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19日消息:周五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和玉米期价上涨,但是周度有望收低,因为面临收获季节性压力。与此同时,交易员们正在密切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

  截至周五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6美分或0.58%,报1043.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上涨2美分,报425.75美分/蒲。

  12月小麦期货上涨1.75美分或0.33%,报526美分/蒲。

  周线图上,本周迄今大豆下跌0.26%,玉米下跌0.99%,小麦上涨0.48%。

  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和中国领导人通话,市场密切关注两国可能恢复大豆贸易的迹象。

  市场参与者还在等待美国农业部对美国大豆和玉米作物规模提供更明确的数据。一些人预计,在近期干旱天气之后,美国农业部在10月供需报告中可能会下调大豆和玉米单产预估。

  悉尼艾康商品公司咨询服务主管奥勒·休伊不是,大豆市场面临多空交织的局面,一方面是相对利好的前景,另一方面是中国完全没有购买美国大豆。随着收割加速,美国大豆很可能会面临价格压力。

  在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首次发布2025/26年度展望,预计新季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7767亿吨,同比增长3.6%。巴西丰收预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压力。

  玉米本周也将下跌,因为面临季节性收获压力。本周美国玉米带大部分地区的收割工作正在进行,只有零星的降雨延迟。休伊表示,随着玉米收割的推进,玉米面临压力,而且可能拖累小麦和大豆价格一同走低。

  小麦期货有望连续第二周上涨,这得益于强劲的出口需求。

  但是全球充足的供应继续对市场构成压力。国际谷物理事会周四将2025/2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测上调800万吨至8.19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