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挖村距县城25公里,耕地面积26668亩,村民长期以来主要靠种植玉米、烤烟、人生果、辣椒等农作物生活。如今,石林新希望雪兰牧业有限公司的牧场大量收购玉米,让大家收入稳定,日子越来越舒坦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道老挖村地处石林街道东面,辖区内有石林新希望雪兰牧业有限公司,公司奶牛存栏2500头,青储饲料的年需求量为15000吨。

  近年来,老挖村党总支紧紧围绕“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目标,以村党组织建设为重点,聚焦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先行先试、敢想敢干,积极谋划村庄发展,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将产业链在企业上,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路。

  抢抓机遇,党组织领办搭好产业发展“台”

  2009年,石林新希望雪兰牧业有限公司在老挖村开办牧场,牧场奶牛养殖所需青储饲料主要来源于周边村民散户种植的玉米。但当时村民种植玉米热情不高,存在青储玉米地域散、产量小且交售意识不强、产业后劲薄弱,不能满足雪兰牧场需求等问题,牧场每年仍需要从内蒙古地区进购大量的青储饲料。

  对此,老挖村党总支敏锐地抓住青储玉米种植的发展机遇,多次组织召开总支委员会研究讨论,积极探索“小玉米”致富之路。为形成稳定供货渠道,老挖村党总支班子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带头多次主动上门与企业洽谈、对接,最终达成合作共识,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青储玉米种植产业。2019年,老挖村党总支提前介入,在种植初期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储玉米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000亩扩大到10000亩,实现村民增收5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青储玉米种植产业发展壮大,2020年,由老挖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的石林扎扎呀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村监委主任按照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监事等职务,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同步成立了石林扎扎呀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以玉米产业为纽带,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将产业链在企业上,搭建起“党组织领办”的产业发展新平台。

  项目支撑,合作社登台唱好强村富民“戏”

  2019年,老挖村党总支积极向上申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老挖村青储饲料产业发展项目。利用村集体从农户手中流转的10亩土地,建成了老挖村青储饲料生产基地,配备青储饲料生产设备。项目总投资169.69万元,其中,扶持壮大村集体项目补助资金60.00万元,扶贫资金40.00万元,村集体整合资金69.69万元。党总支牵头成立的扎扎呀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农村“三变”,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将村集体项目资金和集体资源入股合作社,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自筹资金入股,引导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盘活资产和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5000元为1股,合作社共有股份362.56股,其中村集体占股319.56股,占88.14%,村民自愿入股37人占股43股,占11.86%。合作社利用青储饲料生产基地直接向广大农户收购青储玉米,生产成青储饲料再销售给牧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2022年,合作社盈利206836.45元,股民按照370元每股进行分红。2022年,石林扎扎呀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为县级示范合作社。

  产业赋能,优质企业带动奏出联农益农“音”

  老挖村党总支积极作为,持续培育青储玉米种植产业,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青储玉米种植。

  2022年,青储玉米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00亩增加到12000余亩,收购价格由原来的0.4元每公斤提高到0.54元每公斤。村民每亩地青储玉米的收入从原来的1200元提高到2100元,青储玉米产业总收入达817余万元。

  青储玉米种植产业的不断壮大,不仅带来村集体经济增长,更是带领当地群众发展致富。2022年,老挖村委会300余户农户向合作社出售青储玉米原料800余吨,还辐射带动周边村寨以及长湖镇、西街口镇、鹿阜街道办的部分村寨村民将青储玉米原料运送交售到合作社。据了解,石林扎扎呀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圆满完成与雪兰牧场14154.14吨青储饲料的交售任务,合作社毛收入达55.0473万元,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村集体的收益强了起来,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双增收。

  多年来,石林新希望雪兰牧业有限公司主动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深化联农带农机制,主动配合村党总支、支部、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积极协助合作社在饲料质量提升上下功夫,稳定收购青储饲料,最终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企业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