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晨光熹微,定襄县南王乡南王村的田野里已引擎轰鸣。履带式收割机所过之处,成行的玉米秆被整齐推倒、吞进“腹中”,金黄的玉米粒如瀑布般倾泻进储粮仓。
“履带式收割机同时实现收获、脱粒、翻地,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机收模式,让人安心更省心。”说话间,村民杨二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马路旁边,收购商的卡车早已等候在侧,刚刚收获的玉米实现了从田间到收购的“无缝对接”。收割机的储粮仓缓缓伸出传送管,哗啦啦的倾泻声成了这个秋天最动听的丰收曲。
在不远处的烘干点,定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国红抓起一把温热干燥的玉米粒,语气中满是欣慰:“颗粒归仓,就是今年丰收最大的底气!”
从抢收到烘干,这条高效协作的秋收“流水线”,成为当地应对秋雨、抢抓农时的关键。早在9月底,定襄县便提前组织摸排农机装备,特别是履带式收割机、谷物烘干机等情况,并成立农机联盟应急队,每逢雨停时,立刻对接合作社、种粮大户以及广大农民的用机信息。
韩国红表示,目前定襄县共投入收割机453台,抢收面积16.6万亩,投入烘干机22台(套),日加工能力达8000吨。
站在田埂上,杨二虎望着刚刚完成抢收的土地,语气里满是感慨:“从没见过这么快的抢收速度。”粮仓里,金黄的玉米堆积如山,散发着新粮特有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