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大豆市场呈现出一种割裂的局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持续下跌,而巴西大豆的升水却因中国强劲的采购需求而飙升至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巨大的市场价格差异反映出当前全球大豆贸易的严重扭曲,给巴西国内压榨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芝加哥期货,上周大豆期货价格再次下跌,压力主要来自两大基本面因素:一是美国新作收成前景良好,预示供应充足;二是全球最大买家中国持续缺席美国市场,其采购活动全部集中在南美。在缺乏中国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市场整体情绪悲观。不过上周四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国旧作和新作大豆的出口销售均超出市场预期,这为大豆市场提供了部分支撑,使得价格得以短暂反弹。
与芝加哥市场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西大豆的贸易状况异常火爆。由于中国的强劲采购,巴西大豆的升水价格再次上涨,创下了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巴西农业投资商品公司分析师指出,中国已经完成采购9月船期大豆,而10月船期大豆的采购覆盖率也超过40%,且所有这些采购均来自巴西,没有一单来自美国。
过去一周中国从巴西采购了大约28船巴西陈豆,而前一周中国也采购了26船豆。这种不同寻常的采购模式正在导致巴西市场走势独立于芝加哥期市。
巴西农业投资商品公司的分析师兼董事爱德华多?瓦宁表示,当前的市场状况是“不可持续的”。高昂的巴西大豆升水,加上相对较低的豆粕价格,使得巴西国内压榨利润受到严重挤压。他预测巴西大豆压榨量将低于最初的预估。
另一位交易商吉尔伯托?莱尔也认为,对于巴西大豆压榨行业来说,直到年底都将充满挑战。他强调,除了利润问题,巴西还面临着能否提供足够高质量大豆来满足中国9月和10月需求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瓦宁补充说,如果中国继续只从巴西采购,且采购速度快于农民的销售速度,再加上北方弧港口群以及桑托斯港缺乏可供出口的大豆,那么很快巴西大豆升水将达到300美分,而美国大豆则纹丝不动。这将导致巴西国内压榨业的利润为负,并可能引发国内豆油和生物柴油的短缺。他认为,要解决这种巨大的市场失衡,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国将美国大豆重新纳入其采购清单。
未来一周,市场将密切关注美国农业部即将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市场普遍预计这份报告可能会下调美国大豆出口预估,同时上调2025/2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测。这份报告将为市场提供新的指引,但中美贸易关系以及中国未来采购策略的走向,仍是影响全球大豆市场前景的关键所在。