游需求继续减弱,采购企业订单减少,刚需都出现下滑的态势!

  3、随着南方春玉米入市面积的扩大,对当地及周边的影响也在扩大,但其主要冲击的确是小麦抢占玉米的市场份额,有叠加南方港口开始“泄洪”,供应增多的后果也就开始显现,甚至开始影响到华北及山东地区!

  东北地区快速回落的原因其实相对较为简单,前面咱说过不止一次,价格上涨的背后逻辑是为了锁定部分粮源再加给相关部门一个“交代”,属于被迫上涨的行为,而随着市场供应渠道的多元化,包括进口玉米、替代品、小麦甚至春玉米等的入市,看涨情绪被压制,而此时期货市场也出现弱势下滑,当地持粮主体不得不提前“释放”,渠道粮源流通增多,价格市场会下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价格还不是终结,东北地区这段时间开始被迫跟随山东,价格何时触底就要看山东企业的变化了!

  虽说当前的玉米市场“寒意十足”,但小编想说的是,如果降价归结于进口玉米拍卖,那就真的片面了,要知道本轮价格上涨的爆点恰恰就是首拍之后,随后的三次拍卖虽说成交不断下滑,但底价却在上调,也算是官方给了一个较为明显的信号,其次就是四轮加起来也才110多万吨,这样的投放量被延续到一个月,别说扭转基本盘,就算是杀伤力都没多大,更别说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粮源尚未流入市场,进口玉米拍卖的主要威胁来自于炒作后对看涨情绪的杀伤!

  小编近期比较担心持粮主体会转为恐慌性售粮,如果这样的局面这的出现,那么玉米价格就不再是单纯的“回吐”上涨部分了,但小编想说的是,玉米现阶段也不是没有利好因素在,今天咱们来小小的汇总一下:

  1、虽说当前属于阶段性供应宽松,但市场的基本盘并未发生变化,整体依旧是偏紧的,虽说没有什么大的缺口,但在定向粮入市之前,玉米还有有上涨基础的!

  2、持粮主体虽说现阶段有些恐慌,但受制于成本的限制,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的,一旦企业压榨过狠,惜售情绪势必会再次蔓延开来,另外就是今年渠道粮剩余的并不多了,压力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3、随着玉米价格的回落,小麦的替代作用开始减弱,就算被春玉米抢去一部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需要贸易商手中的粮源来填充,虽说需求疲软甚至下滑,但在下滑需求也是有的,刚需采购也是必然的!

  4、目前距离秋玉米集中上市尚有2个多月的窗口期,南疆新粮8月中旬上市前,在没有大量替代谷物补给下,玉米怎么会没有机会,更别说七八月份的北方极端天气较多,那些炒作势力不会放过这个端口的,价格反弹是早晚的事!

  小结:短期内玉米面临较强的出货压力,行情冲高后会陷入一段时间的“虚弱期”,也就是小编一直在说的区间震荡,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但实际落袋的利空因素并不多,再加上目前玉米市场供应依旧偏紧,持粮主体心态稳定,而政策端更多的还是求稳,而企业目前是不具备强势打压持粮主体的条件,不过随着供需双方的博弈继续,价格波动的速度也会加快, 虽说波动整体受限,甚至会在上涨的这几十块钱来回波动,但玉米市场确实也缺乏了继续上涨的基础,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接下来继续关注麦收腾仓情况,玉麦价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远期行情走势有待观察。

  小麦:

  最近两天小麦下跌的范围开始减弱,甚至个别企业开始反弹,前面咱也提到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麦市场的供应肯定是供大于求,价格上涨的压力会一直存在,但又有托市收购的存在,等于给小麦提供了一层保护伞,这就形成了“上有顶 下有底”的格局,小麦区间震荡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1、随着南方春玉米入市和玉米价格的大幅回落,饲料企业对小麦的采购热情开始减弱,等于小麦的销售渠道缩水!再叠加高温高湿的天气,无论是贸易商还是基层农户存储能力都面临考验,市场流通粮源有扩大的可能!

  2、虽说今年托市收购展开的不慢且收购价格不低,但收购的进度却不快,缺粮价格吸引力不大之外,更关键的是粮库要求更为严格,另外就是托市开放的收购点也低于去年同期,后续需继续关注托市政策的变化!

  3、今年贸易商渠道截留能力一直不强,而近期价格的回落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虽说咱一直强调小麦价格区间震荡,但贸易商可能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了,而缺乏了渠道截留这一“手续”,市场流通压力就加大,未来需要关注贸易商的收购动态,不过小编建议该收还是要收的!

  小结:未来一段时间,小麦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小编认为华北及黄淮地区的老板们,只要把价格控制在1.2元/斤附近(净粮),都谈不上风险,从目前已上市新麦价格来看,各地区面企收购价格在1.21-1.23元/斤之间,与陈麦价格持平,高于最低保护价,所以利润空间是存在的,特别是短线运作的情况下!不过小编认为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新麦的价格不会低于1.25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