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丘宁陵县的闫先生向@小莉帮忙反映,称前几天妻子生病,全家人都误以为是小感冒,可没想到现在已经住进了ICU!
据了解,闫先生妻子今年38岁,平常一直在老家干农活。大概一周之前,她正在老家“打玉米”(指使用玉米脱粒机将玉米穗上的玉米粒分离下来的过程)的时候,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
“用机器把玉米剥成籽,她在旁边负责把玉米棒子收起来,突然就感觉有点头疼、发烧、咳嗽......”闫先生说,妻子以为自己是感冒了,也就没有太在意,去诊所输了点水。
可没输一会儿呢,家人就接到诊所医生打来的电话!“她说不了话了,赶紧来人赶紧抢救!”闫先生一家人到诊所见到妻子时,已经是脸色发青的状态了。于是就赶紧将她送到商丘的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是霉菌感染。
闫先生妻子在地级医院治疗了三天后又转院到省级医院的ICU,从最新的诊断书上可以看到,闫先生妻子确诊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侵袭性肺曲霉菌。
闫先生岳母猜测,可能是因为她收拾的玉米棒子发霉了,霉菌进入肺部而导致的。“整个肺部全白完了!”
医生:经常接触潮湿发霉玉米,可能会吸入霉菌
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呼吸重症科副主任医师高帅表示,经过和当地医院的沟通以及家属同意后,在当地医院上了ECMO,就转院到这里了。根据家属叙述判断,患者在家经常接触潮湿发霉玉米,可能会吸入霉菌,出现喘气、过敏等症状,也可能跟她本身的基础病有关,肺部基本上百分百全白了。
目前通过治疗,闫先生妻子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连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让广大农民朋友在秋收时犯了难,受天气影响,抢收回来的玉米含水量较大,堆在一起很快发热、长霉斑。
发霉的玉米不仅市场价值低,还含有肉眼看不见的真菌毒素,这些毒素是由特定种类的霉菌在田间生长、收获、储存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它们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农业生产和经济都构成严重威胁。
发霉玉米主要真菌毒素及其危害
1. 黄曲霉毒素
危害:强致癌性,主要导致肝癌,还与胃癌、肾癌等有关;肝毒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损伤;免疫抑制,使人和动物更容易感染疾病;致畸性,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高风险条件:高温高湿的储存环境
2. 玉米赤霉烯酮
危害:类雌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系统;对繁殖系统的影响:母猪出现外阴红肿、假发情、流产、死胎、产仔数下降;母牛/羊繁殖障碍;家禽泄殖腔红肿、产蛋率下降;人类可能导致青春期早熟、月经紊乱、流产等生殖健康问题
3. 呕吐毒素
危害:强烈的肠道刺激,能引起动物(尤其是猪)的厌食、呕吐和腹泻;免疫抑制,低剂量即可抑制免疫系统,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皮肤刺激,接触高污染的谷物可引起皮肤炎症;人类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急性中毒症状
4. 伏马毒素
危害:与人类疾病关联,研究表明,在食管癌高发区(如中国林县、南非特兰斯凯地区),食物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较高;对动物的毒性:马引起脑白质软化症,猪导致肺水肿,其他动物肝毒性、肾毒性
5. 赭曲霉毒素A
危害:肾毒性,是强力的肾脏毒物,可导致肾脏萎缩、肾功能衰竭;致癌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肝毒性和免疫毒性
玉米霉变可以拿去喂猪吗?
霉菌本身虽可清洗去除,但其产生的毒素具有耐高温、耐蒸煮的特性,是危害人畜健康的重要因素。
绝不让人直接食用,无论霉变程度如何,坚决禁止将其磨成玉米面、制作玉米糁供人食用。
绝不直接喂猪、鸡等家畜家禽,牲畜对毒素的敏感度高于人类,食用霉变玉米轻则患病,重则整圈死亡。
绝不将坏粮与好粮混合,一颗严重霉变的玉米足以污染整仓好玉米,必须严格区分好坏粮食,从源头上进行隔离。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充分运用科学方法和自身的劳动智慧。请牢记“分抢甩,散通烘,隔用卖”的九字诀,最大程度保住收成,这是今年秋收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