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晴空下的引龙河,玉米田翻涌着浪涛,饱满的果穗随风轻晃,将丰收的醇厚气息送到每一位与会人员鼻尖。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2025年党建引领暨重点工作推进会现场,与会人员走进引龙河农场第一管理区1号地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田内,株株玉米长势旺盛,展现出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劲活力,成为推进会现场最亮眼的“农业答卷”。

  示范田“家底”亮眼高产目标清晰

  “这片示范田种植的是益农玉18品种,公顷保苗9.7万株,我们今年的目标产量是1700斤!”引龙河农场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洋向与会人员介绍示范田的“攻关目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玉米植株排列整齐,饱满的玉米穗微微下垂,剥开苞叶,金黄的籽粒紧密排列,透着沉甸甸的丰收希望。

  作为农场深耕科技农业的“示范田”与“展示窗”,承载着农场对粮食增产的探索与期待。近年来,引龙河农场始终将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系统总结历年科技园区试验数据与示范带推广经验,从品种筛选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融入科学理念,而这片示范田正是农场科技成果集成应用的“浓缩版”,用实打实的长势印证着科技对农业的赋能效果。

  科技“组合拳”发力关键技术落地生根

  “要实现1700斤的亩产目标,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套‘科技组合拳'!”刘洋蹲下身,拨开玉米根部的土壤,向大家展示示范田的施肥“秘诀”。在关键技术落地过程中,农场采用“基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的搭配模式,同时推行“微生物菌剂+磷酸二氢钾种子培肥”,从播种源头为玉米生长筑牢养分基础;进入生育期后,技术人员根据玉米生长节点,精准喷施矿源黄腐酸钾、微生物菌剂及大量元素水溶肥,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按需吸收”养分。

  不仅如此,示范田的田间管理严格执行“一松两趟三防四促”作业标准——春季及时深松放寒,生长期完成两次中耕,全程做好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倒伏预防,同时通过肥料调控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健壮、穗大粒满、籽粒饱满,多举措协同发力,让科技真正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毛细血管”。

  深耕科技赋能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这片高产示范田透着丰收底气的旺盛长势,背后是引龙河农场“党建+科技”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农场以党建为引领,组建“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将农业技术骨干、党员种植户凝聚在一起,针对玉米高产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从科技园区的试验数据采集,到示范带的技术推广,党员始终冲在一线,在“基肥配方优化”“生育期管控”等关键环节带头试验、带头推广,确保科学技术快速落地见效。

  为了找到最适合本地土壤的施肥方案,党员技术人员与农业科技园区、土壤化验室紧密配合,筛选历年高产措施,对比试验数据,最终确定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的最优搭配。如今,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科技成果,不仅在示范田发挥作用,更在全场范围内推广,成为粮食增产的“金钥匙”。

  观摩现场,与会人员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玉米长势,围绕科技技术应用展开热烈讨论。“从种子培肥到田间管理,每一步都透着科学劲儿,这就是科技兴农的生动教材!”一位来自其他农场的参会代表感慨道。

  正午阳光炽烈,如金辉洒满辽阔黑土,玉米示范田似无边绿浪铺展至天际,挺拔的玉米植株迎着阳光舒展叶片,饱满的果穗在微风中微微晃动,宛如千万面“丰收旗帜”迎风招展。这片承载着高产攻关任务的土地,以科技为锋、党建为魂,不仅彰显着引龙河农场农业发展的硬核实力,更绘就出现代化农业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