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行情速报:

  鳜鱼市场变脸可真快,前两周价格还处于猛涨阶段,最高冲高至43元/斤,到本周便发生了重大转变,起起伏伏,价格猛跌,又出现小幅回升,引发了养殖户、经销商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8月上旬,随着升学宴的持续备货,各地出鱼节奏趋于稳定,广东新鱼也陆续上市,当时外省大多产区存塘消耗殆尽,市场上鳜鱼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如广东地区,标鳜价格从8月1日的34元/斤,一路涨到8月7日的39元/斤,涨幅达5元/斤,安徽地区的涨幅更是达7元/斤!受此带动,湖南、江苏、广西、湖北等主产区同步跟涨,涨幅在1-5元/斤不等。

  而近期临近暑假尾声,升学宴等需求大幅减少,市场对鳜鱼的需求量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广东新鱼集中上市,大量的鳜鱼涌入市场,供过于求,高档餐饮消费也比较疲软,市场走量平平,进一步抑制了价格的上涨。加之气温回升,病鱼比例显著上升,导致鳜鱼价格普遍下行。

  据了解,当前各主产区存塘逐渐减少。高温天气导致鳜鱼品质分化,高品质鱼需求旺盛,低品质鱼价格低迷。本周鳜鱼价格虽没有回到8月上旬时期的高峰价格,但跌幅有所收窄,逐渐趋于稳定甚至有小幅回涨。从最新报价来看,广东佛山地区小鳜(0.8斤以下)28元/斤,较上周上涨1.5元;标鳜(0.8-1.5斤)37.5元/斤,上涨0.5元;中鳜(1.5斤上)稳定在29元/斤。

  两湖地区的本地鱼基本快要见底,流通基本靠广东鱼的调入,整体价格与上周持平。湖北地区标鳜37.5元/斤,湖南地区标鳜37元/斤;江苏地区整体行情表现较为平淡,流通量有限,标鳜37.5元/斤,回涨0.5元;安徽、江西地区标鳜均跌2.5元,为37.5元/斤,价格回归至理性区间;广西本地存塘量逐渐减少,养殖户惜售,新鱼上市节奏较慢,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标鳜价格稳定在37元/斤左右。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各地鳜鱼价格的变化情况,我们整理了一份表格,涵盖了广东、湖北、江苏等主要产区8月1日-8月22日的鳜鱼价格对比: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8月上旬各地鳜鱼价格普遍上涨 ,其中广东地区涨幅较为明显。但到了8月中旬,部分地区价格开始猛跌,江苏、湖南等地虽然8月22日价格较之前有小幅波动,但整体相对稳定。

  当前,皮身坏死病毒进入高发阶段,江苏高邮、武汉汉南等多地塘口已出现集中爆发情况。这类病害的发生与塘口环境密切相关,尤其在水量较大的塘口中,若氨氮、亚盐指标持续升高,且长期伴随肝炎问题,便容易诱发病害。发病初期,塘口通常仅出现零星死亡,每日死亡1-2条;但3-4天后,死亡量会明显上升,增至每日十几条;再过4-5天,死亡规模进一步扩大,每日可达 100-200条,此时病情已较难控制。建议广大养殖户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降低病害风险。

  未来行情展望

  短期内,鳜鱼价格仍将面临一定压力。市场需求在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改善,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恢复需要时间,餐饮行业复苏也较为缓慢,难以在短期内带动鳜鱼消费大幅增长。饲料鳜的持续上市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抑制作用。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鳜鱼价格将维持在相对低位波动,部分产区价格可能还会出现小幅度下跌。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消费回暖契机。鳜鱼作为一种优质的水产品,很可能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像2024年中秋国庆期间,鳜鱼价格较平日大约上涨了15%-20% ,如果今年消费市场表现良好,鳜鱼价格有望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不过,新鱼上市量的变化依然是影响鳜鱼价格的重要因素。如果新鱼上市量持续增加,市场上鳜鱼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大。就像前面提到的,广东新鱼集中上市已经导致了价格回落。如果后续新鱼大量涌入市场,而消费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鳜鱼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

  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消费者购买力提升,对中高端水产品的需求有望回升,这将为鳜鱼价格提供支撑。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饲料鳜养殖的苗种质量和驯化率有望提高,养殖成本可能进一步降低,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鳜鱼在深加工领域的拓展,如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将为鳜鱼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升鳜鱼的市场需求。预计未来1-2年,鳜鱼市场将逐渐走出低迷,价格有望稳步回升,但在回升过程中仍会受到养殖产量、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同时,市场竞争将促使鳜鱼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向标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当前,对于养殖户来说,合理安排出鱼节奏至关重要。在关注市场动态的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养殖成本、存塘鱼的规格和数量等因素,做出科学的决策。如果预计未来价格上涨空间较大,可以适当延缓出鱼时间;如果担心价格下跌,也可以及时出鱼,锁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