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起,水产饲料市场便进入 “涨价密集期”,特种鱼、海水鱼及龟鳖虾类饲料价格接连上调,10月份已连续5轮涨价,分别为:(10月1日通知最高涨价500元/吨;10月9日通知涨价300元/吨;10月10号通知涨价500元/吨;10月18号通知涨价600元/吨;10月21日通知涨价600元/吨),养殖端成本压力持续攀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产行情却陷入 “低迷”—— 无论是特种鱼、常规淡水鱼还是虾类、牛蛙,价格要么持续下跌,要么停滞不前,即便在10月的消费旺季,也未能拉动鱼价回暖。近期市场更是 “跌声一片”,对虾、罗氏沼虾、鳜鱼、黑鱼、黄颡鱼、鮰鱼、草鱼、鲫鱼、牛蛙等主流品种集体走跌,几乎无品种能独善其身,养殖户面临 “成本涨、售价跌” 的双重挤压,经营压力显著增加。下文将详细梳理本周对虾、特种鱼、常规淡水鱼及牛蛙的具体行情,数据仅供参考。
一、南美白对虾:
近期冷空气袭来,加上出塘量不断增加,对虾价格呈现“持续下滑”且区域覆盖范围广 —— 从南方主产区到北方养殖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南方产区中,广东汕头受极端天气影响尤为显著。前期受到两场台风对当地对虾养殖造成直接冲击,截止目前还有多数养殖户没有缓过来:一方面,台风导致塘口设施受损、水体环境剧烈波动,对虾出塘量锐减,供应端出现阶段性缺口;另一方面,幸存对虾受环境应激影响,生长周期受阻,规格普遍偏小,而市场对中小规格对虾的需求溢价较低,进一步拉低了区域整体成交价格,形成“量减价跌” 的特殊困境,养殖户损失相对明显。
华东产区的供应预期则为后市行情增添了不确定性。据江苏南通如东等地对虾收购商反馈,当地小棚虾已进入大批量上市阶段,到11 月份后对虾价格还将出现大幅下滑。
北方产区则受气候因素驱动,出虾节奏加快。低水温环境导致部分区域对虾出现应激反应,为规避后续低温冻伤、病害高发等养殖风险,北方养殖户出虾意愿显著增强,纷纷加快出塘节奏,短期内进一步增加了北方市场的供应压力,与南方行情形成联动,共同推动全国对虾价格下行。
今天广东汕尾40条对虾收购价是14元/斤,30条20元/斤,广东江门40条虾12元/斤,广东湛江30条18元/斤;福建漳州30条13元/斤左右;江苏如东小棚虾30条14.5元/斤(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元);山东东营小棚虾30条13元/斤,浙江30条17元/斤(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元)。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二、罗氏沼虾:
11月,全国气温降低,环渤海湾一带受气温下滑影响最为直接,养殖户已进入“着急出虾” 的阶段。低温环境不仅会抑制对虾生长,还可能增加病害风险,当前价格较为混乱;长江沿线秋季气温波动较大,若遭遇冷空气侵袭,外塘水温可能骤降,未及时出塘的对虾易因低温冻伤甚至冻死,造成养殖损失。因此,多数养殖户主动加快出虾节奏,以规避气候风险。华南的广东、福建等地罗氏虾市场需求提升,预计价格后期还将有一定的上扬。建议各产区养殖户结合本地气候预警与市场行情动态调整策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合理规划出塘时间,在保障虾体品质的前提下规避气候风险。
江苏高邮地区罗氏沼虾已接近尾声,目前20条罗氏沼虾收购价是21-23元/斤,25条是20-21元/斤,30条是17-20元/斤;浙江嘉兴25条以内20元/斤;广东肇庆15条收购价格是23元/斤;福建漳州20条18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三、特种鱼:
1、鳜鱼
近期鳜鱼市场一天一个价,普遍呈现下滑趋势。湖南、湖北等中部主产区面临“老鱼未清、新鱼叠加” 的双重供应压力,鱼价表现更为弱势。目前广东规格最好的鱼仔鳜收购价28元/斤左右,饲料鳜25元/斤左右;江苏扬州地区标鱼28元/斤;安徽标鱼27元/斤左右;湖南标鱼28元/斤左右;湖北标鱼28元/斤左右;江西标鱼31元/斤左右。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2、加州鲈
加州鲈价格已进入“普遍下滑 + 规格严选” 的双重压力期。当前全国主产区加州鲈价格较前期普遍下滑 0.5-1 元 / 斤,中小规格鱼受供应增量与需求疲软双重影响,价格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当前加州鲈大规格鱼成为行情“稳定器”。1 斤以上的大规格加州鲈存量相对偏少,价格表现较为坚挺。在价格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养殖端呈现 “普遍惜售” 的心态,担心继续出鱼会压缩利润空间,因此选择暂存塘口观望,等待价格回暖后再择机出售;。广东佛山1斤起11元/斤左右;四川成都1斤起12元/斤,湖北地区9两起11.5元/斤;湖南华容8两起10.5元/斤左右;河南郑州1斤起12.5元/斤左右;江苏吴江9两起11-11.5元/斤左右;浙江湖州统货收购价格11.5元/斤左右。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3、黑鱼
近期全国黑鱼市场已进入“供应放量主导价跌” 的阶段,截至目前,黑鱼价格较前期已叠加下滑近1.5元/斤,多数收购商已陷入 “亏本卖鱼、赊账难周转” 的被动局面。从行业行情预期来看,“黑鱼价格仍有下滑空间” 已成为市场共识,核心逻辑源于供需矛盾的短期难逆转性。广东佛山2斤以上5斤头老鱼上车价9元/斤左右,新鱼6.8-7.3元/斤,1-2斤的中鱼上车价是5.7元/斤、进工厂的是5.2元/斤左右;浙江湖州广本新鱼2斤以上占7成的是7.7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4、黄颡鱼
近期全国黄颡鱼市场受“新鱼大量上市”与 “气温下降倒逼出鱼” 形成双重供应压力,成为行情下滑的核心诱因。养殖户为规避 “掉膘导致规格不达标”“病害引发死鱼损耗” 的双重损失,普遍加快出鱼节奏,而当前市场需求未出现同步回暖,难以消化激增的供应增量,进一步加剧行情弱势。广东佛山4.5两头黄颡鱼收购价8.8元/斤,5两头9.1元/斤;福建漳州4两头13.5元/斤;四川眉山5寸起7.8元/斤;浙江湖州3.7两头9元/斤;湖北枝江5.5寸7.5元/斤左右,6寸筛8.3-8.6元/斤;湖南地区6寸筛是8.5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5、鮰鱼
鮰鱼近期价格较之前有小幅下探;目前市场走量速度有所加快,北方鱼车已经开始进入南方收鱼,主要前往江苏等地区。因此江苏局部产区因区域供需结构差异价格出现微涨,北方地区受气温逐步下降影响,养殖端已进入“待停料” 阶段;为规避低温期养殖风险(如鱼体生长停滞、病害高发),届时北方养殖户出鱼意愿将集中释放;广东湖北等地走量一般,但得益于加工端的支撑,行情压力相对较小。从后市预期来看,鮰鱼价格“短时间内反弹无望” 已成为行业共识。广东地区1.2斤鮰鱼收购价格7.4元/斤左右;江苏2.2斤起8.1元/斤,3.2斤起7.8元/斤;河南郑州2斤起8元/斤;四川乐山1.5斤以上大概是8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四、淡水鱼类:
1、草鱼
草鱼价格一跌再跌,相比上半年可以说是直接“腰斩”。从9月起鱼价就开始一直下滑,纵观全国市场来看,草鱼存塘量都很大。而作为草鱼消费与流通大省,广东近期受外省集中出鱼影响,外部货源持续涌入本地市场,导致区域内草鱼供应总量显著增加;而本地需求平缓,无法完全消化新增供应,供需失衡直接推动广东草鱼价格逐步下行,养殖端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出鱼意愿受一定影响。而成鱼价格下滑,导致鱼苗价格也跟着下跌,养殖户放苗意愿低,也有行业预估,到11月份行情或有好转。现在无论南北产区,养殖户们都需加强塘口管理,保障存塘鱼生长速度与品质,为后续应对市场波动预留缓冲空间,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养殖规划。广东中山2斤起5.2元/斤,广东顺德4-6斤规格6.9元/斤,黄圃镇1-3两草鱼苗价格微跌到4.7元/斤,2-5两是4.6元/斤,3-7两是4.5元/斤;江西南昌2.5斤规格4.8元/斤;湖南常德2-3斤是5.2元/斤;湖北武汉2-3斤是5.2元/斤;河南郑州2-4斤6.5元/斤;四川成都2-3斤5.8元/斤;江苏扬州5斤以上6.5元/斤;安徽蚌埠3-6斤草鱼6.3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2、鲫鱼
10月鲫鱼价格下滑节奏明显加快,全国各主产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行,与其他四大家鱼相比,鲫鱼成为 “掉价速度较快” 的品种。当前全国各鲫鱼主产区已陆续进入新鱼上市周期,新鱼出塘量持续释放。在江苏、四川等重点产区,部分塘口遭遇病害侵袭,鱼体健康状况受损,不仅影响鲫鱼品质,也加剧了养殖端的出鱼焦虑。双重压力下,多数养殖户选择 “加速出鱼”,导致行情陷入 “加速出鱼 — 价格下滑 — 更急出鱼” 的恶性循环。江苏扬州8两白鲫鱼的收购价8元/斤,9两9元/斤;安徽地区0.6-1斤规格7元/斤;湖南地区1斤以上芙蓉鲫出塘价6元/斤;四川地区5两鲫鱼7.5-8元/斤;湖北地区5两规格6.5元/斤。价格受规格卖相等因素影响较大,仅供参考。
五、牛蛙:
10月以来,牛蛙价格就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超过8元/斤甚至超过7元/斤的时候都很少,大多数就是7元/斤以下低位运行,而大多数人的牛蛙养殖成本都超过了这个数字,养殖户长时间处于亏损的局面。不过今年厂家回收价格最高价是12.8元/斤,从7月15日从10元/斤开始上涨,顶峰时期是7月17-27日,加起来一共10天,去年则是5-6月长时间处于9元/斤以上的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