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17日,2025全球商业创新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牧原首席财务官高曈出席大会并围绕“AI+牧原:养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探索”作主题演讲,分享了牧原如何通过AI与智能化实践,破解传统养猪业 “规模不经济”困局,将“一项技术,千种状态”的执行差异转变为标准化的高效运营。
01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养殖业
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涉及水、料、环境、疾病防控等关键环节,每一个环节的优化都决定着最终的成本与效益,牧原围绕影响生猪生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展智能创新。
水源管理:实现实时监控与净化,严防病源污染,保障生猪健康与肉品安全。
饲料管理:通过智能配比与饲喂,实现高精细化管理,确保每头猪获得营养最优、安全可控的日粮。
智能环控:对温湿度及氨气、硫化氢等关键指标自动调控,打造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尤其在非洲猪瘟后,全面升级空气过滤系统,筑牢生物安全屏障,有效将病原隔离在猪舍之外。
智能洗消系统:针对人员可能携带病原的风险,牧原在场区部署了智能化洗消设施,确保饲养员在进入猪舍前完成标准化消毒流程,以智能化的方式最大程度隔绝人传疾病。
场区无人驾驶车:引入无人驾驶车运送物资,实现物资高效无接触流动,减少外部接触带来的潜在风险,实现生产环节的高度闭环化管理。
在牧原,每一头猪都生活在高标准的智能化环境里,每一个环节都在数字化平台的精细管控之下。
在养猪业,疾病防控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牧原依托旗下1100余个养猪场与超4000万存栏规模每日产生的核心生产与健康数据,搭建了“生猪健康大模型”,让新手看懂猪群健康,养猪更轻松。
通过采集猪群咳嗽声、体貌图片等数据,实时获取猪群健康信息,牧原的AI系统能够在后台快速完成初步诊断。这意味着,即便是新手员工,也能凭借平台系统辅助,像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一样快速判断猪群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置指导,降低了对资深专家经验的依赖,不仅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也为整个行业探索出可复制的智能化防控路径。
02数字化治理驱动经营全链条管理
数据管理与治理是AI落地的关键。过去,管理者关心的是用了多少饲料、多少人工,最后报表上的数字是多少。未来,我们希望管理者看到的猪,不再只是猪,而是一系列数据指标:增重多少、耗料多少、空气湿度和温度是多少。
牧原搭建集团级管理平台,将传统的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实现从底层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到成本利润数据的全链路打通。这不仅提升了决策效率,也为智能分析工具的嵌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以绩效驱动“人为己干”。在牧原,每个人养猪,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养猪。因为他们的工资和奖金,直接来自这批猪的利润和数据表现。我们通过绩效让每位员工都成为“为自己而干”的事业伙伴,员工的工资奖金直接与其管理的猪群利润及关键数据指标(如增重、料肉比、健康度)提升挂钩,激发全员责任感和主动性。实现“四个每一”精细化管理:管理到每一头猪,管理到每一间猪舍,每一个物,管理到每一件事情,让数字化赋能渗透到运营全链条。
在执行层、管理层、经营层三端协同跃升。业务与数据无缝衔接、实时优化资源配置与过程控制、为经营决策提供智能依据。数字化转型后成本、单头效益与公司整体经营结果得到大幅改善,人均养殖效能实现质的飞跃,体现出智能化对规模效益的释放。
03锚定“三好目标” 助力养猪强国
面向未来,牧原致力于实现“猪好、人好、行业好”的“三好目标”:
猪好:让猪易养、肉更好吃,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
人好:让员工工作轻松、压力减小,实现商业与价值的平衡。
行业好:推动高效、绿色、低碳的养殖模式,全面实现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将持续提升养殖产业管理与数字化水平,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高价值服务体系,助推中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