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8日消息:周一亚洲电子交易时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上涨,玉米和小麦期货略有下跌,交易商在美国农业部本周晚些时候发布供需报告前调整持仓。
截至周一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2.25美分或0.22%,报1029.2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下跌0.5美分或0.12%,报417.5美分/蒲。
12月小麦期货下跌1美分或0.19%,报518.25美分/蒲。
周一玉米下跌,因为随着秋收临近,季节性压力逐步显现。
澳大利亚悉尼艾康商品公司主管奥勒·休伊指出,玉米产量有望创纪录,这一预期令玉米价格承压。
周一大豆略有反弹,但是头号买家中国的需求前景依旧令人担忧。近期中国加大从南美采购大豆的力度,在美国大豆销售旺季避开美国货源,因为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
分析师称,大豆市场目前处于观望状态,短期上涨难以持续,因为丰收压力即将显现,而需求缺乏支撑。
市场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即将发布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上周几家私人机构的预测出现分歧。标普全球商品洞察预计美国玉米和大豆产量高于农业部8月的预测,而艾伦代尔和斯通艾克斯等机构则预测产量将低于政府预期。这种分歧加剧了不确定性,使交易员在官方数据公布前保持谨慎。
小麦市场继续承压连续五个交易日走低。充足的全球供应仍是拖累小麦价格的核心因素,市场缺乏利多消息推动。
总体来看,美国谷物市场在收获季临近、全球供应压力和需求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价格走势谨慎,本周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可能加剧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