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1日消息:周五亚洲电子交易时间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玉米以及小麦期货小幅反弹,但是周线有望全部收出阴线。

  截至周五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1.50美分或0.15%,报990.7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上涨0.50美分或0.12%,报414.25美分/蒲。

  9月小麦期货上涨0.75美分或0.14%,报524美分/蒲。

  周线图上,本周迄今大豆下跌2.96%,玉米下跌1.13%,小麦下跌2.65%。

  周五大豆略有反弹,但是仍处于近四个月低点附近,主因全球供应充裕、美国天气利好以及中国需求不振等多重压力。

  分析机构BMI指出,美国2025年大豆有望迎来丰收,而巴西也连续两年打破产量纪录,使得全球供需趋于宽松,对大豆价格构成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周四表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尚未最终完成。8月12日为关键期限,如果届时无法达成长期协议,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大豆出口预期。

  今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创纪录,提振国内压榨增长,豆粕库存近期快速上升,可能导致中国在四季度的进口需求放慢,而这正值美国新豆出口旺季,预示美国农户可能面临销售压力。

  本周玉米期货走势相对稳定,主要因为亚洲买家积极招标采购。但是美国中西部气温适中并伴随适量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令市场强化秋季玉米丰收玉米。周四美国农业部报告称,私人出口商报告向哥伦比亚、韩国及未知目的地共计销售37.6万吨玉米,2025/26年度交货。

  本周小麦连续第二周下跌。随着美国春小麦及其他地区冬麦进入收割季,全球供应增加趋势明显,可能进一步压低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