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忆及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日内瓦联合声明”);以及考虑到双方2025年6月9至10日伦敦会谈和2025年7月28至29日斯德哥尔摩会谈;双方忆及日内瓦联合声明下所作承诺,并同意于2025年8月12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一、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二、中国将继续(一)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并(二)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的商定,采取或者维持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本联合声明基于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讨论情况。本次会谈是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所建立的机制框架下召开的会议。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利好消息马上传来!
继上周罗非鱼两个多月以来首涨后 本周罗非鱼行情继续回暖
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跌跌不休”,罗非鱼终于迎来一丝喘息。8月初,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多地塘头价小幅回弹0.05-0.3元/斤。8月12日,塘头价继续回涨0.1-0.2元/斤,业内把这次上涨视为中美关税谈判暂缓的“情绪红利”。尽管如此,当前的行情让养殖户依旧笑不起来。
当前正值新鱼集中上市期,产区存塘规格集中在0.6-1斤之间,供给端压力山大;而消费端却未同步升温——鱼片厂压价、内销乏力、美欧订单反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涨价”二字含金量不足。
从产区来看,价格分化明显。茂名、湛江0.6-1斤规格收购价2.65元/斤,1斤起统货3.65-3.75元/斤,较上周微涨0.1元;1.5斤上水车价4.4-4.5元/斤。阳江1斤上规格塘头价3.4-3.5元/斤,比上周涨0.1-0.2元;云浮同规格稳定在3.5元/斤。海南文昌工厂收购价维持0.6-1斤规格2.7元/斤、1-1.6斤规格3.9-4元/斤,整体持平。广西北海0.6-1斤2.9元/斤,1斤以上3.6-3.7元/斤,1.2斤走水车4.5元/斤。云南1.2斤规格4.5-4.6元/斤,小幅上涨0.1元。
“别看涨了1毛钱,还是亏。”北海合浦的一位养殖户板算了一笔账:以当前3.7元/斤塘头价计,养户每斤鱼成本逼近4元,若下半年豆粕、鱼粉继续高位,亏损面恐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提醒,7-8月仍是出鱼高峰,供给端压力短期难解;美国市场虽暂缓加征关税,但出口订单未见放量。建议养殖户切勿盲目等价,应结合自身存塘规格、资金压力分批出鱼,及时止损;同时关注秋苗投放密度,避免新一轮集中上市踩踏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